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初融时,老街的棋馆前就热闹起来。渊边的小魔灵们踩着残雪来了,背着装满和生园灵植的竹篓,为首的那个手里还攥着张画,是黑煞画的“共长棋”棋盘,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认真。
“黑煞大人说,”小魔灵们七嘴八舌,“这棋要比谁的灵植先开花,谁的花瓣上能长出对方的印记——咱们的花长老街的棋纹,你们的花长渊边的水纹,就算赢。”
小石头第一个响应,抱着自己培育的“解语新苗”站出来。这株苗是用星砂和真意果粉喂大的,枝桠上已缀着小小的花苞,像藏着星星的拳头。“我这苗肯定能长水纹!”他拍着胸脯,身后的孩子们也纷纷亮出自己的宝贝:有用风灵羽毛催生的“飞棋藤”,有用冰原融水浇灌的“暖叶花”,个个都憋着股劲儿。
周明轩笑着在传韵台前划了片地,分成两半,一半种老街的苗,一半种渊边的植。“共长棋,”他给孩子们示范,“不是比谁长得快,是看谁能帮对方长得好。你给我的苗浇水,我给你的植挡风,这才叫‘共’。”
小灯灵飞来飞去,给两边的苗都撒上暖光:“我当裁判!谁偷懒不给对方的苗帮忙,就罚他唱十遍《新苗谣》!”她刚从焚音谷回来,带回了琴灵谱好的曲子,此刻正哼着,引得两边的灵植都轻轻摇晃,像在跟着打拍子。
赵淑兰给孩子们做了“共长糕”,糕上一半是老街的槐花馅,一半是渊边的悔棋果馅,中间用豆沙画了道连接线。“吃了这糕,”她给小魔灵们分糕,“就像苗和植连了根,心也得连着。”
林默的躺椅搬到了育苗地旁,他眯着眼看孩子们忙碌:小石头帮渊边的“墨叶藤”挡雪,小魔灵给老街的“星花”施肥,谁也没把输赢放在心上,倒像群照看弟弟妹妹的小大人。“你看,”他对身边的黑煞说,“孩子们的棋,比咱们的纯粹多了。”
黑煞望着育苗地,嘴角难得有了柔和的弧度:“忆旧亭的墙上,我又添了块新石,刻着‘共长’二字。路过的灵都说,这比‘悔棋’好听。”
沈清和在《新棋记》里写下:“今天种的不是棋,是朋友。”他把这句话念给孩子们听,小石头立刻补充:“还是会开花的朋友!”引得众人都笑了。
云游子的“新思台”上,新挂了块木牌,是个小魔灵写的:“想让渊边的水和老街的河连起来,这样灵植不用搬,也能互相串门。”周明轩看着木牌,突然对黑煞说:“这主意可行,开春咱们就修条‘灵脉渠’,把三界的水脉都串起来。”
雪彻底化尽时,育苗地里的灵植有了新变化:老街的星花花瓣上,真的长出了淡淡的墨色水纹;渊边的墨叶藤叶片上,印着星星点点的光,像落了片星砂。孩子们欢呼着围上去,谁也没提输赢,只忙着给对方的灵植挂上小牌子,写着“我的好朋友”。
“这棋,”周明轩对孩子们说,“没有赢家,因为你们都让对方长出了新模样,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黑煞要带小魔灵们回渊边了,临走前,孩子们把自己培育的灵植都分了半,让他们带回渊边,说要让两地的灵植“异地开花”。小石头还把星石的碎片塞进小魔灵手里:“带着这个,就像我们在帮你们的藤挡雪。”
周明轩的星石里,金蝶翅膀轻轻扇动,石心映出幅更远的图景:灵脉渠蜿蜒流淌,连接着老街与渊边、焚音谷与冰原;各族的孩子在渠边对弈,用的是会开花的棋子;林默的躺椅旁,又多了把黑煞的石凳,两人对着新苗,下着盘永远下不完的“共长棋”。
冬去春来,老街的故事翻开了新的序章。就像育苗地里的灵植,不需要刻意催促,只需要一点暖、一点水、一点互相帮扶的心意,自然会扎根、会生长、会开出连接彼此的花。而这,正是三界棋道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孤芳自赏的赢,是携手同行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