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照起身,朝红线拱手:“道友有礼。”
这郑重的礼节让红线有些不自在,连忙回了一礼。
宝儿又指向那位女仙,语气雀跃:“这位是浐河龙王敖珺,和你一样是龙族哦!”
“龙王?!”红线一惊,赶忙躬身行礼,“红线拜见龙王。”
敖珺温和一笑:“不必多礼,快请坐。”
“谢龙王。”红线恭敬入座,宝儿麻利地端来茶水果品。
与此同时,一重天玉极真君府内。
新任人间部司命的火灵真仙领着刘堰与天乌将军踏入伏魔殿监牢。昏暗的牢房中,江寒已静待两月有余。
自决意诛杀鼓风山神那刻起,他便料到了结局。弑杀天庭正神,绝无善终之理。
可两月过去,竟无人提审。江寒闭目沉思:供状早已画押,为何迟迟不定罪?莫非……天庭将他遗忘了?
江寒转念间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或许对方并未遗忘他,只是另有要事缠身。
正当江寒思绪纷飞时,牢门突然开启,刺目的光线驱散了黑暗,令他不由眯起双眼。
待视线恢复,他看见火灵尚书正站在面前。江寒起身行礼道:见过尚书大人。
火灵真仙还礼后吩咐道:开锁卸镣。
天乌将军立即命人打开牢门,解除了江寒的刑具。重获自由的江寒疑惑道:尚书大人,这是?
你已获释,罪名全消。火灵真仙的回答让江寒难以置信:无罪释放?
详情出去再说。火灵真仙说着向外走去。踏出牢狱的江寒深吸一口清新空气,望着浩瀚苍穹,心中郁结尽散。
他转身请教缘由,火灵真仙解释道:斫献令已废,紫府少阳真人转世前将功德回向冤魂。玉帝特赦相关人等,并严惩借令害人之徒。
江寒闻言向天礼拜:礼赞玉皇大天尊。
现在需随我去个地方。火灵真仙又道。得知要去南瞻部洲见等候之人,江寒声音发颤:莫非是红线?
正是。火灵真仙含笑确认,她已重塑肉身,由灵台真君接回。
在灵台道宫的庭院里,红衣少女飞奔而来:老大!江寒恍惚间接住扑来的身影,听着红线带着哭腔诉说思念,不禁红着眼眶大笑:老大也很想你。
一旁观礼的武照浅笑盈盈,宝儿却抹着眼泪道:武头儿,我想娘亲了。
武照听罢微微一愣,随即张开双臂将宝儿拥入怀中。宝儿乖巧地依偎在武照肩头,片刻后只听武照柔声道:过两日随我去长安城,见了我娘亲,你便认她做干娘可好?
当真可以么?宝儿怯生生地仰起小脸。
武照展颜一笑:自然使得。
敖珺与重获肉身的敖蕃静立一旁,见此情景不禁心生感慨。她们虽有过相似际遇,却不曾历经两百余年的漫长等待。
此时庄颜与望舒相继而至,火灵真仙快步上前行礼:见过真君。
庄颜含笑颔首:此番你做得甚好。
火灵真仙恭敬道:全赖真君多年栽培提携,火灵方有今日。
庄颜朗声笑道:我不过是个识才之人罢了。
火灵真仙眸光潋滟,唇角含笑地望着庄颜,眼中满是崇敬之情。
江寒携红线,敖珺与敖蕃齐至庄颜跟前,伏地叩首:拜谢灵台真君,谢过火灵尚书。
火灵真仙忙将四人扶起,对敖珺正色道:你且回浐河继续执掌龙宫。此番斫献令虽使你蒙冤,但身为天庭命官,当引以为戒,切莫擅权妄为。
敖珺肃然应道:谨记尚书教诲。
火灵真仙转而对江寒问道:尔等今后作何打算?
江寒与红线对视一眼,答道:百草观已毁,眼下尚无去处。
你原是修道之人?
正是。江寒点头,曾在凡间修行,后自悟大道,证得地仙果位。
竟是无师自通?火灵真仙略显诧异。
得到肯定答复后,火灵真仙回首望向庄颜身后的望舒。
望舒会意上前:你所阅何经?
《太上老君常说清净经》。
望舒眸光一闪,抚掌道:灵台道宫正需你这般人才。既无去处,不如留下做个洒扫道人。
江寒闻言眼前一亮。灵台道宫必与灵台真君渊源颇深,经历斫献令 后,他深知仙途亦需倚仗。
正欲应允,忽又迟疑道:不知红线可否同留?
