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二狗手腕养伤、靠着鱼篓分成熬日子的这段时间里,地里的苜蓿可没闲着。它们铆足了劲地生长,绿色的枝叶铺满了原本荒芜的土地,那些星星点点的紫色花苞陆续绽放,引来零星几只幸存的蜜蜂嗡嗡飞舞。
小丫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跑去地头看花,有时还会小心翼翼地掐下最嫩的一点尖尖,晚上让哥哥给她凉拌了吃。苜蓿的口感比野菜好,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味,兄妹俩都很喜欢。
李二狗看着这片茂盛的绿色,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不仅仅意味着多了一种食物来源,更意味着他改善地力的计划成功了第一步!
终于,紫花慢慢凋谢,结出了细小的、弯弯的荚果。李二狗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留种。
他严格约束小丫,再也不准掐这片地的苜蓿尖了。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地边,像呵护宝贝一样守着这些荚果,防止被鸟雀偷吃,也防止有不懂事的村民顺手给摘了。
村正王老栓也来得更勤快了,看着那一片片日渐饱满的荚果,眼里放光:“二狗子,这种子……快成了吧?”
“快了,叔,再等几天,等荚果颜色变深变干就行了。”李二狗答道。
“好!好!”王老栓搓着手,“等收了种子,你先紧着给我家留点,剩下的,你看看村里谁家想要,换点粮食或者别的啥都行。”
李二狗点点头:“欸,听叔的。”
他心里早有盘算。种子肯定不能白给,但也不能卖太贵,毕竟现在大家都不容易。他想用种子换点急需的东西,比如更好的工具,或者劳力,他手腕还没好利索,光靠他自己,明年想种更多东西还是吃力。
又过了些天,苜蓿的荚果大部分变成了深褐色,变得干硬。李二狗选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带着小丫,小心地将荚果采摘下来,放在破席子上晾晒。
收获的种子比他预想的还要多!虽然颗粒细小,但数量可观,足足装满了他们唯一一个还算完好的陶罐底儿还多。
李二狗留下最饱满的一部分作为自己明年扩种的种子,然后又分出一小包,用干净的布包好,亲自给村正王老栓送了过去。
王老栓拿到种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场就让家里人去找地方种下。作为回报,他让儿子给李二狗扛来了一小捆品相不错的竹子,给老孙头编鱼篓用,还送了一把家里淘汰下来、但比李二狗那把锈刀好太多的旧锄头。
这可真是解了李二狗的燃眉之急!
剩下的苜蓿种子,李二狗没有立刻拿出来。他让消息在村里传了几天,等大家都好奇地打听时,他才放出话:种子不多,想种的,可以用东西来换。比如,帮他把屋后那点菜地重新整一整,或者换点麻绳、陶罐之类的家什。
果然,有好几户人家心动了。尤其是那些家里地少或者地更贫瘠的,看到村正家都种了,也想着试试这据说好活又能吃的“紫花草”。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李二狗那破窝棚前难得地热闹起来。有扛着锄头来帮他整半天地的汉子,有拿着几个鸡蛋或一把干菜来换种子的妇人……李二狗用那些珍贵的种子,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劳力和一些零碎物品。
他的手腕在慢慢好转,虽然还不能干重活,但已经不那么疼了。窝棚被帮忙的村民顺手加固了一下,至少看起来不那么摇摇欲坠了。屋后那一小片被洪水泡过的菜地,也被重新翻整得松松软软,只等天气再暖和一些就能种点快熟的菜蔬。
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晚上,李二狗和小丫就着一点油灯,这是用鱼篓换来的油,清点着这几天换来的“财富”一小堆杂粮、几个鸡蛋、一些工具、还有承诺后续来帮忙的劳力。
“哥,咱们是不是要过好日子了?”小丫眼睛亮晶晶地问。
李二狗摸了摸妹妹枯黄但终于有点肉的小脸,笑着点点头:“嗯,会越来越好的。等哥手好了,咱们把地种得更好,把屋子修好,让你天天都能吃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