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老槐树的新苗破土时,带着全宇宙的甜。
孩子们围在待续碑旁,看接力种发的芽正往老槐树的方向钻,芽尖上的暖脉纹在阳光下流转,时而闪过星雾海的雾蓝,时而透出幻彩渊的糖红,最后定格成与老槐树主干完全一致的暖金色。双丫髻女孩轻轻碰了碰芽叶,叶尖立刻垂下颗细小的露珠,露珠里映出个模糊的身影——是周明轩站在同心桥头,正对着她笑。
“他在说‘继续走’呢。”戴斗笠的男孩掏出新《暖脉记》,发现最后一页自动空了出来,只在页眉印着行小字:“故事没有终章,就像暖脉没有尽头。”他突然明白,林默爷爷留下的“归根种”不是让他们停下,是让他们带着根的暖,往更远的地方去。
新来的孩子们正缠着使者们学本事:跟着银鳞灵学调“光甜浆”,光液里要掺三勺老街的土才够厚;跟着糖灵学制“融变棋”,糖晶里要裹片语叶才够活;跟着雾游灵学编“雾帆舟”,雾丝里要缠根灵脉渠的水线才够稳。扎羊角辫的女孩把接力种交给最小的孩子,种子上的刻痕已排到了宇宙的新域,最后留的空白处,画着个小小的箭头,指向未知的星空。
暖脉馆的传暖鼎旁添了个“续脉炉”。小魔灵们把各族的甜种放进炉里烤,星雾海的雾种烤出了烟,幻彩渊的糖种烤出了蜜,光域的星种烤出了光,最后混在一起,搓成新的“暖脉丸”,分给准备出发的孩子:“黑煞老主人的笔记说,‘丸里有全界的甜,揣着它,走到哪都像带着家’。”
待续碑前的无字约碑突然裂开道缝,缝里冒出本旧册子,是沈清和失传的《棋脉谱》。册子的最后几页画着从未见过的棋路,从已知的暖脉域一直延伸到宇宙的边缘,旁注写着:“棋脉即人脉,人脉即暖脉,三者同流,方为‘全界和’。”孩子们把册子捧到棋馆,与林默的记甜瓶、周明轩的星石残片摆在一起,三样物件一碰,竟发出共鸣,棋馆的梁上落下片语叶,叶上是所有传暖人的签名,最后留着大片空白。
赵淑兰的后人在老槐树下挖了圈新坑,要埋“续脉甜”陶瓮。这次的甜浆里,每个孩子都放了样“私藏甜”:有的是星雾海的雾蜜,有的是光域的星髓碎,最小的孩子放了颗自己咬过的忆甜果,果核上还留着小小的牙印。“奶奶说,”她给瓮盖系上最长的红绳,绳尾飘向新思台,“甜里要带着‘人味’才够真——牙印里有笑,碎粒里有闯,这才是传下去的根。”
全街的灵都聚到三界桥头,给即将出发的孩子们送行。银鳞灵赠的“光脉灯”能照亮未知的甜痕,糖灵送的“变味糖”能应对不同的域境,雾游灵的“雾隐帕”能藏起想家的泪。最特别的是老海龟托浪送来的壳,壳上刻着百年前周明轩的话:“走累了就回头,甜痕永远朝着家的方向。”
孩子们背着新的花籽袋,袋里装着“续脉丸”、“暖脉谱”和老街的土,往灵脉渠的尽头走。路过待续碑时,他们都在新思台挂了块木牌:有的画着自己在星雾海的样子,有的写着给未来孩子的话,最小的孩子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箭头,指着老街的方向。
双丫髻女孩最后一个离开,她把新《暖脉记》放在棋馆的石桌上,册子的空白页已开始自动书写——是新孩子们的故事,他们正围着“续脉炉”学烤暖脉丸,脸上的笑像极了当年的小石头。
当孩子们的身影消失在甜痕的尽头,老槐树的新苗突然加速生长,藤条顺着甜界网往宇宙延伸,新叶上印着所有域的暖脉纹,叶尖的露珠滴落,在地上画出条崭新的甜痕,比以往任何一条都亮。
待续碑的石纹里,周明轩、林默、黑煞、小石头的身影渐渐淡去,腾出的地方,开始浮现出现在孩子们的模样。星石化作的光点在碑顶闪烁,像在说:“看,新的故事,开始了。”
而灵脉渠的水,此刻正带着“续脉甜”的香气,顺着新苗的藤条往未知的域流去,像条永远长不完的线,一头系着老槐树的根,一头牵着孩子们的脚步,线上的每颗结,都藏着同一个约定:
“我们走了,你们来了,甜,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