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表叔家那条令人压抑的巷子,李二狗深吸了几口街上自由的空气,才感觉心口的憋闷散去些许。他摸了摸怀里仅剩的几枚铜钱,决定既然来了县城,就不能白来,怎么也得逛逛,开开眼界。
县城的繁华远非小镇可比。青石板街道更宽阔,两旁店铺鳞次栉比,绸缎庄、杂货铺、酒楼、茶肆,甚至还有一家气派的书坊。行人摩肩接踵,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混杂着各种食物、香料和牲口的复杂气味。
李二狗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眼花缭乱,但又时刻提醒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尤其关注那些卖吃食的摊铺。
他发现,县城里的吃食种类果然丰富许多。除了常见的馒头、饼子、面条,还有各种精致的糕点、油炸果子、卤味熟食。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一个肉包子要两文钱,一块看起来不错的桂花糕甚至要五文钱。
他在一个卖“胡饼”(一种烤制面饼,撒了芝麻)的摊子前驻足观察了很久,发现生意极好。那胡饼烤得金黄酥脆,香气扑鼻,但做法似乎并不复杂。
他又看到一个挑担卖“凉浆”(一种用米粉或薯粉调制的清凉饮料)的小贩,在炎热的下午也很受欢迎。
李二狗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飞快地计算着成本、售价和可能的利润。他发现,县城人的消费能力和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确实比镇上高一个档次。但竞争也同样激烈,每个摊位似乎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源。
他的豆沙包和方便糊在这里,或许能有点市场,但绝不算出奇。想要在这里立足,必须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东西。
走着走着,他忽然闻到一股极其诱人的、混合着油脂和肉香的浓郁气味。顺着香味找去,只见一个摊位前围满了人,摊主正从油锅里捞起一串串炸得金黄酥脆的东西递给顾客。
是油炸摊!炸的是各种肉块、豆腐、甚至还有蔬菜!
李二狗眼睛一亮!油炸食品的诱惑力是跨越时代的!这东西在镇上几乎没有,因为耗油太多,成本太高。但在县城,显然有足够的消费群体。
他挤过去看了看价钱,果然不便宜,一串炸肉要五文钱,炸豆腐也要三文。但买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他:如果能找到便宜点的油,或者用其他方法降低成本,是不是也能做油炸生意?哪怕只是炸点豆腐、野菜之类的?
但这个念头很快又被他自己否定了。油是关键,便宜的油要么味道不好,要么来路不正,风险太大。
他有些失望地继续逛,目光扫过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忽然在一个卖杂货的摊子上停了下来。
那摊子上摆着几个小巧的陶罐,罐口用油纸封着,上面贴着红纸,写着“醯”、“醢”等字样。
是酱料!醋和肉酱!
李二狗心里猛地一动!他的点心和方便糊,味道都相对单一,靠的是食材本味和那一点蜂蜜或苜蓿的甜味。如果能搭配上一些风味独特的酱料……
比如,豆沙包蘸点甜面酱?或者方便糊里加点咸香的肉末酱?
这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口味层次,还能成为一个新的利润点!而且酱料易于保存和运输!
他赶紧问了下价钱。一小罐普通的醯(醋)要两文钱,好一点的醢(肉酱)要五文甚至更贵。
成本还是不低。但李二狗想到的是:能不能自己做?
醋他知道大概是用粮食发酵的,肉酱也可以用便宜的边角料制作。或许可以试试?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起来。产品创新,不一定非要搞出全新的东西,也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组合和提升!
他又逛了逛,买了两个最便宜的、没馅料的粗面馒头,一边啃着,一边消化着今天的见闻和想法。
县城的繁华和竞争,既让他感到自身的渺小,也激发了他的斗志。这里市场更大,机会也更多,但门槛也更高。
直接来县城摆摊目前不现实。但或许,可以先利用县城的资源?
比如,来这里采购一些镇上没有的、但又不太贵的调味料?或者打听一下有没有便宜的处理食材(比如猪油渣、豆粕)?
甚至……能不能把做好的、耐储存的酱料或半成品,卖给县里的餐馆酒楼?
思路一打开,各种可能性纷至沓来。
回去的路上,李二狗不再像来时那样心事重重。虽然刘记的威胁依然像乌云一样悬在头顶,但他心里已经燃起了新的火苗。
他不能只盯着刘记那一亩三分地。他必须跳出小镇的思维局限,把眼光放得更远。
产品要持续创新,市场要努力开拓,成本要不断优化。
或许,这次县城之行最大的收获,不是找到了立刻解决危机的方法,而是打开了眼界,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多的可能性。
回到小河村时,已是傍晚。赵四和小丫正焦急地等在村口,看到他平安回来,才松了口气。
“二狗兄弟,怎么样?你表叔肯帮忙吗?”赵四急切地问。
李二狗摇摇头,又点点头,把今天的经历简单说了一遍,省略了税粮那危险的部分,只说了表弟对点心感兴趣以及自己在县城的见闻。
“……所以,指望别人是靠不住的。”李二狗总结道,“咱们得自己更厉害才行。我想到几个新点子……”
听着李二狗描述县城的见闻和关于酱料、新产品的想法,赵四和小丫的眼睛也渐渐亮了起来。
虽然危机未解,但希望的火种并未熄灭,反而因为这次外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而燃烧得更加旺盛。
李二狗知道,接下来的路,他需要更加谨慎,也更加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