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颜淡然一笑:门阀世家的权势,一靠垄断仕途,二仗手中握有抗衡皇权的力量。如今大唐百万雄师尽归天子调遣,开疆拓土所向披靡,朝堂之上人才济济,这些世家凭什么与天子争锋?难道要赌上九族性命不成?
这番话引得袁天罡与李淳风开怀大笑。笑声未落,隔壁雅间突然传来一阵轻笑。二人神色微敛,李淳风随即举杯道:国事暂且不谈,且尝尝这家的素酒如何。
他为三人各斟一杯。袁天罡浅尝辄止,连声称赞。庄颜虽觉此酒难及仙酿,但在李淳风期待的目光下,也随声附和道:果然别具风味。
李淳风闻言欣喜,连忙再为二人添酒,继而问道:庄道友此次来长安,可是有何要事?
庄颜答道:受孙道友相邀,前来为皇后诊治。
孙道友?莫非是孙思邈真人?李淳风惊讶道。见庄颜颔首,二人顿时肃然起敬。袁天罡问道:听闻孙真人着有《药王宝生经》,不知确有其事?
此经乃太乙救苦天尊梦中相授。庄颜证实道。
李淳风感慨道:在下久仰孙真人大名,此番定要结识。袁天罡亦表示愿同往,并询问庄颜何时入宫诊治。
明日卯时进宫,孙道友会在宫门外接应。庄颜答道。
李淳风郑重道:皇后才德兼备,母仪天下。庄道友若能妙手回春,实乃功德无量。
袁天罡却沉吟道:连孙真人都束手无策,特意请庄道友出手,只怕皇后所患非寻常病症。此言一出,隔壁雅间顿时鸦雀无声。
二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庄颜,整个阁楼顿时鸦雀无声。
庄颜从容举杯浅酌,淡淡道:明日一见便知分晓。
李淳风与袁天罡相视颔首,转而 言欢。隔壁厢房却始终静默如初,直到宴席散场也未闻笑语。
酒过三巡,李淳风先行告退。庄颜随袁天罡宿于玄都观中。
翌日拂晓,东宫仪仗簇拥着鎏金马车停在道观门前。观主闻报惊疑不定——太子何时要来进香?匆忙出迎却见东宫校尉抱拳道:奉太子令,迎请庄道长。
可是庄颜真人?观主恍然。
正是。
观主疾步赶往云房,恰遇庄颜推门而出。真人起得早,太子遣人来接了。
庄颜似早有预料,颔首道:有劳带路。
校尉见这位真人竟如此年轻,怔忡间急忙行礼:请真人移驾东宫。
马车穿过晨雾驶向皇城。承天门外,孙思邈率众恭候多时。身着明黄龙袍的太子李承乾卓然而立。
庄颜甫下车辇,孙思邈便疾步上前长揖:劳动上真圣驾,贫道惶恐。
孙道友何必见外。庄颜虚扶道。
上真指点迷津,使我得蒙天尊赐经,此恩没齿难忘。孙思邈执礼甚恭。
庄颜见状莞尔:随你心意罢。
太子李承乾迈步上前,目光明亮地打量着庄颜,拱手行礼道:承乾拜见庄真人。
庄颜回以道礼,含笑说道: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面露诧异:真人竟识得孤?
毕竟孙思邈尚未引见,庄颜怎会知晓他的身份?
庄颜微微一笑:太子莫非忘了贫道是修道之人?
李承乾顿时了然,赞叹道:真人果然道法高深。
说着伸手示意:请随孤入宫用膳,稍后再为母后诊治。
有劳。庄颜点头应下,与孙思邈跟随太子穿过承天门,经太极殿、朱明门,来到皇后寝宫外。
李承乾命内侍入内通传。片刻后内侍回报:启禀殿下,皇后娘娘正在梳妆,陛下吩咐先请二位真人至偏殿用膳,待帝后用膳完毕再行召见。
儿臣遵命。李承乾向寝宫方向行礼,转身对二人道:请随我来。
偏殿内早已备好精致早膳。李承乾请二人入座后说道:二位乃方外高人,不必拘泥俗礼,尽管随意。
语毕率先端起肉粥食用。庄颜与孙思邈相视一笑,也动起筷子。宫中膳食果然用料考究,滋味非凡。
用膳完毕约莫一刻钟,李世民遣内侍前来宣召。李承乾立即起身:父皇召见,请二位随我来。
步入栖凤殿,浓郁药香扑面而来。殿内侍从林立,珠帘后隐约可见绣榻上卧着一位女子。
李承乾上前行礼: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帘内传来长孙皇后虚弱的声音:皇儿免礼。
这时李世民威严的声音响起:准备悬丝诊脉。
长孙皇后却道:陛下,医者仁心,妾身岂能因身份耽误诊治?悬丝终究不及亲手诊脉准确,就请庄真人直接诊脉吧。
李世民闻言颔首:依皇后所言。
玉帘轻动,李世民缓步而出,人皇之姿,果然气宇轩昂,英武不凡。
李承乾与孙思邈连忙躬身行礼,庄颜却只打了个稽首,腰身未弯,淡淡道:“见过陛下。”
李世民目光落在庄颜身上,神色微凝,道:“真人气象非凡。”
庄颜微微一笑:“陛下谬赞。”
李世民命人掀开玉帘,抬手示意:“真人,请为皇后诊脉。”
庄颜颔首上前,孙思邈、李世民及李承乾紧随其后。
他目光扫向绣榻,见长孙皇后虽面色苍白,病容憔悴,却仍掩不住端庄秀丽的风采。
长孙皇后抬眸望见庄颜,眸光一亮,虚弱笑道:“真人仙风道骨,不似凡尘中人。”
庄颜淡笑:“仙路渺茫,红尘纷扰。生死寻常事,贵贱皆难逃。”
此言一出,长孙皇后笑容顿僵,忽地剧烈咳嗽起来。
侍女慌忙上前递水抚背,李世民面色骤变,沉声问道:“真人此言何意?”
