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岚刚上初三,王长顺没了。杨绍云又是拖家带口的,从古桥县火车站,接上了一大家子回来奔丧的,骑着三轮车,拉着人们的行李回王石村去了。
杨清岚早早的,就骑着自行车,带上杨昕岚回了村里。给她妈捎了些黑纱和白布。这会儿还是不叫人披麻戴孝,所以就只能凑合裁一些黑纱和白布别在身上了。
到了王家的院子里,就看见崔满仓佝偻着身子,站在墙根底抹眼泪。杨清岚走过去,先来上杨昕岚,朝着她们姥爷的棺材鞠了躬,这才走到崔满仓跟前,小声问道:
“满姥爷,你吃了没有?”
崔满仓红着眼圈,哽咽着说:“姥爷这阵吃不下的。”
杨清岚却不理他,只是推着杨昕岚去厨房找妈舀些米汤出来。在杨昕岚端出米汤来的时候,盯着崔满仓喝了满满一碗,这才放了崔满仓继续伤心了。
进了屋以后,杨清岚把书包解下来给了她妈,然后交待道:“黑纱和白布都不多。我觉见不一定够所有人都做腰带的。凑合每个人发上一点点别上就算了。”
炕沿上坐着的王瑞芝,正在应承着村子里的大娘婶子们。闻言倒也没有多问,只是接过了书包,打开以后,就把黑纱和白布取了出来。
坐在炕上的大娘婶子们,都自觉的拿起一块,开始商量比划着裁了起来。
一个大娘顺嘴问道:“清岚现在还上学的了?”
王瑞芝赶忙介绍了一句:“这是东街儿上狗蛋家妈,你得唤大娘了。”
“嗯,大娘,还上的了。”杨清岚乖乖的回着话。
“那现在是念到几年级了?”
“初中三年级了。明年就升高中了。”
“瑞芝,还叫孩儿读高中的了?”狗蛋妈蹊跷道。
王瑞芝手里拿着剪子,手上的活计没停,嘴里敷衍着说道:“嗯。叫了。能上了肯定就叫读了。”
“哎,快不敢了。你看看咱村儿的女女家,哪有读到初中的了?都是小学毕业就够用了。连小小家都不叫读得多了。读得越多,将来跑得越远了。”狗蛋妈很是不赞同道,
“俺家狗女,前两年在村儿读完四年级俺就不叫狗儿的继续读了。没甚的用。天天在学校也是劳动了,那还不如回家动弹了。这两年倒已经能赚不少工分了。俺狗女能下苦,现在倒能顶她爸爸半个了。”
“清岚今年有十几了?”
杨清岚听到这里,其实已经不耐烦了。她一直都知道,村子里的人们,哪怕就是县城里的人们,也没有像她爸她妈这样,拼了命的叫自家孩儿好好读书,能读多少读多少的。
尤其是运动开始以后,反正学校里面也学不上甚东西了,还不如回家赚工分去,这已经是大部分人的做法了。
杨清岚从来不觉得别人家那样做有啥问题,只是每当有人劝说她家,也不要再让家里的孩儿们读书的时候,她就心烦。别人家的事情,这些人咋地老喜欢插上一句嘴的。
然而,今儿她家是主家,这些大娘婶子们也都是好心,上门来帮忙的,自己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回答道:“大娘,我今年十四了。”
“那你狗女姐比你大两岁,你看,她都能赚上工分了。你也不敢继续花家里的钱了,早些赚钱哇。”
“那我哥哥还读中专了,咋地就叫我回家赚钱了?”
“哎呀,小小家么,能读出来肯定叫往上读了。女女家读出来也还是得嫁人了,读的个那是做甚了,你说不是?”
王瑞芝眼看着杨清岚就要翻白眼开卷了,连忙出声打断了,“清岚,去,你引上昕岚去村口口上看看的,一阵你爸爸应该就带上你舅舅他们回来了。你去看看的。把昕岚看好了啊。”
杨清岚知道,她妈不想让她这会出幺蛾子,也就没反驳,乖乖的牵了杨昕岚,出门去村口的了。
然而后头,狗蛋妈却还不肯放过这茬,继续拽着王瑞芝说道:“瑞芝,你看看,你爹躺到炕上这些日子,就你独自己回来招呼的勤快些了。孩儿们那来多,就没有一个能帮上忙的。”
“你姐姐和你哥哥都在清河安了家了,也靠不上人家甚。你这就在紧跟前了,还能两个闺女,一个能衬上手帮忙的都没有?”
