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的灯光下,何家那张老八仙桌被饭菜的热气和融融的暖意包围着。
红烧肉的油亮光泽,青菜的翠绿,酱牛肉深沉的酱色,还有西红柿蛋汤升腾的氤氲热气,交织成一幅最踏实的烟火人间图。
碗筷碰撞的轻响,何雨水和小梅满足的吧唧嘴声,何雨柱大口扒饭的动静,都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完整的安宁。这顿饭,是在他们中院这三间正房外加一间小耳房组成的、虽不宽敞却无比温馨的家里吃的。
何大清放下盛汤的勺子,拿起旁边的小酒壶,给自己又斟了浅浅一盅散白。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带来一股暖流,也仿佛冲开了他心中那点刚刚落定的尘埃,激荡起新的波澜。
他放下酒盅,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沿上敲了敲,目光扫过围坐的家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一家之主的沉稳和不容置疑的份量:
“证,是领了。囍字,也贴了。街坊四邻的喜糖,也散得差不多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刘玉梅温婉含笑的脸上,“玉梅,柱子,雨水,小梅,这喜事,咱不能就这么悄没声地算了。得摆酒!热热闹闹地摆几桌!让大伙儿都来沾沾喜气,也让大家伙儿都知道,咱们老何家,从今往后,是真正齐全了!”
“摆酒!必须摆!”何雨柱第一个响应,把饭碗一放,眼睛放光,声音洪亮,“爸!您说得太对了!咱老何家娶媳妇儿进门,这么大的喜事,哪能没动静?必须得摆!还得摆得风风光光!让全院、让93号院、让厂里的老伙计们都瞧瞧!”他瞥了一眼许大茂家方向,把后半句看笑话的咽了回去。
刘玉梅脸上带着幸福的红晕,轻轻点了点头:“是该热闹热闹。只是……咱们地方不大,摆多少桌合适?请哪些人?这得好好合计合计。”她心思细腻,已经开始盘算地方和人数的限制。
“妈!我知道我知道!”何雨水咽下嘴里的肉,抢着发言,小脸因为兴奋而发光,“要请跨院别的李婶!她可疼我了!还要请一大爷、三大爷……哦,二大爷……”提到易中海跟刘海中,何雨水声音小了点。
“请!都请!”何大清大手一挥,语气干脆,“一个院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甭管平时咋样,这种喜事,面儿上都得过得去!地方不够?咱就把桌子摆到中院当间!敞亮!二大爷那,柱子你亲自去送帖子,礼数周全点。” 他显然清楚刘海中的做派,也打定了主意利用公共空间。
“得嘞!包在我身上!桌椅板凳我去各家借!”何雨柱拍胸脯,已经开始规划如何在中庭摆开阵势。
小梅也学着姐姐的样子,举起小手,奶声奶气地数:“请张大妈!请王奶奶!请李爷爷!还有小丫姐姐!”她数的是刘玉梅在93号院的老邻居。
“对!小梅说得对!”何大清笑着揉了揉小女儿的脑袋,“你妈那边的老邻居,都得请!一个不能落!这些年,她们没少照应你妈和你。”他看向刘玉梅,眼神里带着感激。
“那……厂里呢?”刘玉梅轻声问,“王副厂长,工会李主席,还有财务科的张姐、孙大姐他们……是不是也得请一下?平时工作上,人家都很关照。”
“请!必须请!”何雨柱抢答,“领导那儿我去送帖子!财务科的阿姨们,妈您亲自打个招呼显得更郑重!还有我爸后厨那几个徒弟,一个都不能少!他们可都等着喝师傅的喜酒呢!”
何大清听到这里,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柱子,还有你几个师伯!王师伯、李师伯、赵师伯他们!帖子也得送到!他们几个,可是跟我一个锅里搅过马勺的老兄弟!”
何雨柱眼睛一亮:“对!几位师伯!好久没见了!他们肯定得来!我一块儿去请!”
刘玉梅微微蹙眉,继续盘算:“院里十来户,一家一两个代表,两三桌。93号院老街坊,一桌半。厂里领导同事、大清后厨的徒弟,两三桌。再加上几位师伯……”她抬头看向何大清,“大清哥,你看……九桌,挤挤在中院应该能摆开。够不够?”
