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柴米油盐和赵四的闲扯中一天天过去。外面的风雪渐渐失了威风,太阳出来的时间越来越长,温度虽然依旧很低,但屋檐下开始滴滴答答地化雪了。
窝棚里的日子依旧紧巴,但三个人挤在一起,互相依偎着取暖,总算没让谁冻出大病。赵四的冻伤脚在李二狗用雪搓揉(土办法)和尽量保暖下,没有恶化,慢慢好转,虽然走路还有点瘸,但已经不碍事了。
他干活越发卖力,似乎真把这里当成了暂时的安身之所,每天除了砍柴挑水,还琢磨着把窝棚周围清理得更干净,甚至用破木板勉强做了个歪歪扭扭的小凳子。
李二狗则开始为开春做准备。他每天都会去那片苜蓿地看看。积雪融化后,露出底下深绿色的苜蓿根系,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冒出了极其细小的新绿嫩芽!
生命力果然顽强!
他又去看了屋后菜地,被雪水滋润过的土地变得松软潮湿,正是播种的好时候。他用节省下来的菜种,小心翼翼地种下了一小垄耐寒的春菜。
最重要的,是他开始秘密试验他的“点心”计划。
他不敢动用太多小米,只舀了一小碗,用石臼仔细磨成细细的面粉。又取了一小撮晒干的苜蓿籽,同样磨成粉,混合进去。没有糖,他就试着把之前收集的一点点野蜂蜜刮下来融化,又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加,就利用苜蓿籽自带的那点清甜味。
和面、揉捏、成型……没有合适的工具,他就用手捏成小小的饼状,或者放在洗净的叶子上,利用煮粥后的灶火余烬慢慢烘烤。
失败了很多次。不是烤焦了,就是口感硬得像石头,或者味道古怪。
小丫和赵四成了他的忠实试吃员(也是唯一的试吃员)。每次李二狗拿出黑乎乎或者黄绿可疑的“试验品”,两人都毫不犹豫地塞进嘴里,然后皱着脸给出最直白的反馈。
“哥,苦……” “二狗兄弟,这比窝头还拉嗓子……” “这次好像有点甜味了!就是糊了……”
李二狗不气馁,一次次调整比例、火候。终于,在一次试验中,他用小米面混合少量苜蓿粉,加入一点点猪油(用最后一点腊肉熬出来的),利用陶罐的蒸汽稍微蒸了一下。
出锅后,那几个小小的、淡黄色的米糕,散发着一种混合了米香和淡淡青草甜香的气息。口感虽然依旧粗糙,但不再坚硬难咽,带着一点软糯,那丝若有若无的甜味也变得清晰起来。
“这个好吃!”小丫眼睛一亮,小口小口地珍惜地吃着。 “嗯!这个行!有那味儿了!”赵四也猛点头,囫囵吞下去,咂摸着嘴回味。
李二狗自己也尝了一口,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虽然离他想象中的“点心”还差得远,但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灾后的背景下,这已经算是难得的美味了!最重要的是,成本极低!
“成功了!”李二狗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有了这个成功的基础,他信心大增。他开始计算成本,思考如何批量制作,用什么包装,定价多少。
冰雪消融,河水重新开始欢快地流淌,虽然依旧冰冷刺骨。村里人也开始慢慢活动起来,清理积雪,查看被冻了一冬的土地,脸上带着对春耕的期盼和忧虑。
李二狗站在窝棚门口,看着远处泛绿的山坡和生机萌动的土地,深吸了一口带着寒意的清新空气。
冬天最难的时刻,终于过去了。
他的苜蓿地即将焕发生机,他的菜园已经播下种子,他甚至有了一项可能带来额外收入的手艺。
而赵四,这个冬天的意外来客,似乎也正在慢慢变成一个……嗯,不算可靠但至少有用的帮手。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生机,如同这融化的雪水,悄无声息地浸润着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也流淌进李二狗的心里。
他知道,当第一声春雷炸响之时,就是他真正开始大干一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