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那年,哥哥因在诗会上输给上官姑娘,郁郁寡欢。
以至于忘了完成祖父交代的策论。
等祖父派人来催促,他才着火急火燎的垂头坐于案前,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宋五娘昨日刺绣得了嘉奖,今日告假,来找哥哥玩,看到了桌上遗留的策论标题。
想到父亲最近的苦恼,这定是祖父有意培养哥哥,只是不知为何,哥哥根本没动,她提笔写了篇应对的策论。
左等右等,宋五娘等不到哥哥回家,便拿着策论去找父亲。
父亲看过后,甚为惊喜,练练夸奖她鞭辟入里,着手帮她完善了几个不合理的小地方。
“我的五娘果然聪慧,已经不输于你哥哥。”
宋五娘到底年幼,忍不住窃喜,追着问:“那等我十六岁,是不是也能和哥哥一样,参加科举?”
听到这话的父亲收敛笑意,放下手里的策论,拍着她的肩膀认真道:“五娘,你是女子,不能参加科举。”
九岁的宋五娘点点头:“那我读了这么多书,现在就和哥哥一样厉害,将来的我能做什么呢?”
父亲认真思索了片刻回道:“你可以嫁给一个你喜欢的男子为妻,辅佐他,若是你喜欢的人不如你,你可以教育你的儿子。”
宋五娘毫不犹豫的回道:“那我将来一定要嫁给一个比我厉害的男子!”
当年的父亲并没有立刻回答她,而是思虑片刻后回道:“能比厉害的男子,怕是不多,我倒是知道一个,只是他家门第高,父亲身居要职,母亲又是名门贵女,他本身又是少年英才,陛下都喜欢得不得了,爹爹得有你祖父那么厉害,你将来才有可能入得了他们家的眼,看来,爹爹要好好努力了。”
“那我辅佐爹爹呀!”宋五娘天真又自信,只看见父亲欣慰大笑,连连说好。
拿着策论回到自己院里的路上,宋五娘听到祖父身边的人,过来问哥哥在哪,暗道不好,连忙上前帮忙打掩护。
祖父对哥哥向来严厉,哥哥现在还没回来,课业又没做,肯定要倒霉。
左等右等,终于等到哥哥回来,结果哥哥一个字写不出来。
直到祖父的人再次过来,宋五娘着急,拿出策论递给哥哥:“哥哥赶紧誊写一遍,给祖父看!免得祖父不高兴。”
“这谁写的?二弟还是三弟?父亲已经修改过了吗?”哥哥并没有立刻誊写,而是仔细看下来,“不对,他们不可能考虑得这么周全,还想出这么精妙的办法来。”
宋五娘仰起头,挺起胸膛:“是你的五妹妹写的!”
哥哥惊诧不已:“当真?!”
“自然是真的。”宋五娘将自己的思路说了一遍。
听完的哥哥十分羡慕:“妹妹这般聪慧!谁娶了你将来仕途必定一帆风顺。”
快速誊写完策论,哥哥带着宋五娘去了祖父院里。
祖父看到宋五娘也来很高兴,和她说了会话,轮到哥哥时,特意命人带她去外间候着。
不多时,哥哥垮着脸出来:“五娘,祖父请你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