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爬上打谷场边缘的石台,余烬在风里蜷缩成灰团,火把倒插在土中,焦黑的木柄微微晃动。艾琳仍站在青石台上,脚边是昨夜那支染血的箭,短刀别在腰侧,未收回鞘。她的袖口裂了一道口子,露出手腕上干结的血痕。
第一个村使从北坡小道走来,背着粗布包袱,脚步迟疑。他抬头看见石台上的人影,停住,抬手示意。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五个村庄的代表陆续抵达,站在场边,目光扫过遍地狼藉:断裂的绊马索、散落的箭簇、一具被盖上草席的骑士尸体。
彼得从粮仓后转出,手里提着一个铁皮匣。他走到艾琳身边,低声说:“铠甲和家徽都清点过了。”
艾琳点头,没有下台。她抬起手,指向村口方向:“他们来了二十个,死了十九个,一个逃了。我们伤七人,无阵亡。”她的声音不高,却传到了每一个人耳中,“这不是侥幸,是三夜设伏、五次推演的结果。”
一名拄拐的老村长往前半步:“你打得赢一次,能赢十次?万一他们调来百骑、千兵?我们五个村子加起来不过三百壮丁!”
“若不联合,现在就已经灭了。”艾琳盯着他,“西岭村前日送来三枚铁钉,问要不要守。我回他们,钉子不会说话,但血会。昨夜这地上流的,就是答案。”
她挥手,彼得打开铁皮匣,取出两片断裂的肩铠,拼在一起,残缺的家徽清晰可见——一道斜劈的剑痕贯穿盾面。
“这是镇西府衙第三支系的标记。”艾琳说,“他们敢用真名出动,说明背后有人撑腰。下一波不会是二十人,可能是五十,一百,甚至带攻城槌。你们各自回村,还能撑几夜?”
无人应答。
最南边的村长开口:“我们可以出人,但粮草得自己管。”
“那就不是联军。”艾琳打断,“是凑数送死。我要的不是帮手,是命绑在一起的同路人。谁想留后路,现在就走。”
风吹过空场,卷起几片烧焦的纸屑。片刻后,西岭村长解下腰间的短斧,放在地上。接着是南谷的猎户头领,抽出猎刀,刀尖朝下插入泥土。一人、两人、五人……五把武器堆在磨盘脚下。
艾琳转身走向村中老磨盘。它早已停转多年,石槽布满裂纹。她站上去,风掀起她破损的衣角,脸上血污未擦,嘴角有一道新划的细痕。
“抬东西来。”她说。
两名民兵抬着一块卵石走上前。它比普通石弹大一圈,表面沾满暗红干涸的血迹——正是昨夜投石手砸中骑士头盔的那一块。艾琳亲手将它放在磨盘中央。
“我们没有城墙,没有律法护我们。”她声音沉稳,“但我们有这块石头,有昨夜死在这里的人,有明天可能死在路上的人。今天,我们立个规矩。”
她拾起血石,高举过头:“凡入联军者,进则同战,退则共诛!若有临阵脱逃、私通敌寇者,不必敌军动手,我们自己杀之!”
磨盘下的村长们脸色变了。
“你这是要捆住我们的脖子!”十里村的年轻首领怒道。
“我是要捆住我们的命。”艾琳直视他,“你想回去告诉村民‘我活下来了’,还是‘我们一起活下来了’?你说我不信你们,好。那你们也别信我。但信这块石头——它砸碎过骑士的头,也沾过我们自己的血。”
她将血石重重放回磨盘,发出一声闷响。
“愿意交出指挥权、听令调度的,上前一步。”
静默持续了十几息。
然后,最远村的村长拄拐上前,将手中木杖插入土中:“我村三十壮丁,听你调遣。”
其余人相继表态。有人交出粮册副本,有人承诺三日内送来弓弦与麻绳。最后,五人都解下随身刀具,堆于磨盘之下。
艾琳走下磨盘,拍了拍彼得的肩。他立刻带人搬来七堆柴草,在打谷场中央围成环形。每一堆代表一个村庄——包括已被焚毁的邻村。
火折子划过空气,点燃第一堆。火焰腾起时,艾琳从怀中取出那块血石,投入中央。
“火燃则盟在,火熄则人亡!”她高声宣告,“从此刻起,我们不再是谁的农奴,我们是守望彼此的战士!”
“共诛之!”一名村长大吼。
“共诛之!”第二声响起。
第三声、第四声……最后全场齐呼。声音震得林鸟惊飞,连远处山崖都传来回响。
彼得站在人群前侧,看着艾琳被火光映红的脸。她手中握着一根刚折下的枯枝,当作指挥杖。他的弓还背在肩上,箭囊已补满新羽箭。
一名村使匆匆跑来,在艾琳耳边低语几句。她点头,转向众人:“十里村的运粮队已在路上,预计午后抵达。接下来第一件事——核对各村存粮总数,划定配给线。”
“我们凭什么全交给你?”刚才质疑的年轻首领再次开口,“万一你偏袒自己村子呢?”
艾琳没回答。她弯腰从火堆旁拾起一块烧得发红的炭块,蹲在地上画出一条横线。
“这是最低生存线。”她指着线,“每人每日一斤半粮,伤病员另计。超过这条线的,统归联军调配。低于这条线的村,由其他四村补足缺口。账目每日公示,由五村轮流监查。”
她站起身:“你要不信,可以现在退出。但记住——一旦加入,再敢私藏粮食、谎报人数,按誓约处置。”
那人咬牙,最终低头:“我村……报存麦二百四十袋,可调出六十袋。”
艾琳记下,继续问下一个。
火圈仍在燃烧,烟柱笔直升起。一只乌鸦落在村口槐树残枝上,静静望着场中人群。
艾琳手中的枯枝轻轻敲击地面,节奏稳定。她面前摊开一张粗纸地图,上面用炭笔标出了五村之间的联络小道。
彼得走过来,递上一份名单:“这是各村报来的壮丁数目,总共二百八十七人。按你的分组方案,可编为三队轮防。”
艾琳接过,快速扫过数字。她忽然停住,指着其中一行:“这个村,三天前才报来二十三人,今天多出九个?”
“说是之前漏报了两个猎户和七个伐木工。”彼得说。
艾琳盯着那行字,没说话。她将名单折好,塞进怀里。
“通知各村,今晚子时前必须完成第一批物资交接。”她说,“明早我要看到所有粮车停在打谷场东侧。”
“要是有人不来呢?”彼得问。
“那就不是盟友。”艾琳看着燃烧的火堆,“是靶子。”
她转身面向仍在议事的村长们,举起手中枯枝,像举起一面旗帜。
“现在,告诉我——谁还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