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故地,如今已正式更名为“幽州特别建设区”(张承嫌原来名字不够气派),正式纳入幽州范围。总督阎柔捧着主公那封写满了“圈圈和叉叉”(张承版战略地图)和“务必”、“必须”、“赶紧的”等字眼的指令,感觉肩上的担子比王铁柱的水泥墩子还沉。
“主公这是要把高句丽……不,是建设区,彻底变成渔阳的形状啊。”阎柔看着指令第一条——“消化俘虏,就地转化”,揉了揉太阳穴。
第一,如何消化近二十万俘虏?渔阳有成熟经验:思想改造加劳动改造!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高句丽俘虏思想政治与技能再教育”运动展开了。教材是管宁先生连夜编写的《渔阳核心价值观简明读本》(插图版),主要内容包括:“忠君爱国(特指华将军)”、“团结友爱(特指与汉人通婚)”、“勤劳致富(特指修路种地)”。授课老师是从渔阳抽调来的、经历过“大数据征兵”洗礼的基层军官,授课方式极具渔阳特色——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上,老师提问:“为什么说渔阳的火锅比高句丽的泡菜更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一个俘虏怯生生地回答:“因……因为火锅能涮万物,泡菜只能腌自己?”
老师满意点头:“不错!觉悟很高!奖励辣条一包!”
另一个俘虏举手:“老师,俺觉得渔阳的姑娘也比高句丽的俊!”
老师脸一黑:“……这个不在本次讨论范围!下课去工地多搬两袋水泥!”
第二,基建狂魔。 张承的命令简单粗暴:“给老子修路!修特么的!要让高句丽……建设区的每一条路,都直通渔阳的火锅店!”
王铁柱带着他的“水泥天团”和数万俘虏劳工,开始了疯狂输出。原本高句丽那坑洼不平的土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平整、夯实,然后铺上灰扑扑、硬邦邦的水泥。俘虏们唱着新学的《修路号子》(歌词大意:修路为了吃火锅,吃火锅为了修更多路……),干得热火朝天。毕竟,监工的渔阳军官说了,表现好的,月底结算工分,可以兑换“英雄血”或者“限量版麻辣火锅底料”!
一条条“辣条N号公路”如同灰色的血管,迅速在高句丽蔓延,将原本孤立的城池、村落串联起来,最终与辽西、辽东的公路网接驳。张承在渔阳看着地图上不断延伸的灰色线条,满意地直点头:“这就叫‘要想富,先修路,修完路,好收租’!格局打开!”
第三,烽火台2.0升级版。 光是修路还不够,张承要求在所有战略要地和海岸线,修建“渔阳烽火台2.0版本”。这不再是简单的点火冒烟,而是融合了了望、驻军、物资储备、以及……火锅聚餐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防御工事。每个烽火台标配一口大铁锅,哨兵发现敌情,一边点火,一边还能顺手往锅里下两片肉,真正做到“打仗生活两不误”。张承美其名曰:“提升戍边将士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第四,文化融合,从“泡菜”开始。 光有硬件改造不行,软件也得跟上。张承深知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泡菜归化”计划。
“高句丽人不是离不开泡菜吗?”张承对田楷和郭嘉阐述他的宏图大略,“咱们把它改造了!让管宁和国渊牵头,成立‘泡菜改良研发小组’,把咱们渔阳的麻辣、五香、甚至海鲜口味给我加进去!搞出‘渔阳特色泡菜’!然后免费发放,不,是强制推广!要让所有高句丽人知道,泡菜,只有加入了渔阳的灵魂,才是真正的泡菜!这就叫 ‘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泡菜归化泡菜’ !”
田楷听得老脸抽搐,感觉自己的文化底线受到了挑战。郭嘉则若有所思:“主公此计,虽是剑走偏锋,却也可能……歪打正着?至少能缓解他们的戒断反应,利于稳定。”
于是,“渔阳泡菜”横空出世。口味从“魔鬼辣”到“海鲜味”,从“五香牛肉味”到“疑似水泥味”(王铁柱友情提供灵感),琳琅满目。一开始,高句丽人是拒绝的,这玩意儿还能叫泡菜?但尝过之后……真香!尤其是“魔鬼辣”口味,辣度直逼渔阳本土辣条,瞬间征服了无数“辣瘾”深重的原高句丽民众。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人们一边被辣得嘶嘶吸气,一边竖着大拇指用生硬的汉语说:“渔阳泡菜,YYdS!(这是跟商队学的)”
与此同时,南边的乐浪郡和带方郡。
失去了高句丽这个北方屏障和搅屎棍,乐浪和带方两郡的本地豪强和汉人遗民,早就被渔阳的“辣条经济”和“联姻政策”渗透成了筛子。当阎柔稳定好北部,与太史慈的水军(终于有几艘像样的“渔阳二点零水泥船”了)南北对进,兵临城下时,看到的不是严阵以待的守军,而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盛大场面。
乐浪太守直接带着官印和户口本出城三十里迎接,握着阎柔的手热泪盈眶:“阎将军!你们可算来了!我们等得花儿都谢了!快!城里火锅都备好了!就等你们来下肉了!”
带方郡的豪强更夸张,直接组织了一支“欢迎秧歌队”,扭着极具地方特色(且难看得很有创意)的舞蹈,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渔阳天兵解放带方,共建辣条繁荣圈!”
太史慈站在船头,看着这兵不血刃的“收复”场面,面无表情地对副将说:“传令下去,登陆后……先吃饭。”
至此,从辽西到辽东,再到高句丽故地、乐浪、带方,直至与三韩接壤的边境,广袤的东北亚沿海区域,尽数纳入张承的掌控。地图上,代表他势力的颜色连成了一片,看上去颇为壮观。
消息传回渔阳,张承正对着新制作的、颜色统一了的巨大地图傻笑。
“奉孝!子龙!你们看!”他指着地图,意气风发,“这像什么?”
赵云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似……一只雄鸡?”
“什么雄鸡!”张承不满地纠正,“这明明是一只巨大的、正在夹肉的筷子!辽东半岛是筷头,直插三韩那片‘生肉片’!老子就是那个掌勺的!下一步,就是把三韩这片肉,也涮到咱的火锅里!”
郭嘉在一旁幽幽提醒:“主公,三韩之地,山多地瘠,民风……据说也比较彪悍。且中原局势……”
“怕什么!”张承大手一挥,打断了郭嘉,“山多地瘠?正好拿来修梯田种辣椒!民风彪悍?能彪悍得过老子的麻辣泡菜和联姻政策?至于中原……”他嗤笑一声,“让他们先卷着吧!等老子把东北亚这锅火锅熬得浓香四溢,兵精粮足,开着水泥战列舰从渤海湾南下的时候,再看他们是什么表情!”
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的史书上会记载:“某某年,渔阳华雄,北定高句,南收乐浪,修路筑台,改泡菜以易其俗,由是疆域大拓,根基深固,俨然北疆巨擘……”
“嗯,”张承满意地点点头,顺手从桌上拿起一罐新产的“渔阳魔鬼辣泡菜”,打开吃了一口,被辣得满脸通红,却豪气干云地宣布:“这天下,终将变成一锅属于老子的、麻辣鲜香的……超级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