庄颜未答,只对侍女道:“你们先退下。”
侍女们迟疑不动,看向李世民。
长孙皇后稍缓,轻轻挥手:“听真人的,都退下吧。”
“是。”侍女们这才退至一旁。
长孙皇后看向庄颜,勉强笑道:“真人,请诊脉吧,无论生死,我早有准备。”
庄颜摇头:“不必诊脉。”
李世民脸色一沉,李承乾眼中忧色更浓。
唯有孙思邈神色平静,目光坚定地望着庄颜。
庄颜上前一步,右手虚按长孙皇后头顶,轻轻一抓。
霎时,长孙皇后身躯微颤,周身黑烟升腾。
李世民怒容转惊,李承乾急问孙思邈:“孙真人,这是何物?”
孙思邈目露惊色,答道:“殿下,此乃瘟气!”
“瘟气?”李承乾不解,李世民亦面露疑惑。
孙思邈解释道:“陛下,太子殿下,众生皆有命数,若逢灾厄病劫,瘟神便会降下‘瘟气’。庄真人方才所取,正是皇后娘娘体内的瘟气。”
他心中震撼,《药王宝生经》有载,瘟气乃命定之劫,纵使神医灵药亦难更改。
可庄颜竟徒手将其抓出,实在匪夷所思。
想到庄颜先前所言四句,孙思邈恍然明悟。
缕缕黑气被庄颜从长孙皇后体内抽出,她的面色顷刻间转为红润,呼吸平稳,步履轻盈,眼中重现光彩。
李承乾见母亲好转,喜形于色,正欲上前搀扶,却被长孙皇后抬手制止。她自行起身,行动矫健,丝毫不见病容。
母亲痊愈了?李承乾难掩惊喜。
李世民快步走近:爱妃可觉安好?
长孙皇后向二人展颜一笑,随即郑重向庄颜行礼:多谢真人救命之恩。
庄颜虚扶道:娘娘福泽深厚,贫道不过略施援手。
陛下,乾儿,长孙皇后惊叹道,此刻浑身舒畅,恍若新生。
当真?李承乾难以置信。
李世民当即拱手:真人医术通神,朕当颁旨加封。
庄颜掌心一握,瘟气顿消:娘娘病根已除,日后必当安康。
听闻此言,三人皆露喜色。李承乾望向庄颜的目光充满感激。
然庄颜话锋突转:只是天机不可违,恕贫道直言——娘娘寿数止于三十六岁。
怎会如此!李承乾失声惊呼。长孙皇后身形微震,李世民踉跄半步,强自镇定道:真人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庄颜答道。
李世民回首:爱妃今岁三十一?
长孙皇后颔首:仁寿元年生人,现贞观五年,正是此数。
李承乾突然跪拜:求真人施展续命之术!儿臣愿折寿相赠!
胡闹!长孙皇后厉声喝止,速速退下!
李承乾望着长孙皇后,低声道:“母后,儿臣不愿与您分离。”
长孙皇后神色稍霁,温声道:“你先退下,且听真人如何说,莫要随意插话。”
李承乾立即躬身应道:“儿臣遵命。”
待李承乾退至一旁,李世民转向庄颜问道:“敢问真人,可有续命良方?”
庄颜摇头道:“天命已定,强求延寿终是徒劳。”
此言一出,长孙皇后眸中光彩顿失,李承乾眼中亦浮现出深切的哀痛与不甘。
李世民眉头微皱,复又问道:“若无法延寿,可有其他办法?只要能保皇后安康,纵使多活三五年,朕也感激不尽。”
庄颜含笑道:“陛下,虽不能延寿,却能改命。”
“哦?”李世民眼中闪过亮色,忙问:“如何改命?还请真人明示。”
庄颜微微一笑,指向殿侧无人之处道:“陛下可否移步详谈?”
“自然。”李世民颔首,伸手示意:“真人请。”
二人行至殿侧,两名全副武装的禁军校尉正欲跟上。
李世民回首挥袖道:“退下。”
校尉们迟疑地看向庄颜,为难道:“陛下,这...”
李世民笑道:“以真人之能,若要对朕不利,何须如此周折?不必多虑,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