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雾泽归来后,林默一行人带着藤灵族的期盼回到了老街。那副带着解语花种子的藤编棋盘,被小心地放在棋室的案几上,仿佛带着雾泽的水汽,让整个棋室都多了几分灵动。
周明轩每天都会跑去看看棋盘,盼着那种子发芽。“祖师,这种子怎么还不发芽呀?是不是我浇水太多了?”他一脸焦急,像个守着糖果盒的孩子。林默笑着摸摸他的头:“棋道如此,灵脉亦如此,皆需时间滋养,急不得。”
云游子则将在雾泽的经历写成了手记,传给了青云观的师兄弟们。“那缠心藤就像我们心中的执念,看似坚固,实则一触即溃,只要找对了方法,便能解开。”他在手记中写道,“而那解语花,便是心开意解的象征,提醒我们莫要迷失在胜负之中。”
沈清和把从雾泽带回的灵泉水用来泡制棋茶,茶香中带着淡淡的清甜,仿佛能让人忆起雾泽深处的宁静。每当有棋友来访,他都会煮上一壶,与大家分享雾泽的故事。“喝了这茶,便觉心中的烦闷都少了许多,好似那缠心藤从未缠上过一般。”一位老棋者品着茶,感慨地说。
赵淑兰则将解缠糕的做法教给了老街的糕点铺子,很快,这种带着特殊寓意的糕点便风靡了整个老街。孩子们拿着解缠糕,一边吃一边听大人们讲藤灵族的故事,“输了也没关系,像解缠糕一样,把结解开就好”,这样的话语,渐渐印在了他们小小的心里。
一日,老街突然来了一群外乡的棋者,他们听闻了雾泽藤灵族的事情,也听说了老街有一群能解心结、通棋道的奇人。“我们听闻贵地有妙法能让棋道与心相通,特来请教。”为首的棋者抱拳说道。
林默微笑着将他们迎进棋室,看着那副藤编棋盘道:“棋道,本就是心之道。藤灵族因执念而困,亦因解开心结而通。诸位若有心,便从这棋盘开始,寻寻自己的心结吧。”
外乡棋者们围坐在棋盘旁,看着那尚未发芽的解语花种子,若有所思。其中一位年轻棋者,盯着棋盘上的纹路,突然皱眉道:“这纹路似有玄机,像雾泽的藤,看似杂乱,却又有规律可循,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周明轩眼睛一亮:“没错没错,就像我们在雾泽解缠心藤一样,要顺着它的势,不能硬来。”说着,他拿起一枚棋子,按照在雾泽时的思路,在棋盘上落下。棋子落处,竟隐隐有微光闪烁,仿佛与棋盘深处的灵韵产生了共鸣。
其他棋者见状,也纷纷加入棋局。他们一边落子,一边交流着对棋道的理解,气氛越来越热烈。随着棋子逐渐布满棋盘,一种奇妙的气息在棋室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心与棋、人与灵相互交融的感觉。
突然,藤编棋盘上的解语花种子轻轻一颤,竟破土而出,长出了嫩绿的芽。芽尖上挂着一滴露珠,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七彩的光,如同最绚丽的棋韵。
“发芽了!解语花发芽了!”周明轩兴奋地跳起来,众人也都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惊喜。林默望着那株嫩芽,缓缓说道:“棋韵传四方,灵犀自共鸣。这解语花的发芽,便是你们心诚所致,亦是棋道相通的证明。愿你们能从此处悟得真意,让棋道如这嫩芽,生生不息,绽放繁花。”
此时,雾泽那边,藤灵族的巫祝望着重新焕发生机的灵脉,感受着与老街之间那若有若无的灵犀相连,微笑着闭上了眼睛。她知道,藤灵族的棋道,已借着这解语花的芽,顺着灵脉,传遍了四方,而那份关于棋与心的感悟,也将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