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上回来后,李二狗立刻行动起来。
他取出珍藏的小米,估摸着分量,舀出足够做第一批试验性点心的量,小心地磨成细粉。苜蓿籽粉是现成的,他又忍痛刮下最后一点野蜂蜜,融化备用。
没有猪油了,他就滴了几滴之前熬腊肉攒下的可怜油渣。和面、揉捏,这次他尝试着用洗干净的宽大树叶包裹,放在陶罐里利用水汽蒸熟。
灶火噼啪作响,蒸汽氤氲中,一股混合着米香、淡淡清甜和植物气息的味道弥漫开来,比之前烤制的闻起来更加柔和诱人。
小丫和赵四守在旁边,不停地咽着口水。
“哥,好香啊!”小丫眼睛亮晶晶的。
“这次肯定成!”赵四搓着手,信心十足。
熄火,揭开盖子。一个个嫩绿色(来自苜蓿粉)的小米糕躺在舒展的树叶上,热气腾腾,看起来竟然有几分可爱。
李二狗小心地拿起一个,吹了吹,掰开一半递给小丫,另一半给赵四,自己则仔细品尝着剩下的边角料。
口感比之前任何一次试验都要好!蒸汽让米糕更加软糯,虽然依旧能吃到粗粮的质感,但那股天然的清甜味和香气被很好地激发出来,掩盖了粗糙感,在缺少甜味的当下,显得格外适口。
“好吃!”小丫鼓着腮帮子,含糊不清地说。 “香!真香!二狗兄弟,这玩意儿肯定好卖!”赵三两口就吞了下去,意犹未尽。
李二狗心里也有了底。他估算了一下成本,这一批大概用了两升小米的量,加上其他杂七杂八,成本不算低,但比起镇上那昂贵的点心,还是便宜太多了。
他将米糕仔细地分成二十个小块,每一块都用干净的干荷叶包好。
“赵四,明天一早,你带着这些去镇上。别在集市中心跟人挤,找个路口,或者码头附近,卖给那些赶路的、干活的。”李二狗仔细交代,“价钱嘛……就先定一文钱两块。有人问,就说这是自家琢磨的粗点心,清热解乏。”
一文钱两块,这个价格比杂粮饼子稍贵一点,但远低于那些精细点心,应该能吸引到想尝鲜又舍不得花大钱的顾客。
“欸!好!我记下了!”赵四郑重地接过包好的米糕,像是捧着什么宝贝。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四就揣着米糕出发了。李二狗和小丫留在家里,心里都有些七上八下。这点心到底能不能卖出去,关系到他们下一步的计划。
一整天,李二狗都有些心神不宁,干活时总忍不住往村口方向看。
直到下午太阳偏西,赵四的身影才出现在村口。他走得很快,几乎是跑着的,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二狗兄弟!小丫!卖完了!全卖完了!”还没跑到跟前,赵四就挥舞着手臂喊了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
他冲到窝棚前,喘着粗气,从怀里掏出一个破旧的小布袋,哗啦一声倒在地上——竟然是二十多枚铜钱!还有一些以物易物换来的小东西,比如一小捆线、几根针!
“你看!不光卖了钱,还有换的!”赵四兴奋得脸膛发红,“开始没人买,我就按你说的,喊清热解乏的粗点心。后来有个码头上扛包的汉子,累得不行,花一文钱买了两块吃了,说又顶饿又清爽!他一买,旁边看热闹的也就跟着买了!没到晌午就卖光了!还有人问明天还有没有!”
李二狗看着地上那堆铜钱,虽然不多,但却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真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赚来的“第一桶金”!这种感觉,比当初挖到那袋小米更加踏实和激动!
小丫也高兴地拍手跳起来:“哥!我们有钱了!”
“好!太好了!”李二狗用力拍了拍赵四的肩膀,“干得漂亮!”
虽然这笔收入微薄,但却验证了他的想法是可行的!市场是存在的!
“赵四,明天我们多做点!除了小米的,我再试试掺点杂粮面的,成本还能再低点!”李二狗立刻有了新想法。
“成!都听你的!”赵四现在对李二狗佩服得五体投地。
晚上,李二狗破例煮了顿干饭,虽然只是纯粟米饭,没有菜,但三人吃得格外香甜。那二十多枚铜钱被李二狗小心地收好,这是他们希望的种子。
第一步,终于卖出去了,而且走得很稳。
李二狗知道,只要坚持下去,一点点改进,一点点积累,盖新房、买好农具、让妹妹过上好日子……这些目标,都会像地里的苜蓿一样,慢慢生长,最终变得触手可及。
春天的气息,伴随着这第一笔成功的生意,变得越发真切和动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