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既然众人已经将未来的目的已经都明确了就是暗中发展势力,将来攻灭了扶余,三韩,倭国,最后攻灭鲜卑和匈奴,牢牢的占领北方的地盘,以北方的实力远看在洛阳城内搞党争的宦官一党和世家大族。
贾诩,郭嘉,戏志才,徐庶几人不愧是历史上的有名的谋士,就在杨帆你刚刚表明心志之后,贾诩,郭嘉,戏志才,徐庶几人就已经将基本思路已经理清楚了。
于是贾诩代表众人率先开口说道:“主公,既然话已经说开了,那就没必要在食用宴席撤下去,将整个大汉的舆图,扶余的舆图,三韩的舆图,倭国的舆图摆在桌上,自由我们几人为主公出谋划策”
杨帆听完之后也不敢怠慢,立马就安排在门口侍候的锦衣卫们将现在举办的宴席撤下,将刚才贾诩所需要的舆图摆在桌子之上。
在门外侍候的锦衣卫们领命之后,不敢怠慢立马就将桌子上的残羹剩饭收拾妥当了,贾诩等人所需要的舆图也摆在了桌面上。
就在烛火比往日更加明亮,将新换的舆图映照得清晰无比。杨帆用朱笔在扶余国的位置重重圈了一下,沉声道:“狼河城守将已定为田豫、太史慈、沮授三人,中平一年开春,便以狼河城为根基,先行攻打扶余,拿下之后再图三韩与倭国。诸位有何良策?”
贾诩先是对着舆图凝视片刻,随后缓缓开口:“田豫久在北疆,熟悉草原部落习性,可让他主掌狼河城的防务与对鲜卑各部的联络。太史慈弓马娴熟,勇猛过人,适合统领先锋骑兵。沮授深通谋略,擅长调度,可让他负责大军的粮草与军械供应。三人分工明确,方能事半功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扶余国春季多雪融,道路泥泞,不利于骑兵奔袭。可让田豫在狼河城周边征集数千辆牛车,车轴处裹上麻布,既能减少颠簸,又能降低声响。每辆牛车装二十石粮草,五十辆为一队,由百名步兵护送,提前半个月向扶余边境运送物资,囤积在预先选定的隐蔽山谷中。”
“同时,” 贾诩补充道,“让田豫派使者去联络与扶余素有嫌隙的鲜卑部落,许以攻下扶余后分其牛羊,让他们在扶余西部边境佯攻,牵制扶余的兵力。扶余国的主力若被吸引到西部,咱们便可从东部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郭嘉端着酒盏,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文和公的计策稳妥,不过还可再添些变数。太史慈的先锋骑兵可换上扶余国的服饰,伪装成扶余的部落兵。扶余国春季有祭祀山神的习俗,各地部落都会派人前往都城附近的山神庙。咱们可让太史慈趁机混入,在祭祀当天发动突袭,烧毁他们的粮仓与军械库。”
他放下酒盏,俯身指着舆图上扶余国的都城:“扶余都城的城墙虽高,但城门处的守卫在祭祀期间会比较松懈。可让太史慈挑选百余名精锐,携带短刀与绳索,趁夜爬上城墙,打开城门。大军随后涌入,定能一举拿下都城。”
“另外,” 郭嘉笑道,“扶余国的贵族大多贪生怕死,可在攻城前,让士兵向城中射去劝降信,许以保留他们的财产与爵位。只要有几个贵族动摇,城中的人心便会涣散,攻城便会容易许多。”
徐庶一直看着扶余国的地形图纸,此时开口道:“春季雪融,河流涨水,扶余国境内的几条大河会成为咱们进攻的阻碍。可让沮授组织工匠,在狼河城打造百艘木筏,每艘可载三十名士兵。木筏的边缘装上铁皮,以防被敌军的箭矢击穿。同时,训练士兵学习划筏技巧,确保渡河时万无一失。”
他指着图纸上的一处峡谷:“扶余国在都城以东的峡谷设有关卡,地势险要。可让太史慈率领一支精锐,从峡谷南侧的山路绕过去,偷袭关卡后方。沮授则率领主力从正面进攻,前后夹击,必能攻破关卡。”
谈及粮草保障,徐庶语气严肃:“除了牛车运送的粮草,还需在军中配备大量的干粮。可让狼河城的百姓提前制作肉干与饼,每人每天的口粮定量分配。另外,沮授需在大军行进路线上每隔五十里设立一处临时粮站,储存足够三天食用的粮草,以防万一。”
戏志才拿起骨签,在舆图上扶余国的疆域内划了几个圈:“扶余国的几个大部落都有自己的私兵,相互之间并不和睦。可让田豫派人潜入扶余,散布谣言,说某个部落与咱们暗中勾结,即将背叛扶余王。如此一来,各部落之间定会相互猜忌,甚至自相残杀,咱们便可坐收渔利。”
他转向杨帆,继续说道:“攻下扶余后,需派专人安抚当地百姓。可让沮授制定律法,减轻赋税,鼓励百姓耕种。对于扶余国的能工巧匠,要妥善安置,让他们为咱们打造兵器与农具。同时,将扶余的青壮年编入军队,加以训练,作为日后攻打三韩与倭国的助力。”
贾诩这时又想到一计,说道:“扶余国的战马品质优良,咱们攻下扶余后,要尽数收缴。让田豫挑选其中的良马,组建一支精锐骑兵。太史慈可担任骑将,带领这支骑兵训练,熟悉扶余战马的习性。日后攻打三韩,骑兵可发挥重要作用。”
郭嘉补充道:“三韩部落众多,互不统属。攻下扶余后,可先派使者去辰韩,赠送扶余的特产,以示友好。辰韩与大汉素来交好,见咱们实力强大,定会愿意归附。然后以辰韩为跳板,逐步蚕食马韩与弁韩。”
徐庶接过话头:“攻打三韩时,可借鉴攻打扶余的经验。让太史慈率领骑兵作为先锋,快速推进;沮授负责粮草与军械供应;田豫则镇守后方,防备鲜卑等部落趁机偷袭。三韩多山地与河流,要充分利用木筏等工具,保障军队的机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