“九桌?”何大清沉吟了一下,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嗯……八桌,差不多。挤点不怕,热闹!就定九桌!”他一锤定音。接着,他话锋一转,带着笑意看向何雨柱:“柱子,借桌椅、采买酒水瓜子花生糖果,还有肉、鱼、鸡……这些跑腿的活儿,你包了!至于灶上的事儿,你甭操心了。”
何大清脸上露出笃定和一丝骄傲的笑容:“我那几个老兄弟,王师伯、李师伯、赵师伯他们,那可都是响当当的大厨,手艺比我当年还地道!请他们来喝喜酒,掌勺这活儿,自然就落他们肩上了!我啊,那天就安安心心当我的新郎官,陪好客人!这事儿,明儿我就亲自去找他们几个说,保准儿没问题! 他们几个老哥们儿聚一块儿露一手,那才叫热闹,才叫体面!”
何雨柱恍然大悟,用力一拍大腿:“嘿!爸!您这主意太妙了!师伯们出马,一个顶仨!那席面儿绝对硬!您就安心当新郎官,等着喝敬酒吧!”他仿佛已经看到几位师伯在灶台前挥勺如风的场面,那可比自己老爹亲自上阵更有江湖气派,也更显得人缘广。
何雨水和小梅虽然不太懂师伯掌勺的意义,但听到爸爸不用那么辛苦,还能有更多好吃的,也跟着高兴地点头。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昏黄的灯光下,一张无形的宾客名单在饭桌上渐渐清晰起来。
“爸!您就瞧好吧!保证办得妥妥当当!”何雨柱摩拳擦掌,浑身是劲。何雨水和小梅听着那些好吃的和热闹的场景,眼睛亮晶晶的。
就在这热火朝天的讨论接近尾声时,何大清端起酒盅正要再抿一口,动作却突然顿住了。他眉头微皱,像是想起了什么极其重要、却又差点被日常热闹冲淡的事情。
他放下酒盅,目光缓缓转向西跨院的方向。
“柱子,”何大清的声音比刚才更温和了些,带着笑意,“还有个顶重要的人家,差点忘了提。”
何雨柱立刻会意,脸上也绽开笑容:“西跨院林默哥和豆子哥!那肯定得请啊!帖子我第一个给他们送去!小时候我和雨水可没少在林默那蹭吃蹭喝,玩闹!”
“对!林默哥家有好吃的点心!”何雨水也兴奋地补充,显然勾起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何大清笑着点头,眼神温暖:“是啊,那时候林叔和杨婶还在西跨院住着。”他顿了顿,目光仿佛透过墙壁,带着深切的感念和一种老邻居般的亲近。
“虽说你林叔跟样婶现在搬去了东四那边的干部大院,身份地位不一样了,但那份情谊,咱老何家不能忘。” 他看向何雨柱,语气郑重中带着亲近:“等会儿吃完饭,你去找林默。跟他说,我和你妈……下礼拜天在院里摆几桌喜酒,请他和小豆子赏光。再……再请他帮忙,给他父母那边捎个信儿。”
何大清的语气带着真诚的期盼和一丝晚辈的敬意:
“就说我何大清,想请他们要是得空、也来喝杯喜酒。” 。他知道林振华的身份不同,但这邀请,更多的是出于一份深厚的情谊和对老邻居的尊重。
何雨柱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亲昵:“爸,您放心!这话我一定带到!林默哥肯定高兴!林叔杨姨要是能来,那咱这囍宴可就更有面儿了!小时候杨姨还总给我糖吃呢!” 他语气轻松,显然对林家有着深厚的童年情谊。
“柱子,”刘玉梅也笑着叮嘱,语气比刚才放松了许多,“跟林默好好说,表达清楚咱们的心意。他爸妈现在工作忙,来不来都随他们的意,咱们心意到了就好。别给林默压力。”
“知道啦,妈!我心里有数!”何雨柱爽快地应着,心里已经在盘算见到林默该怎么说了。
何大清摆摆手:“行,坐下,把饭吃完。稳当点再去。” 他端起那盅酒,轻轻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