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大雪初晴,院子里积了厚厚一层雪,阳光照在上头,亮得晃眼。
一大早,周寡妇就带着桂枝几个妇人忙活开了,剁馅儿的、和面的、贴窗花的,院子里热气腾腾,满是年味儿。
“桂枝!肉馅剁细点儿!”周寡妇一边揉面一边吆喝,“咱过年包子得包得溜圆!”
“知道啦周婶儿!”桂枝手下刀光飞舞,“保准比那刘记的馅儿实在!”
赵四和孙铁柱正忙着扫雪,赵四抡着大扫帚,呼哧带喘地说:“铁柱哥,你说咱今年能分多少红?俺想扯块新布做衣裳哩!”
孙铁柱憨厚一笑:“东家亏待不了咱。俺就想买双新棉鞋,这旧鞋都露脚趾头了。”
大牛在屋檐下吭哧吭哧磨刀,准备杀年猪,听见这话抬头咧嘴笑:“俺娘说,今年能过个肥年,多亏东家!”
小丫穿着新棉袄,像只花蝴蝶似的在院里跑来跑去,挨个发红纸包:“周婶儿!你的红包!四哥!你的!铁柱哥!大牛哥!桂枝姐!都有都有!”
每个红纸包里都装着崭新的铜钱,哗啦啦响。
周寡妇擦擦手接过红包,捏着厚度,眼睛笑成了缝:“哎哟!这么多!二狗也太实在了!”
赵四迫不及待地拆开,数了数,嘴巴张得老大:“俺的娘!够扯三块布了!”
李二狗从屋里出来,也穿着新棉袍,精神抖擞:“大伙儿辛苦一年,这是应得的!等明年咱生意更好,红包更大!”
“好!”众人齐声欢呼,院子里笑声震得树梢的雪扑簌簌往下掉。
中午吃年饭,两张大方桌拼在一起,摆得满满当当。大盆的猪肉炖粉条、金黄的炸糕、雪白的馒头、还有难得一见的红烧鱼。
李二狗端起粗瓷碗,里头是以茶代酒:“咱一起喝一个!感谢大伙儿这一年出力!祝咱来年生意更红火,日子更旺相!”
“干!”碗碰得叮当响,个个脸上都红扑扑的。
吃着饭,李二狗又说:“开春了,咱得有点新打算。俺琢磨着,咱这点心得有个正经名号了。”
赵四塞了一嘴肉,含糊问:“啥名号?”
“咱就叫'小河李记'!”李二狗眼睛发亮,“俺想让四哥去县里趟,找家靠谱的刻章铺子,刻个咱自家的戳子,往后每个点心都盖上印!”
孙铁柱点头:“中!有印记,更像样!”
周寡妇补充:“包装也得换换,老用油纸太寒碜。俺看镇上铺子都用油纸盒,上头贴红纸,瞧着就喜庆。”
小丫急忙举手:“俺能写!俺字练得好看了!”
“还有,”李二狗压低声音,“俺寻思着,开春雪化了,咱得去县里趟,看看能不能盘个小铺面。老在院里折腾不是长久之计。”
众人都停下筷子,眼睛瞪得溜圆。
赵四激动得结巴:“开、开铺子?咱、咱能成吗?”
“咋不成?”李二狗胸有成竹,“咱现在有省城的订单,镇上茶馆也认咱,还有后沟村这些山货来源。只要稳扎稳打,准行!”
周寡妇一拍大腿:“二狗说得对!咱不能老窝在这院里!俺支持!”
“俺也支持!” “算俺一个!”众人纷纷响应,个个眼里闪着光。
院子里喧闹一片,远处传来零零星星的鞭炮声。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李二狗望着大家兴奋的脸庞,心里暖洋洋的。他知道,前面的路还长,但只要大伙儿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新年新气象,这小院子,注定是关不住他们的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