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兵喘着气说西隘传来铁器刮地的声音。艾琳立刻起身,披上外袍走出指挥帐。天刚亮,风还带着夜里的凉意。她沿着北坡小路快步前行,身后跟着两名士兵。
林子边缘散落着断裂的长矛和扭曲的重甲。这是敌军撤退时丢下的。有些部件被踩进泥土,矛尖弯折,铁片裂开。艾琳蹲下查看一截断矛,指腹划过裂口,材质是熟铁加碳钢,但锻造不均,受力后容易崩断。
“全收起来。”她说,“送到兵器坊。”
士兵应声开始搬运。她站起身,朝营地中心走去。校场上传来训练声,有人在练矛,有人在试弓。缴获的装备已经分类堆放,但多数破损严重,无法直接使用。
艾琳走进兵器坊。炉火刚点燃,老工匠正用钳子翻动炭块。他抬头见是她,放下工具擦了擦手。
艾琳从怀里取出一块银蓝色矿石。拳头大小,表面有细密纹路,在火光下泛出冷光。
“这是从北岭矿洞带回来的。”她说,“硬度比铁高,熔点也高。我想把它用在刀刃上。”
工匠接过矿石,掂了掂重量,又用小锤轻轻敲击。声音清脆,不像普通矿石那样发闷。
“没见过这种料。”他说,“但可以试试。”
“不是为了做新武器。”艾琳看着炉膛里的火,“是要让现有的武器更结实。矛头不容易卷,剑身不容易断。”
工匠点头:“那就得嵌在受力最大的地方。比如刃口前段,或者剑脊中间。”
“你能做出来吗?”
“材料不熟,不敢说一定能成。先试一小批。”
艾琳把矿石留下,转身离开。她没回指挥帐,而是去了校场边的武器库。这里堆满了旧兵器,有些是村民捐的,有些是从战场上捡回来的。她挑出十把状态较好的短剑和长矛,登记编号后命人送往兵器坊。
中午时分,她再次来到作坊。工匠正在用凿子将蓝矿敲成薄片。炉温已经升到最高,铁胚烧得通红。
第一轮试验开始。他们选了一把旧短剑,在靠近剑尖的位置开槽,嵌入一片蓝矿,再用高温压合。冷却后打磨平整,看不出接缝。
艾琳拿起剑,用力在铁砧上劈下一记。剑身震了一下,但没有裂痕。她又连续砍了三次,刃口依旧完整。
“不错。”她说。
“还没完。”工匠说着,把剑放进冷水里淬火。冒出一阵白烟。拿出来再看,剑身依然完好。
“再来一次。”艾琳说。
这次他们换成长矛。在矛头根部嵌入矿片,加固连接处。测试时由一名士兵全力刺击木桩。连刺五次,矛头未弯,接口处无松动。
围观的士兵开始议论。
“这东西真管用?”
“你看那矿石,颜色都不一样。”
“要是每把都这么硬,打起来不怕断了。”
艾琳听到了,没说话。她知道现在只是小范围测试,能不能批量生产还不确定。
下午,工匠调整了熔炼比例。发现蓝矿必须在铁胚半融时嵌入,太早会化掉,太晚粘不住。他们试了三种组合方式,最终确定在刃部三分之一处嵌入两毫米厚矿片效果最好。
“能批量做吗?”艾琳问。
“一天最多二十件。”工匠说,“要看矿石够不够。”
艾琳算了算库存。目前只有三块完整矿石,碎屑若干。如果只用于关键部位,勉强够改造一百件近战武器。
“先做五十把长矛,三十把短剑,二十把战斧。”她说,“优先给游侠队和前线哨组。”
命令下达后,作坊连夜开工。艾琳没有离开。她在旁边搭了个简易工棚,一边处理日常军务,一边盯着进度。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改良武器完成。士兵们在校场集合,准备试训。
长矛手拿到新矛后反复检查接口处。有人用指甲刮了刮,发现光滑一体,看不出修补痕迹。
训练开始。矛对盾对抗中,改良长矛轻易刺穿了三层皮盾,且矛头无损。剑盾组交手时,一把新短剑格挡五次重斧撞击,刃口未卷。
喝彩声陆续响起。
“这剑不晃!”
“刚才那一下砸实了都没事!”
一个年轻士兵举着长矛跳起来:“我这一捅,木桩裂了!”
艾琳站在场边看着。她叫来几名老兵,让他们亲自测试。
一名曾在南谷作战的老兵用改良战斧劈砍铁架。三斧下去,斧刃如初。他摇头说:“以前两下就卷边,得回炉修。”
另一人试了嵌矿短剑,连续格挡骑兵长枪突刺。结束后检查,只有轻微磨痕。
“能扛住重骑冲阵。”他说。
消息很快传开。其他士兵纷纷打听新武器的情况。有人主动申请加入试用组。
艾琳下令扩大生产。她把剩余矿石全部交给工匠,并安排专人去北岭矿场再探一次,寻找更多原料。
作坊内炉火不熄。工匠带着两个学徒轮班作业。他们总结出一套流程:先烧铁胚,再嵌矿片,最后加压定型。每道工序控制在一刻钟内,确保效率。
第三天傍晚,第一百件改良武器出炉。是一把双手战斧,斧面宽大,背部加了蓝矿条增强抗冲击力。
艾琳亲手接过它。斧刃在夕阳下闪着寒光。她用手指沿刃脊划过,触感平滑坚硬。
她走到校场中央,将斧头交给一名队长级士兵。
“明天开始,所有 frontline 小队配备至少两件改良武器。”她说,“实战中记录损坏情况,每日上报。”
士兵接过斧头,敬礼。
训练继续进行。这次加入了模拟冲锋和群战对抗。改良武器在密集碰撞中表现稳定,未出现断裂或脱落。
一名游侠拿着新短剑反复挥砍沙袋。结束后检查刃口,只有一处微小缺口。
“比我原来那把强多了。”他说。
夜色渐深。艾琳仍站在兵器坊前。炉火映在她脸上,忽明忽暗。她手里握着一把刚完工的短剑,剑身还带着余温。
远处山岭轮廓模糊,风从边境吹来,带着尘土的气息。
她把剑收入鞘中,放在案上。
“明天继续。”她说,“先把游侠队的装备换一遍。”
工匠点头:“矿石还能撑两天。之后得等新料。”
“派人准备进山。”她说,“最迟后天出发。”
她没有回寝帐。取了一份巡逻记录翻看。西隘方向今晨无异动,东林哨站报平安。整体防线稳定。
但她知道,稳定不会太久。
她拿起笔,在册子上写下:
“武器改良进度:首批百件已完成。实战测试通过。建议立即列装前线部队。”
写完合上本子。
炉子里最后一块炭燃尽,火星缓缓熄灭。
她站着没动。
工棚外,一名士兵抱着两把新长矛走过,脚步很轻。
火光映在矛头上,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