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看着舆图上的倭国,缓缓道:“倭国远在海外,攻打难度较大。需在攻下三韩后,在沿海地区建造港口,打造楼船。楼船要高大坚固,可搭载更多的士兵与物资。同时,招募熟悉海路的渔民作为向导,了解倭国的海况与港口分布。”
“攻打倭国时,” 戏志才继续道,“可先派使者去邪马台国,许以好处,让他们配合咱们攻打其他小国。等平定倭国大部分地区后,再集中兵力对付邪马台国,一举统一倭国。”
贾诩这时提醒道:“洛阳方面不可不防。在攻打扶余、三韩与倭国期间,要不断向朝廷上奏捷报,献上缴获的战利品,麻痹灵帝与朝中大臣。同时,田豫要加强狼河城的防务,防止朝廷派来的奸细刺探军情。”
郭嘉笑道:“可让使者在奏报中多提扶余、三韩与倭国的富庶,说那里有无数的珍宝与美女,引得朝中大臣心生向往。他们便不会过多关注咱们的扩张,甚至还会盼着咱们能多献上些战利品。”
徐庶则强调:“军队的纪律至关重要。在攻打各国的过程中,要严禁士兵烧杀抢掠,善待百姓。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巩固咱们的统治。沮授可制定严格的军规,对违反者严惩不贷。”
戏志才最后总结道:“此次攻伐,应以稳为主。先拿下扶余,积累实力;再攻三韩,拓展疆域;最后征服倭国,完成大业。田豫、太史慈、沮授三人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咱们则在玄菟郡运筹帷幄,为他们提供支持。只要按此计划行事,定能成功。”
杨帆看着舆图上众人规划的路线与策略,心中充满了信心。有贾诩、郭嘉、徐庶、戏志才四位谋士的辅佐,再加上田豫、太史慈、沮授三位能将的冲锋陷阵,推翻大汉,建立新秩序的目标,似乎已不再遥远。烛火依旧跳动,映照着众人坚定的眼神,一场席卷东亚的风暴,即将在中平一年的春天拉开序幕。
接下来,众人又对攻扶余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贾诩提出,可让田豫在开春前派细作潜入扶余,绘制详细的地形图,标注出各部落的位置、粮仓的所在地以及兵力部署情况。同时,了解扶余国的气候与路况,为大军的行进提供准确的信息。
郭嘉则建议,太史慈的先锋骑兵要配备足够的弓箭与马刀,每人携带三天的干粮,在进攻前一日夜里出发,趁黎明时分对扶余边境的哨所发动突袭,清除障碍。为了迷惑敌军,可让骑兵在行进过程中故意留下一些错误的踪迹,让扶余军误以为大军会从另一个方向进攻。
徐庶强调,沮授要提前组织好医疗队伍,携带足够的草药与伤药。在大军中挑选身强力壮的士兵作为担架兵,以便及时运送伤员。同时,要做好应对疾病的准备,携带预防瘟疫的药材,确保军队的战斗力不受影响。
戏志才补充道,在攻打扶余都城时,可利用攻城器械。让沮授组织工匠打造云梯与冲车,云梯的顶端装上铁钩,可牢牢抓住城墙;冲车的前端裹上厚铁皮,增强冲击力。攻城时,先以弓箭压制城上的守军,再让士兵架设云梯,推动冲车攻城。
对于攻下扶余后的治理,贾诩建议,田豫可挑选一些熟悉扶余事务的当地人为官,协助管理地方。同时,推行汉化教育,让扶余百姓学习汉字与汉文化,逐渐融入咱们的统治。
郭嘉则提出,可在扶余国的重要城镇设立驿站,方便信息传递与物资运输。驿站的驿卒由咱们的士兵担任,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
徐庶认为,要重视扶余国的农业发展。沮授可组织百姓开垦荒地,引进中原的先进农具与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
戏志才最后说道,攻下扶余后,要对军队进行休整与补充。挑选扶余的青壮年编入军队,进行严格的训练,充实兵力。同时,修复战争中损坏的城池与道路,为后续攻打三韩做好准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计策不断完善,一个详细而周密的攻伐计划逐渐成形。杨帆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期待,中平一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
杨帆看着众位谋士们都已经出谋划策完了,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在下面坐着的那些如同听天书一样的武将们说道:“关羽将军,张飞将军,赵云将军,黄忠将军,魏延将军,典韦将军,许褚将军,张辽将军几位将军对刚才军师们刚才说的咱们将来的发展有什么意见?”
在下方坐着的诸位将军们其中也就是关羽将军,黄忠将军,魏延将军,赵云将军,张辽将军几人能勉强的稍稍的听明白了一些贾诩,郭嘉,戏志才,徐庶等人的策略,像张飞将军,典韦将军,许褚将军纯粹就跟听天书一样,刚才郭嘉,贾诩,戏志才,徐庶几人的话语每一个字众人也都能听得明白,但是你要是把这些话语连接到了一起,张飞将军,典韦将军,许褚将军几人就跟听天书一样,两眼一码黑。
现在众人听到杨帆在向他们询问意见,张飞实在是被他们的话语说的是迷迷糊糊的,于是张飞开口说道:“主公,您与几位军师商量好就行,我们几人都是粗人,主公你们几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说怎么打就怎么打,我们几人就负责砍人就行了”在一旁的典韦,许褚几人也在一旁附和着,纷纷表示一切听从主公的指令。
在一旁的关羽将军,赵云将军,魏延将军,典韦将军,张辽将军等人也纷纷的附和,毕竟他们几人虽然不像张飞,典韦,许褚几人是莽汉,但是也是知道自己不如贾诩,郭嘉,戏志才,徐庶几人聪明,还是听他们吩咐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