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正王老栓说话算话,第二天就让他儿子过来招呼李二狗去搬磨盘。
那磨盘果然又大又沉,还是上下两扇,废弃在院子角落不知道多少年了,半截都埋在了土里,沾满了泥垢和青苔。
李二狗和赵四,加上村正儿子,三个壮劳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粗木棍和绳子把两扇石磨从土里撬出来,又吭哧吭哧地滚到了李二狗的窝棚外边空地上。
就这么一段路,三人累得浑身大汗,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我的娘诶,这玩意儿也太沉了!”赵四瘫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李二狗也是气喘吁吁,但看着那对虽然残旧却透着厚重力量的石磨,眼里全是兴奋的光。省下了最大的买磨钱,剩下的就是清理和安装的功夫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二狗和赵四的主要任务就是伺候这对石磨。
打来河水,用破布和树枝一点点刷洗掉积年的污垢。磨盘边缘有些小磕碰,李二狗就找来更坚硬的石头,小心地敲打修整。最关键的是中间的那个磨眼和咬合的齿槽,必须清理得干干净净,否则没法用。
这活计枯燥又累人,但两人干得一丝不苟。小丫也端水递毛巾,忙前忙后。
清理干净后,更大的难题来了——安装。
得用木头做个结实的磨架,把下扇磨盘固定住,上扇磨盘要能灵活转动,还得有插磨棍的地方。这对李二狗这个现代人来说,又是个技术活。
他凭着记忆里模糊的纪录片影像和赵四那点粗浅的木工知识(以前瞎混时看人做过),两人一边琢磨一边干。砍树、削木、凿眼、捆绑……失败了好几次,浪费了不少木料,总算勉强做出了一个歪歪扭扭但看起来还算结实的磨架子。
把下扇磨盘抬上去固定好,再合力把上扇磨盘对准磨眼抬上去的那一刻,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慢点慢点……对准了……好!落!”李二狗指挥着。
上扇磨盘稳稳地合在了下扇上,严丝合缝。
“成了!”赵四欢呼一声。
李二狗也长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找来一根结实的木棍做磨棍,插进上扇磨盘的孔里,用力一推——
嘎吱……
沉重的上扇磨盘发出生涩的声响,缓缓转动了起来!
虽然极其费力,但它确实能转了!
“太好了!哥!磨动了!”小丫高兴地拍手跳起来。
李二狗又推了几圈,虽然累,但心里畅快无比!有了这家伙,以后磨面效率能提高十倍不止!粉也能磨得更细,点心的品质就能上去!
“赵四!明天咱们就试试新磨!”李二狗兴奋道。
第二天,李二狗泡好了一小盆小米。两人合力推动磨棍,沉重的石磨发出隆隆的声响,细腻的米浆缓缓从磨缝中流出,流入下面接着的木桶里。
比起以前用石臼一点点捣,这效率简直是天壤之别!而且磨出来的米浆更加细腻均匀!
“好家伙!这磨真好使!”赵四虽然推得满头大汗,却兴奋不已。
李二狗用新磨出的米浆,混合苜蓿粉,蒸出的米糕果然口感提升了一大截!更加细腻软糯,清香也更突出。
“好吃!”小丫咬了一口,眼睛弯成了月牙。
李二狗尝着这升级版的产品,信心更足了。好东西,才能卖上好价钱!
有了石磨,李二狗的计划得以加速。他每天磨更多的面,做更多的点心。赵四在镇上的吆喝也更加硬气,因为产品确实更好了,回头客也多了起来。
铜钱积累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些。
李二狗又开始琢磨下一步:光靠人力推磨太费劲,效率还是受限。要是能有头小毛驴……
但这个目标更大,更遥远。
他看着那隆隆转动的石磨,又看了看远处那片供给着原料和希望的苜蓿地,目光越过窝棚,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工具升级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产量的提升,是品质的稳定,是市场的开拓,甚至是……产品的多样化。
一条虽然艰辛却无比清晰的致富之路,似乎就在这隆隆的磨盘声中,缓缓铺展在他的脚下。
新的征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