翌日清晨,李二狗召集商会核心成员,在重新修葺的议事堂内开始了为期三日的闭门会议。
\"诸位,\"李二狗开门见山,\"朝廷嘉奖已是过去,今日我们须为商会谋划未来十年之路。\"
钱掌柜率先发言:\"李会长,以商会如今声望,当趁势扩张。邻府已有数家商会递来橄榄枝,愿与我们合并。\"
赵四兴奋地附和:\"是啊二狗兄弟!咱们现在兵强马壮,正该大展拳脚!\"
李二狗却摇头:\"扩张易,守成难。诸位可还记得吴记是如何倒下的?\"
一句话让热闹的场面安静下来。
孙铁柱闷声道:\"掌柜的说得对。根基不牢,扩张再快也是空中楼阁。\"
小翠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账册:\"我核算过,若现在扩张,至少需要抽调三成骨干。但咱们自己的人才培养才刚刚起步。\"
周寡妇担忧地说:\"可不是嘛!现在铺子里能独当一面的,还是咱们这些老人。\"
李二狗走到悬挂的府城地图前:\"我的想法是,未来三年,不求扩张,但求深耕。\"
他详细阐述规划:
第一年,完善商会内部机制。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各行业标准。
第二年,深化与农户合作。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从源头保证质量。
第三年,探索新模式。试点工匠合作社,让手艺人也能享受商会红利。
\"那三年后呢?\"赵四迫不及待地问。
李二狗微微一笑:\"三年后,待我们人才充足、制度完善、根基稳固,再谈扩张不迟。\"
这个稳健的计划得到了多数人赞同。但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落实。
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培养。这日,李二狗特意来到学徒班。经过两年学习,首批学徒都已能独当一面。
十六岁的石头现在已经能独立负责一间铺面的账目。见李二狗来,他恭敬地行礼:\"掌柜的,您来得正好。这是俺设计的新式记账法,能节省三成时间。\"
李二狗仔细翻阅,惊喜地发现这个曾经怯生生的少年,已经成长为可造之材。
\"石头,从下个月起,你去城南分号当二掌柜。\"李二狗做出决定。
石头又惊又喜:\"掌柜的,俺、俺能行吗?\"
\"不行也要行。\"李二狗拍拍他的肩,\"我们这些老人总不能干一辈子。商会的未来,终究要交给你们年轻人。\"
与此同时,小翠也在着手制定《商会人才培养纲要》。她创造性地提出了\"师徒制\"与\"学堂制\"结合的新模式。
\"学徒既要跟着老师傅学手艺,\"小翠向李二狗解释,\"也要在商会学堂学习记账、管理等知识。三年出师,五年成材。\"
李二狗大加赞赏:\"这个法子好!既传技艺,也启智慧。\"
然而改革总会遇到阻力。一些老师傅对新式学堂不以为然:\"做点心靠的是手上功夫,学那些之乎者也有什么用?\"
李二狗没有强压,而是安排了一场特别的比试。让传统学徒和学堂学徒各自经营一间临时铺面,为期一月。
结果令人惊讶:学堂学徒的铺面虽然手艺稍逊,但通过精细管理和创新营销,盈利反而高出两成。
这场比试让所有人心服口服。老师傅们开始主动送徒弟入学堂,甚至还要求旁听管理课程。
就在人才培养渐入佳境时,原料供应又出了问题。
这年秋天,府城周边遭遇旱灾,粮食减产。不少商户开始囤积居奇,粮价飞涨。
赵四急得团团转:\"二狗兄弟,咱们库存只够用两个月了。要不要也先囤些?\"
李二狗却做出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商会所有成员,不得囤粮压价。同时,开仓平粜,按往年的价钱卖粮。\"
钱掌柜大惊:\"李会长,这要亏很多钱啊!\"
\"亏钱事小,失信事大。\"李二狗态度坚决,\"别忘了,咱们商会成立的初衷,就是要让老百姓吃得起、吃得好。\"
这个决定在府城引起了轰动。百姓们交口称赞,但也有一些商户暗中嘲笑商会\"傻气\"。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周边县的农户主动找上门来:\"李会长,听说你们商会讲信誉,我们愿意把粮食卖给你们,价钱好商量。\"
原来,农户们早就受够了奸商的压价。商会诚信经营的名声,已经传到了邻县。
这场危机反而让商会获得了更稳定、更优质的货源。那些曾经嘲笑商会的人,这才明白什么叫\"大智若愚\"。
转眼三年将至。在李二狗的稳健经营下,商会不仅顶住了各种考验,实力反而更加雄厚。
这日,李二狗带着核心成员巡视新建的商会学堂。朗朗读书声中,上百名学徒正在学习。
周寡妇感慨道:\"想起咱们刚来府城时,就七八个人挤在一个小院里。现在都有自己的学堂了。\"
孙铁柱难得露出笑容:\"掌柜的,按照现在的培养速度,明年就能抽调人手支援分号了。\"
小翠递上最新报表:\"掌柜的,商会今年盈利增长三成,会员数量翻了一番。最重要的是,小微商户的生存率提高了五成。\"
李二狗却没有丝毫得意:\"记住,这些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商户的信任。我们担着的,是他们的身家性命。\"
当晚,李二狗在灯下重新修订十年规划。原来的计划已经提前完成,是时候考虑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