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经承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如同毒蛇吐信,直击要害。公堂之上,空气瞬间凝固。吴掌柜脸上露出胜券在握的狞笑,胡管家也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重新挺直了腰板。是啊,与深山寨民交易,向来是民不举官不究,但若真要较真,没有官府明文许可,便是“私通山民,来路不明”,轻则罚款,重则治罪!
围观的百姓和商会成员都替李二狗捏了一把汗。这简直是釜底抽薪!就算前面证明吴记诬告成功,若自家根基被判定为“不合法”,小河李记依然难逃一劫!
李二狗的心也是猛地一沉,但他强迫自己飞速思考。慌乱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找到合乎法理的依据。电光火石间,他想起之前为准备品鉴会,曾让周寡妇和小翠查阅一些古籍,寻找山货入馔的典故,其中似乎提到过前朝旧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清脆却镇定的声音从堂下围观人群中响起:
“大人明鉴!民女有小河李记所有山货交易的详细账册副本,每一笔皆有所出村寨、经手人画押、交易物品种类数量记录,清晰可查,绝非来路不明!”
众人循声望去,竟是身着素衣的小翠!她不知何时挤到了前面,双手高高举起一本厚厚的账册,眼神清澈而坚定。原来,细心的小翠早就担心山货来源日后说不清,每次收购都坚持让卖方(或中介如韦婶)在简易契书上画押或按手印,并将所有交易信息另外誊抄备份,与铺子里的总账分开保管。这份谨慎,在此刻成了救命稻草!
李二狗精神一振,立刻接口:“大人!正如账册所载,我等与山民交易,皆以物易物或银货两讫,记录详实,并非私通。且我朝律法,并未明令禁止与山中百姓合法交易土产。若论‘许可’,敢问大人,府衙可曾颁发过专门收购山菇野果的‘采买许可’文书?若无此定制,又如何能因无此物而判定交易非法?此非我等之过,实乃律例未及细处也!”
这一番话,合情合理,既拿出了交易清白的证据(小翠的账册),又从法理上指出了对方指控的荒谬性——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许可证”来定罪?钱经承一时语塞。
吴掌柜见状,急忙胡搅蛮缠:“强词夺理!深山险地,匪类出没,尔等与山民往来,谁能保证不是勾结匪类销赃?”
这时,一直沉默旁听的五味斋钱掌柜,向前一步,拱手道:“大人,吴东家此言差矣。据老夫所知,落云寨等处山民,世代居住,安分守己,并非化外之民。且李掌柜收购山货,价格公道,使山民得利,府城百姓得享美味,乃是利民之举。若按吴东家逻辑,岂非所有与偏远村落交易者,皆有通匪之嫌?那我等着城商户,岂非寸步难行?此风一开,恐伤及府城商贸根本,望大人明察!” 钱掌柜的话,将问题提升到了影响整个府城商业环境的高度,分量顿时不同。
知府大人闻言,眉头微蹙,显然也在权衡。
就在局面僵持不下时,又一人排众而出,竟是府学的王教谕!他手持一卷古籍,朗声道:“府台大人,老夫可为此事佐证!查前朝《地理志》,确有记载,本地山民所产珍稀山货,曾为‘土贡’之物,纳入官册。可见与山民交易土产,古已有之,并非不法。李掌柜发掘地方物产,巧手制成美食,惠及乡梓,实乃继承古风,弘扬本地饮食文化之善举,岂能因无谓猜忌而扼杀?”
王教谕引经据典,直接将小河李记的行为拔高到了“继承古风”、“弘扬文化”的层面,这顶高帽子戴下来,知府大人也不得不慎重对待。
李二狗见时机成熟,再次开口,语气恳切而智慧:“大人!若府衙认为此类交易需加规范,以防奸人借此作恶,我小河李记愿为首倡,协助官府制定章程,登记寨落,明定物产,合法交易,按时纳税!如此,既可杜绝后患,又能使山货流通有序,利国利民!总好过因噎废食,一禁了之,断了许多安分山民的生计,也让我府城百姓少一味佳肴!”
这番话,堪称绝妙!他没有硬顶,而是顺势而为,提出了一套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不是禁止,而是规范。这既展现了配合官府的态度,又堵住了吴记的嘴,还为自己和类似商户争取了合法的生存空间,更体现了为山民生计和百姓口福着想的社会责任感!
一时间,公堂上下的风向彻底变了。百姓窃窃私语,纷纷称赞李二狗想得周到;商会成员纷纷点头,认为此议甚好;连知府大人也面露思索之色,微微颔首。
吴掌柜和钱经承面如死灰,他们没想到,李二狗这边不仅证据扎实,还能层层递进,从自证清白,到借力商会,再到引经据典,最后提出高明的解决方案,每一步都走得稳、准、狠,集合了众人的智慧,彻底扭转了局面!
知府大人惊堂木一拍,沉声道:“李二狗所言,不无道理。吴仁义、胡莱、钱有财,诬告陷害,证据确凿,暂且收押,容后细审!至于与山民交易之事……待本府斟酌,再议章程。小河李记,暂解封条,恢复营业!”
“青天大老爷!”李二狗带领众人叩谢。堂外围观百姓爆发出阵阵欢呼。
这一仗,赢得漂亮!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李二狗的沉着应变、小翠的未雨绸缪、钱掌柜的顾全大局、王教谕的引经据典,是集体智慧的胜利!小河李记不仅洗清了冤屈,更在府城百姓和官府面前,树立了有担当、有智慧、合法守纪的良好形象。
然而,李二狗心里清楚,吴记根基深厚,绝不会就此罢休。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但经此一役,他更加坚信,只要人心齐,讲方法,守正道,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