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种子的成功兑换,不仅让李二狗的小窝棚里多了几样实实在在的家当,更让他收获了几户人家“欠下”的工日。这笔“劳动力财富”让他一直盘算的另一个计划得以提上日程——开垦河边那块无人问津的滩涂地。
那块地位置偏低,每次河水稍涨就会被淹没一部分,土质沙石多,还夹杂着淤泥,村里没人看得上,觉得费劲开出来也长不好庄稼,纯属白费力气。
但李二狗看中的是它靠近水源,灌溉方便,而且被洪水反复冲刷浸泡,虽然贫瘠,却也少了些病虫害。最关键的是,无主!谁开荒,地就算谁的!这在这地广人稀的灾后年月,算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他早就观察过了,只要在靠近河岸的一侧垒一道矮矮的土石堰,就能挡住平常的小水漫灌。至于土质,他相信只要肯下力气改良,加上苜蓿绿肥的神奇功效,贫瘠滩涂也能变成良田!
现在,有了可支配的劳力,时机就到了。
他找来那几户用工日换种子的人家,提出用工抵债——帮他开垦滩涂地。
那几户人家虽然觉得李二狗有点异想天开,但那块地毕竟是无主的,开出来就算他的,自己只是出力气还工,还能顺便学学他摆弄土地的法子,倒也划算,便都答应下来。
于是,河滩边很快热闹起来。
赵四自然是开荒的主力,他干活舍得下力气,挥舞着新换来的镢头,刨开板结的沙石地。其他几户来的多是家里的半大小子或壮劳力,有的清理地里的石块杂物,有的负责从远处挑来相对肥沃的泥土覆盖在表层,还有的按照李二狗的要求,沿着水边垒砌那道防洪的矮堰。
李二狗则负责总体指挥,并且毫不藏私地分享着他的“技术”。
“这下面的沙石土太硬,得深翻,把底下的泥翻上来晒!” “捡出来的石头别扔,垒到堰上去!” “对,就这么干!等地开好了,我先种一茬苜蓿肥肥地!别看现在荒,明年就是好地!”
他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人们看着他那股认真劲儿和显然与众不同的思路,虽然将信将疑,但干活却更加卖力了。毕竟,李二狗家那片郁郁葱葱的苜蓿地就是最好的广告。
小丫也没闲着,她成了小小的“后勤部长”,负责烧水、送水,有时还揣着几块哥哥给的点心,分给干活累了的叔伯哥哥们,惹得大家直夸她懂事。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吸引了更多村民围观。有人摇头觉得李二狗瞎折腾,有人则默默看着,心里打着算盘。
村正王老栓也背着手来看过两次,没多说什么,只是眼神里多了些探究和深思。他发现,李二狗这小子,脑子里的东西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经过几天的忙碌,一片大约半亩多的滩涂地被初步开垦了出来。虽然看起来依旧有些贫瘠,但已经初具田地的模样,矮矮的石堰也像一道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新生的土地。
李二狗立刻兑现承诺,将早就准备好的苜蓿种子播撒了下去。他相信,用不了太久,这里也会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
看着这片属于自己的、亲手参与开垦出来的新地,李二狗心潮澎湃。这不仅仅是半亩地,这是他未来蓝图的第一步!
他在心里规划着:这一片,以后可以专门种苜蓿,一方面收草料(或许以后可以养点鸡鸭甚至兔子),一方面肥地。原来那块薄地,明年就可以腾出来种更值钱的粮食,比如粟米,甚至尝试种点小麦?河边的低洼处,也许可以试着种点水稻?
磨坊要扩大,最好能搭个棚子遮风挡雨。驴一定要买,不然人力根本跟不上。点心生意不能丢,这是现钱来源,或许可以开发点新品种?
妹妹的教育不能停,说不定以后……
一桩桩,一件件,虽然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但目标却前所未有的清晰。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他开始规划一个更稳定、更富足、更有希望的未来。
晚上,他破例没有立刻睡觉,而是就着珍贵的桐油灯,用烧黑的树枝在一块稍微平整的木板上,画着他心中的规划图:哪里是田地,哪里是磨坊,哪里是未来的新家,甚至哪里可以挖个小池塘……
赵四凑过来看,看得眼花缭乱,咂舌道:“二狗兄弟,你这……想的也忒远了!”
李二狗笑了笑,目光灼灼:“人总得往前看。一步步来,总能实现的。”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那片新垦的滩涂地上,仿佛也洒下了无限的希望。李二狗知道,这个春天,他播下的不只是苜蓿种子,更是一个关于未来的、坚实而宏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