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椅子还没坐热,一纸调令,将叶凡的人生轨迹再次强行扭转。他被任命为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运同志的秘书。
“一秘”。
这两个字在体制内有着特殊的重量。它意味着进入了全省权力最核心的圈层,是领导的眼睛、耳朵和手脚,是无数信息汇集的枢纽,也是无数人攀附、忌惮甚至讨好的对象。
这不再是研究室里相对超脱的“谋士”角色,而是彻底投身于权力运作的汹涌漩涡。
任命下达得突然,甚至有些仓促。前任秘书被外放至一个重要地市担任区委书记,空缺急需填补。
魏省长亲自点将,叶凡的名字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这背后,既有对他能力和忠诚的绝对信任,也蕴含着更深的期许——希望他能将改革闯将的锐气,带入更复杂、更考验人的贴身服务岗位。
叶凡的办公室从研究室搬到了魏省长办公室的外间。这里空间不大,陈设简单,但位置极其特殊——一墙之隔,便是决定全省重大事项的决策核心之一。
一部红色保密电话,几部内线电话,一台连接着内部办公网络的电脑,构成了他新的战场。
他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再需要撰写宏大的研究报告,取而代之的是处理雪片般飞来的文件、安排密不透风的日程、接听来自各方的重要电话、撰写精炼的汇报提纲、随同领导参加各种会议和调研……事无巨细,却件件关乎大局。
他必须像一部精密的雷达,全天候扫描、过滤、处理海量信息,确保最重要的内容精准、及时地呈报给领导;他又必须像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将那些不必要的干扰、说情和试探,牢牢挡在门外。
“叶秘书,这是明天省长一天的活动安排,请您最后把关。”
“叶处……不,叶秘书,这份关于开发区用地审批的急件,需要魏省长尽快阅示。”
“叶秘书,财政厅刘厅长想跟省长汇报一下专项资金调整方案,您看什么时候方便?”
“叶秘书,清源市赵主任托我问一下,上次那个项目……”
电话、请示、汇报……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每个人都客气地称呼他“叶秘书”,语气恭敬,眼神里却藏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有羡慕,有讨好,有审视,也有不易察觉的嫉妒。
叶凡迅速调整状态,将自己沉浸在新的角色中。他神情专注,语速快而清晰,处理事务果断干脆。
他牢记着前任秘书交接时的一句忠告:“在这里,你的每一个细微表情,每一次短暂的犹豫,都可能被解读出不同的信号。谨言慎行,但要敢于担当。”
他很快展现出了过人之处。凭借在研究室锻炼出的宏观视野和对政策的深刻理解,他能够迅速把握文件的核心要害,提炼出最关键的汇报点,为魏省长决策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辅助。
在安排行程和协调事务时,他既能充分考虑领导的工作习惯和身体状况,又能巧妙平衡各方诉求,确保工作顺畅运转。
魏省长对他的表现似乎颇为满意,偶尔会在单独交代工作时,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句“辛苦”,或者对某个他提出的建议微微颔首。
这种来自最高层的认可,像一种无声的催化剂,加速着叶凡的蜕变。他开始真正体会到“权力”的滋味——那不是文件上的批示,而是通过他的传达、他的安排、甚至他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能影响事情走向、决定一些人命运的那种实实在在的力量。
这天晚上,他陪同魏省长参加一个接待央企考察团的晚宴。席间,那位央企的副总,一位气场强大的中年男人,在敬完魏省长的酒后,特意绕到叶凡身边,满脸笑容地双手举杯:
“叶秘书,久仰大名!魏省长有您这样年轻有为的助手,真是如虎添翼啊!我敬您一杯,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对方的姿态放得很低,言辞恳切。叶凡知道,这份“尊重”,九成是冲着他身后的魏省长。但他握着酒杯,感受着那琥珀色液体在杯中晃动,听着那恭维的话语,心中仍不可避免地泛起一丝微澜。
他微笑着,得体地与对方碰杯,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灼热感。
这就是“一秘”的位置。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权力巅峰与下方的芸芸众生。站在桥上的人,既能看清上方的风景,也能感受到来自下方的仰望与推力。
只是,在这仰望与推力之中,有多少是真诚,有多少是算计?又有多少,会在他不经意间,将他推向自己都未曾预料的方向?
叶凡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这座桥,只能向前,无法后退。
窗外,夜色下的省委大院,静谧而深邃。而他身处这静谧中心的小小办公室,却如同风暴眼,平静之下,蕴藏着搅动四方风云的能量。
“一秘”生涯,正式开启。等待他的,是更快的攀升,还是更深的迷失?答案,就隐藏在这日复一日的文件、电话、行程与酒杯的交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