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棋馆梁上,藏着最后的谱。
孩子们踩着板凳够到《音棋合谱》的最后一页时,纸页突然化作光,在棋馆里铺开张巨大的棋盘——比星雾海的雾盘更宽,比光域的光岩更暖,棋盘的格子里嵌着无数细小的甜种,有的是星忆种,有的是归根种,最中间那格,埋着颗会发光的种子,外壳上印着“初心”二字。
“是‘全界盘’!”双丫髻女孩指着棋盘边缘的刻痕,那是周明轩、林默、黑煞、小石头四代人的笔迹,层层叠叠写着同一句话:“棋在家门口,甜在心里头。”她试着把接力种放在“初心”格旁,两颗种子立刻发芽,藤条交缠在一起,开出朵同时印着所有暖脉域纹的花。
戴斗笠的男孩在棋馆角落发现个落满灰尘的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是百年前的旧棋子:周明轩的蜜蜡棋,林默的石质子,黑煞的墨叶藤棋,小石头的甜沙琴棋……每颗棋子上都留着淡淡的甜痕,像还带着当年的温度。“是‘传承子’!”他数了数,正好三十六颗,“《暖脉记》说,这是当年他们下‘开局棋’用的子!”
三界桥头的接风宴还在继续,各族的灵围着新搭的“同心灶”忙碌——银鳞灵用星髓光煮甜汤,糖灵用幻彩糖捏棋形点心,雾游灵用星雾蜜调饮,连最害羞的寂光域小灵,都学着烤语叶饼,饼上的纹歪歪扭扭,却引得大家阵阵欢笑。“这灶叫‘不分灶’,”暖脉馆的小魔灵擦着汗,“黑煞老主人说过,‘锅碗瓢盆碰一起,才是家的味’。”
扎羊角辫的女孩拉着使者们往待续碑跑,要给他们看老街的“秘密”——碑后藏着条窄窄的渠,渠水是从灵脉渠引过来的,水里漂着无数光粒,那是历代孩子埋下的甜种发的芽。“看!”她指着渠底,“你们的暖脉纹都在这里呢!”银鳞灵的光纹、糖灵的糖纹、雾游灵的雾纹,与老街的水纹交织在一起,像条流动的全家福。
林默的棋馆里,孩子们和灵们摆开了“团圆局”。用的是“全界盘”和“传承子”,落子处的甜种立刻发芽,藤条顺着棋盘往窗外爬,缠上老槐树,爬上待续碑,最后在三界桥头开出朵巨大的界接花,花心正好对着传暖鼎,鼎里的“归心甜”香气往上飘,与花瓣的甜香融在一起,引得全街的灵都仰起头笑。
赵淑兰的后人从灶房端来新蒸的“团圆糕”,糕上用甜浆画了张简化的暖脉图,每个域的位置都嵌着颗对应的甜果:星雾海的雾果、幻彩渊的糖球、光域的星髓……最后在老街的位置,放了颗最大的忆甜果,果核上刻着“根”字。“奶奶说,”她给每个灵分糕,“不管走多远,咬口这果,就知道家在哪。”
星石化作的光点在棋馆里飞舞,最后落在“全界盘”的天元位,凝成颗透明的棋子,棋里映出所有暖脉域的景象:星雾海的雾在流,幻彩渊的糖在化,光域的光在跳,而老街的待续碑前,新的孩子正埋下属于他们的甜种。双丫髻女孩看着棋,突然明白:“原来水晶没消失,是变成了所有灵心里的光——走到哪,光就在哪,家就在哪。”
新思台的木牌又添了块最特别的,是所有域的灵一起刻的:“宇宙是盘大棋,我们是同颗子,落在哪,哪就是家。”风吹过,木牌的声响与棋馆的落子声、灶房的欢笑声、灵脉渠的流水声融在一起,像首没有尽头的《全界谣》。
当最后一颗传承子落在“团圆局”的收尾位,全界盘上的甜种突然同时开花,花瓣飘向宇宙的每个暖脉域,带去老街的香,带去归家的甜。孩子们和灵们手拉手围着老槐树转圈,接力种在待续碑旁破土而出,嫩芽上的纹,是所有暖脉域的纹,也是他们心里的纹——那是“家”的模样。
而灵脉渠的水,此刻正带着新结的忆甜果,顺着甜界网往所有域流去,像封永远寄不完的家书,信里只有一句话,却被无数双手传递,被无数颗心铭记: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