望舒莞尔:正好与宝儿作伴,当个添油童女。
江寒大喜过望,当即拉着红线行大礼 。
恰在此时,铁拐李拄杖而来:真君,宴席已备妥。
望舒扬袖相邀:诸位请随我来,共赴琼筵。
玉宇生辉,桂殿飘香。珍馐罗列,宾主尽欢;金樽交错,笑语嫣然。
这真是:
神台一令祸苍生,万载劫难岂由人。
真火焚尽怨与恨,荡涤邪祟现本真。
灵台道宫宴席方散,次日敖珺便携敖蕃辞别庄颜诸人,归返浐河水府。
江寒与红线经望舒授箓,正式入道门修行。江寒司职洒扫,红线掌管灯烛。
最欢喜的当属宝儿,终得同龄玩伴相伴。
武照虽年幼,然出身贵胄,举止端方,自不与寻常孩童嬉戏。
未几,火灵真仙亦辞别庄颜,赴一重天履职。如今她身兼数职,较往昔更为繁忙。
然权柄亦随之大增,执掌玉极真君府、伏魔殿及人间部司命三大要职,位列天庭五品仙官前列。
五品乃分水岭,至此方可上朝面圣。虽非随意得见天颜,然有此资格已大不相同。
南瞻部洲,长安太史局观星台上。
李淳风凝望星河,眉峰紧蹙。夜风拂动衣袂,他却浑然未觉,全心推演星象玄机。
忽有两道身影悄然而至。
左侧道人年约三旬,长须飘然,仙姿道骨;右侧青年一袭青袍,眉目如剑,气度非凡。
那长须道人轻推李淳风后背,令他猛然踉跄。
李淳风惊觉回首,见来人顿时展颜:袁道兄,险些惊散我魂魄。
袁天罡抚须笑道:道友方才神游何处?竟未察觉我等近前?
李淳风目光转向青年道人,讶然道:虽不善相术,然观这位道友龙章凤姿,必非等闲。敢问道号?
青年稽首还礼:贫道俗名庄颜,未取道号。
原是庄道友。李淳风再度施礼,转向袁天罡:不知这位高真出自何派?
袁天罡笑道:老夫亦初识不久。
李淳风莞尔:此可谓一见如故?
袁天罡颔首:正是此理。
庄颜谦道:不过长安城外枫晚林灵台道宫一介寻常修士罢了。
灵台道宫?李淳风若有所思地望向袁天罡。
袁天罡提醒道:可还记得那武氏儿之事?
李淳风闻言一怔,随即恍然道:莫非就是当年你去武府相面时,预言若生女必为天下主的那个武家孩子?
正是。袁天罡颔首道:如今才知,那竟真是个女娃。
这...李淳风面露惊色,欲言又止。
袁天罡轻挥衣袖,笑道:不过此女命数已改,现已入庄道友的灵台道宫修行去了。
李淳风长舒一口气:如此甚好。
话锋一转,袁天罡又问道:道友方才观天象如此入神,究竟所为何事?
李淳风眉头紧锁,指向苍穹:这星象我已观测多年,却有一处始终不解。
袁天罡好奇道:何处蹊跷?
二十八宿缺了一位。李淳风沉声道。
二十八宿少...袁天罡猛然一惊:竟有此事?
正是。李淳风点头,百思不得其解。
袁天罡转向庄颜:道友可知其中缘由?
庄颜淡然一笑:星宿缺失而天地无恙,唯有一个解释。
愿闻其详。李淳风急切道。
想必是那位星君下凡了。庄颜答道。
李淳风仰首望天,愈发困惑:不见的是奎木狼,他下界作甚?
袁天罡也道:若要下凡也该是文曲、武曲二星,奎木狼为何而来?
庄颜笑而不语:这便不得而知了。
袁天罡又问李淳风:这是何时发现的?
十三年前便已察觉,只是当时未加留意。李淳风答道。
十三年...袁天罡掐指一算,若转世为人,如今该十三岁了。罢了,天机难测,既无灾祸,想来也无大碍。
李淳风颔首:此言有理。
说罢展颜笑道:莫谈这些了,今日我做东,请二位去太平坊小酌。那里有家素酒斋颇为地道。
袁天罡对庄颜笑道:既然官老爷做东,咱们可要好好宰他一顿。
庄颜莞尔:自当奉陪。
痛快!李淳风朗声大笑。三人遂离了太史局,信步向太平坊行去。
这太平坊毗邻皇城,乃天子脚下第一等繁华之地,聚居着诸多王公贵族、世家子弟。幸得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大力推行科举,昔日门阀世家的威势已大不如前了。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众多寒门学子得以入仕为官,为大唐朝廷注入了蓬勃生机。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景象。
太平坊的万斋楼内,庄颜、袁天罡、李淳风三人凭栏而坐,望着街上璀璨的灯火与两旁的高门宅院。李淳风感叹道:如今的门阀世家已不复当年盛况,不过是靠着祖上余荫罢了。
袁天罡笑道: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广开科举之门,重用寒门俊杰,这些世家大族的衰落也是情理之中。他转向庄颜问道:道友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