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初晴,工坊院里的积雪被扫到两旁,堆成两个憨态可掬的雪人。秀姑给雪人围上红布条,石娃子正往雪人手里插扫帚,引得下工的工人们阵阵笑声。
“掌柜的!南方来客了!”守门的伙计匆匆来报。
只见三辆马车停在工坊门前,车上下来几位衣着讲究的客人。为首的是个精神矍铄的老者,身着江南样式的锦袍,笑呵呵地拱手:
“老朽苏州织造陈明远,特来拜会李会长。”
李二狗连忙迎上前:“陈老前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陈明远是江南织造界的泰斗,此番突然造访,让工坊众人都紧张起来。老杨悄悄扯了扯李二狗的衣袖:“掌柜的,来者不善啊。”
果然,寒暄过后,陈明远捋须笑道:“听闻贵工坊新织出一种‘流光锦’,在阳光下能变幻七色。老朽特带弟子前来见识见识。”
他身后几个年轻弟子眼中带着不服气的神色。其中一个高个子弟子上前一步:“在下苏州织造局掌案赵文轩,愿与贵工坊切磋技艺。”
工坊顿时安静下来。秀姑紧张地攥紧了衣角,石娃子忍不住就要上前应战。
李二狗却从容一笑:“远来是客,岂有不让客人尽兴之理。只是切磋要有彩头才有趣。”
陈明远眼中精光一闪:“李会长想要什么彩头?”
“若贵方胜了,我奉上流光锦的织造秘法。”李二狗话锋一转,“若我们侥幸赢了,只求陈老在工坊住上三日,指点指点这些后生。”
这个赌约出人意料。陈明远愣了一下,哈哈大笑:“好!就依李会长!”
比试定在三日后,项目三项:织造速度、花样创新、染色技艺。
消息传开,工坊顿时忙碌起来。秀姑带着女工们日夜练习,石娃子泡在染坊里调配新色,连老杨都翻出压箱底的花样册子。
“掌柜的,咱们真要把秘法送出去?”小翠忧心忡忡。
李二狗正在查看新到的生丝,闻言笑道:“技艺这东西,藏着掖着反而会失传。况且...”他顿了顿,“陈老若能指点一二,胜过我们闭门造车三年。”
第三日,工坊大院搭起凉棚,摆开十架织机。陈明远带着弟子早早到场,京城织造行的老师傅们也来观战。
第一场比速度。赵文轩亲自上阵,手下织机如行云流水,不过半个时辰就织出一匹素锦。而工坊这边出战的秀姑却不紧不慢,织机声清脆均匀。
“太慢了...”老杨急得直搓手。
时辰到,双方同时停手。查验成品时,众人才发现蹊跷——赵文轩的布匹虽快,但细看有几处跳线;秀姑的布匹速度稍慢,却经纬分明,无一错处。
“这一场,平手。”陈明远公正地评判。
第二场比花样。江南弟子展示的“百鸟朝凤”引得满堂喝彩,凤凰羽毛根根分明,百鸟姿态各异。轮到工坊时,秀姑却织了幅简单的“雪梅图”。
“就这?”江南弟子中有人嗤笑。
陈明远却眯起眼睛,走近细看。只见简单的墨梅图中,梅枝用双面织法,正看是梅,反看是竹;雪花用特殊的捻线工艺,在光下真的如雪花般晶莹。
“妙啊!”陈明远击掌赞叹,“以简胜繁,意境高远。这一场,北方胜。”
最后一场比染色。江南展示的“雨过天青”清雅动人,而石娃子端出的是一匹看似普通的白色绸缎。
“这就是你们的绝活?”赵文轩忍不住嘲讽。
石娃子不答,将布匹移至阳光下。奇迹发生了——白缎上渐渐浮现出七彩云霞,随着光线角度变换,云霞仿佛在缓缓流动!
“这是...”陈明远激动地站起来,“失传已久的‘虹光染’!”
三场比试,工坊两胜一平。陈明远愿赌服输,当真在工坊住下。
头一日,他指点秀姑双面织法的精髓;第二日,他传授石娃子几种江南独有的染色秘方;第三日,他更是把江南织造的“十八般武艺”倾囊相授。
“没想到陈老这般大方。”小翠感慨。
李二狗微笑:“真正的大师,从来不怕别人学走本事。”
临别时,陈明远拉着李二狗的手:“李会长,老朽有个不情之请。想派几个弟子来工坊学习,不知...”
“求之不得。”李二狗爽快应下,“我们也要派弟子去江南学习。”
就这样,一场比试化解了南北隔阂,开启了技艺交流的新篇章。
一个月后,第一批江南弟子到来。领头的是个叫柳如烟的姑娘,手艺精湛,就是性子有些清高。
“北方的织机太笨重了。”她第一日就挑毛病,“我们江南的织机轻巧得多。”
秀姑不卑不亢:“北方天冷,织机厚重才能稳住纱线。各有各的好处。”
柳如烟撇撇嘴,但当她看到工坊女工们能在厚重织机上织出比江南更复杂的花样时,终于收起了傲气。
“秀姑姐姐,”她私下请教,“你们是怎么在这么重的织机上控制力道的?”
秀姑耐心示范:“手腕要活,靠的是巧劲...”
又过半月,工坊派往江南学习的弟子也回来了。石娃子兴奋地展示学来的新技法:“江南人用花果染色,染出的颜色特别鲜亮!”
他试着用栀子染出金黄,用茜草染出绯红,还在工坊后院开辟了小园子,专门种植染料植物。
最让人惊喜的是,南北技艺融合后,工坊织出了一种全新的锦缎。正面是江南的婉约,反面是北方的豪放,取名“南北合”。
这匹锦缎进贡到宫里,连皇上都赞不绝口,特赐名“江山如画锦”。
腊月二十三,工坊举办年终欢庆。江南弟子和北方工人们围坐一堂,品尝着南北点心,交流着各自的手艺。
柳如烟现在已经能熟练操作北方织机,还改良了几个部件。她拉着秀姑的手:“秀姑姐,开春我爹要来京城,想和工坊合作开分号呢!”
老杨喝了些酒,红着脸对陈明远派来的大弟子说:“回去告诉陈老,开春我去苏州回访,定要尝尝地道的松鼠鳜鱼!”
欢笑声中,李二狗和小翠站在廊下看着这热闹景象。
“还记得他们刚来时那股傲气吗?”小翠笑道。
李二狗望着院子里其乐融融的人群:“技艺本无高下,人心才有分别。”
这时,石娃子兴冲冲跑来:“掌柜的!柳姑娘说江南有一种‘水转织机’,能用流水做动力!开春咱们也试试?”
“好。”李二狗点头,“不过要先在工坊后的小河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