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明比杨清岚低一级,但是,从五年级开始,他就一直和杨清岚在一个学校里。
这些年,赵启明靠着自学,和范校长时不时的指点,除了英语,实在是学不明白以外,其它的功课,范校长说过,都还是不错的。
前两年,他姐姐赵承瑛就已经出了师,登台唱戏了。虽说这二年唱的都是样板戏,可是,也算是圆了赵承瑛的舞台梦。
刚在古桥附近唱了没多久,赵承瑛就被调去了北边的恭义县。恭义县都快到嵩原省的最北边了,那里还有古代长城的风峪关呢。
这些,都是赵承瑛写信回来告诉家里的。赵承瑛自从出了师,就开始往家里寄钱,寄各种票证了。
赵长生心疼闺女,让赵启明写回信的时候,总是要嘱咐几句,叫她一定把自己用的都留够了,哪怕不给家里寄,家里也不是活不下去了。
不过赵承瑛也没听过,该寄照寄。
赵启明去县城上小学的时候,写信给赵承瑛说了。赵承瑛就一直琢磨着,得给她弟弟攒一辆自行车出来。对于正式演员来说,虽然没有台柱子赚的多,但是自己的工资除了自己吃喝开销以外,还是能攒下的。
钱好攒,自行车票却难搞。赵承瑛在没搞下自行车票以前,也一直没有和家里提过这事。
直到赵启明初二那年,赵承瑛剧团里的老台柱子,因为家里已经有了自行车票,想换些布票加全国粮票,给隔壁省的小儿子寄上一些。这才被赵承瑛得了机会,换到了自行车票。
换好票的赵承瑛也没等,直接走了特种挂号信,给家里寄回去了,连带着,把钱也汇了回去。
收到钱和票的赵长生两口子,心下不禁感叹,他们家大闺女虽然是早早就离了家,去吃那唱戏的苦,可是还是凭着大闺女,他家成了村里少数拥有自行车的家庭了。
有了自行车上下学的赵启明,心里固然高兴,自己以后能够节省路上的时间,多做一些练习题了。可是,更多的,他感觉自己欠了姐姐太多。
赵启明十一岁的妹妹和八岁的弟弟,都已经不读书了。他前头想着要把妹妹和弟弟也带出来,可是,老赵家里头,会读书、能读进书的人,好像只有赵启明一个。
于是,赵启明几乎也就成了家里唯一一辆自行车的使用者。这让他更加的觉得欠了家里太多。
骑着车子上下学的路上,赵启明总是忍不住的想:如果有一天,真的能考上大学,有了能力,自己必须得好好的,好好的招呼家里。
在学校的时候,赵启明也经常能碰到杨清岚。自打这个怪人再也不理他以后,他每次见到杨清岚,就觉得这个怪人变得更沉默了,一点也没有小时候那么开朗了。
他倒是能理解一些些。毕竟,这些年来,见过的批斗、游街也不少了。隐隐约约还是知道点,如果杨清岚还像小时候那样恣意,怕是早就被人扭着上街去了吧。
日复一日的,赵启明就过到了初二的暑假。开学以后,他就升初三了。
暑假前一天,赵启明放了学,骑着车子去了一小学,找范校长去了。范校长上次就说过,让他放假前去拿上些卷子,假期做一做的。
把车子在范校长办公室门口停好以后,赵启明刚打算敲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压抑的抽泣声。
赵启明打算敲门的的手,顿住了。那一边抽泣,一边哭诉的声音,听着,咋地像是杨清岚了?她还会哭?她不是跟人打架,受了伤都从来不哭的吗?
赵启明竖起了耳朵,仔细地分辨着杨清岚那模糊不清的哭诉。
办公室里面,杨清岚坐在范校长对面,捂着脸抽噎着,说道:“我想过可能不行,可是真的到了这时候了,我这心里就难受得厉害。”
“范校长,我不敢回家哭的。我爸爸和我妈肯定更难受。满姥爷那,我更不能去。那老汉家以前给我家帮的忙实在是太多了,也不能再找人家的麻烦了。”
“可是我就是心里憋得难受……”
办公桌后面的范校长,一脸的疼惜,看着面前这个闺女。范校长今年都快七十了,为了孩儿们能学点知识,他不敢退。
可是,看着眼前怕是这辈子头一次哭出来的杨清岚,范校长却是真的没了办法。
杨清岚,拿不到上高中的推荐信。
范校长的分量不够,崔满仓也完全退休了,李春生刚开始运动那年就没了。老杨家里仅有的人脉,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够帮着这个一心向学的姑娘去读高中了。
看到这个跟人打架,骂仗,从来没有服过输的姑娘,此时此刻在他面前红着眼眶,压抑的抽噎着,范校长的心,也好像被人紧紧地攥住一样,难受得紧。
许久,范校长从兜里掏出来自己的干净手绢,递给了杨清岚,小声安慰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了。这条路行不通,咱再想想别余的路。”
接过手绢的杨清岚,擦了擦眼泪,却没有顺着范校长的话往下说,她甚至都不愿意顺着范校长的话往下想。
她哥那年读个中专,还是靠着满姥爷的推荐信才读了的。她现在,就算想读个中专,都不可能了。
可是真的,就要让她这样认了命,从今往后再也不能读书吗?
这时,坐在办公室里,一筹莫展的两人,听到了一阵敲门声。
赵启明推开门走了进来。
他刚才在门外,已经听明白了,杨清岚这是上不了高中了。
虽然他也没有办法能帮到这个倔姑娘啥。但是一想到那年,这个姑娘硬是拽着自己,从人家已经上了门板的供销社里,买出来一家人的布,赵启明就觉得,杨清岚不该止步于此。
可是,他同样也不知道该咋地安慰杨清岚,只好趁着哭声渐息,赶紧敲门进来。说不定,能分散一些她的注意力,让她不要再哭得这么难过了。
果然,看到赵启明进门,杨清岚把眼泪憋了回去。站起身对着范校长说道:
“那范校长,我就先走了。你先忙哇。后头要是有甚的消息了,我再和你说。我还是想再试试看的。哪怕今年读不成高中,等上几年,我也要读!”
看着眼神再次坚定起来的杨清岚,范校长实在不愿意说任何扫兴的话。他只是冲着杨清岚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先回的哇。还是得和你爸爸妈说上一声啊。得告给他两个这个事情了。不敢憋住不说。”
“嗯。我知道了,范校长。”说完,杨清岚连一眼都没看赵启明一眼,自顾自地走了出去。
看着杨清岚出了门,赵启明有些担忧地问道:“范校长,她……”
范校长却摇了摇头,制止了赵启明。
这个事情,现在已经是杨清岚一个人的战斗了。别余的人,谁也帮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