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记背后捅刀子的消息,像盆冷水浇在院里,刚才还热火朝天的气氛一下子凉了半截。
周寡妇愁眉苦脸地叹气:“这可咋整啊……张媳妇要是真不来了,光靠俺和李家俩妯娌,这么多点心可咋做得出来……”
孙铁柱也蹲在门槛上,挠着头嘟囔:“老张家也真是,说好的事儿咋能变卦呢?刘记多给几个铜板就眼红了?”
赵四脾气爆,一听就炸毛了,叉着腰骂街:“刘记那帮缺德带冒烟的!明着干不过就玩阴的!断咱粮道?挖咱墙角?忒不是东西了!二狗兄弟,咱不能就这么算了!”
小丫看着大人们一个个脸色难看,怯生生地拽了拽李二狗的衣角:“哥,咱的点心卖不出去了吗?”
李二狗看着这一张张担忧的脸,反而笑了。他伸手揉了揉小丫的脑袋:“傻丫头,哪能呢!咱的点心这么好吃,谁吃了不说好?刘记那是眼红咱生意好,使坏水呢!”
他站起身,拍了拍赵四的肩膀:“行了,骂要是有用,刘记早倒闭八百回了。咱得想法子。”
他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对孙铁柱说:“铁柱,老张家的小米要是实在贵,咱就先少要点。邻村又不是只有他一家种小米!你再去打听打听,谁家还有存粮,价钱好商量。再不济,咱多用点豆面、黍米面,一样能做!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孙铁柱一听,眼睛亮了:“对啊!东头村老王叔家好像黍子种得多!我下午就去问问!”
李二狗又看向周寡妇,笑道:“周婶,张媳妇家男人要是嫌抛头露面不好听,咱不强求。您看村里还有没有像您一样手艺好、又需要贴补家用的婶子大姐?咱工钱日结,现钱!干活就在这院里,清清白白,怕啥闲话?您去说道说道,准保有人来!”
周婶一想也是,松了口气:“哎呦,还是二狗你脑子活!村西头刘家媳妇,一个人带娃,日子紧巴,手艺也不错,俺去问问她!”
“至于刘记想包圆好粮食?”李二狗哼了一声,“让他包去!好东西都让他高价收走,正好显得咱们用普通材料做出的点心更实惠、更有本事!咱们就在这‘实惠’和‘好吃’上下功夫!”
一番话,说得大家心里豁亮起来,刚才的愁云惨雾一扫而空。
赵四佩服地竖起大拇指:“二狗兄弟,还得是你!脑子转得快!那咱现在干啥?”
“干啥?”李二狗大手一挥,“该干啥干啥!和面的和面,烧火的烧火!赵四,你赶紧熬猪油去!小丫,帮哥算算,豆面掺多少口感最好!咱们今天就试试新配方!”
“好嘞!”众人齐声应和,院子里又重新热闹起来。
下午,孙铁柱就带回来了好消息:“二狗哥!老王叔家的黍米面便宜又好!量也足!俺跟他定好了!”
周寡妇也笑呵呵地领回来一个腼腆的妇人:“二狗,这是村西头的刘家媳妇,手可巧了,蒸馍馍是一把好手!”
新来的刘家媳妇一开始还有些拘谨,但看到院里气氛好,周寡妇又热情,很快就上手帮忙了。
李二狗则带着小丫,真的开始试验豆面和黍米面的新比例,琢磨怎么在不影响口感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哥,豆面多了有点涩口……” “那就少加点糖蜜,试试用野果子汁调和看看?” “嗯!好像滑溜点了!”
兄妹俩头碰头地研究,倒像玩什么有趣的游戏。
赵四熬着猪油,闻着香味,咂咂嘴:“嘿,别说,这新熬的猪油真香!做出来的酥饼肯定更酥!”
危机似乎就这么被轻松化解了,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大家仿佛忘了刘记的恶心手段,全身心投入到怎么把点心做得更好吃、更实惠上。
李二狗看着这一幕,心里踏实又温暖。他知道,只要自家人心齐,肯动脑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刘记想掐他脖子?没那么容易!他李二狗别的没有,就是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和一群靠谱的伙伴!
“哎呦,这新蒸的黍米糕出锅了!快尝尝咋样!”周寡妇端着一笼热气腾腾、金灿灿的米糕出来。
大家一拥而上,你一块我一块,吃得津津有味。
“嗯!香!比纯小米的也不差!” “还有点嚼头,好吃!” “成本还低了呢!气死刘记那帮黑心肝的!”
听着大家的夸赞,李二狗咬了一口新米糕,嚼着那带着谷物清香的软糯口感,嘴角扬起了自信的笑容。
见招拆招,其乐融融。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