“孩儿们有人家孩儿们的想法了,咱这都是老观念了,说得多了还惹人讨厌了,由人家们去哇。家里也不是供不起了,非得叫回来家里动弹才行了。”
“那你家老大上中专肯定花不少钱了哇?那还不赶紧叫两个闺女回家给哥哥赚学费了?”
“那还用得上妹妹们给赚学费了。人家上了中专的,国家有助学金了,够他活了,家里基本上不用再花甚的钱了。”
“哎呀呀,俺还不知道了,闹了半天人家上出学来,国家还给钱了?怨不得还有人使劲想上学了。”
“嗯。可不是了,国家给钱叫上学了,就是好事,你现在知道了,以后也能和家里说说,叫孩儿们继续念的。”
“俺家的都不是念书的料。念上几年连字还认不全了,快不用。叫人家们精明孩儿们念的哇。”
“嗯,是了,叫人家们精明的念哇。哎大嫂,你给看看这块布是不是剪得太小了,可不敢到时候连人胳膊上也绕不上一圈圈的。”总算,王瑞芝借着裁布的由头,把孩儿们念不念书的话题岔了开去。
门外,跟着崔满仓站在棺材前头的杨清岚,听到狗蛋妈后面的话,真是翻着白眼撇着嘴。
被杨清岚握着手的杨昕岚,这时再也忍不了了,怯怯地开口道:“姐姐,你捏得我手疼了。”
杨清岚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气得,把妹妹的手给捏红了。赶紧松开,然后帮妹妹敷衍地吹了两下。
杨昕岚向来以她姐为主的,此时感觉到了杨清岚的不高兴,就主动问了起来:“姐姐,你是嫌那个大娘心烦了?”
“悄悄的哇。人家今儿来帮忙的,不敢瞎说。”杨清岚没承认。
“那她的话就有问题么,还不叫人说了?”
边上还在伤心的崔满仓,吸着鼻子问了一句:“咋地了?说甚来?”
“不咋地。狗蛋家妈不叫她家孩儿们读书,也不想叫我们继续读的。”杨清岚言简意赅的回了句。
“不用理她。一辈子连村子也没有出过的人,能懂得甚了。”崔满仓不在意地说道。然而,他很快就想起来,杨清岚明年要初中毕业,上高中的推荐信,他已然是帮不上忙了。于是,略怀着愧疚地看向杨清岚,崔满仓问道:
“清岚啊,你明年高中,满姥爷帮不上忙了,你想过以后的打算没有?”
听到崔满仓的话,杨清岚自打上了初三以后,就一直绷得紧紧的那根弦儿,此时绷得更紧了,仿佛随时都会断掉一般。
她出神地盯着面前的棺材,好一会儿,都没言语。
就在崔满仓以为她心里还没打算的时候,杨清岚出声了,“满姥爷。我还是想上高中,以后考大学了。”
看着杨清岚倔强的神情,崔满仓有些不舍,不舍得这孩儿以后面对残酷的现实。可是,这现实,却近在眼前了。他轻轻地询问道:“那你想过没有,要是实在不行,以后咋办?”
刚刚还仿佛快要哭出来的杨清岚,此时已经整理好了心情,脸上的倔强还在,但却多了一层明媚,
“满姥爷,不管以后咋地,我肯定得把能试晓的法子全试上一遍的。总得都试晓过了,才能知道下一步该咋地了。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
“满姥爷你放心哇,我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的。”
说着,杨清岚又牵起了边上的杨昕岚,跟崔满仓说道:“满姥爷,我和昕岚去村口接我爸爸和舅舅他们的了。你也不敢太累了啊。”
“我姥爷知道了,肯定又得心疼你了。”
语毕,也不等崔满仓再有啥反应,杨清岚就拉着杨昕岚出了院子。
看着俩人消失的背影,崔满仓有些失神,想起了当年自己要加入自卫队打鬼子的时候,长顺哥和嫂嫂也是那样的担忧他。可是,最终,他们也只是默默的支持了自己的决定。
这么些年过去了,长顺哥的外孙都这么大了,有了自己的意志。那孩儿刚才那坚定的表情,看着,跟自己当年好像有些像了。
走在通往村口的路上,杨昕岚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她姐的脸色,感觉好像没那么可怕,就问了一句:“姐姐,你觉见自己肯定能上了高中的?”
“不知道。”杨清岚答得倒是干脆。
“那你真的没有想过,上不了以后咋办?”
“现在说那来多做甚了?走一步算一步的。咱哥哥还能读个中专了,我可不能比他差了。”
“那你不是还是要上高中了?”
“哎呀,问这来多做甚了。你操自己的心就行了,少操些我的心。”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