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正毒,新厂房的墙体已经垒起了半人高,红砖在阳光下泛着暖光。
江晚搬了个小马扎,坐在离工地不远的一棵老槐树底下,手里拿着账本,有一搭没一搭地核对着最近采买的物料。
她不能去工地里头走动,陆亦川下了死命令,她也乐得清静,在这儿吹吹风,看着那厂房一天一个样,心里踏实。
正看着,她忽然觉得眼前一黑,账本上的字迹开始打旋,耳边工地的喧嚣也变得忽远忽近。
她下意识地扶住身边的树干,想站起来,腿却使不上劲,身子软绵绵地晃了晃。
“嫂子!”
一声惊呼,离她最近的陆昭第一个发现了不对劲,丢下手里的活计就冲了过来。
他这一喊,整个工地都静了一瞬。
陆亦川正在墙头上跟人递砖,听到动静,扭头一看,魂都快吓飞了。
他几乎是从半人高的墙上跳下来的,三步并作两步奔到江晚跟前,一把将她打横抱起。
“你怎么又跑出来了!”他声音又急又慌,抱着她的手臂却稳得像铁钳。
江晚靠在他胸口,晕眩感过去了一些,她有气无力地辩解:“我就在树下坐着……”
“坐着也不行!”陆亦川根本不听,黑着脸,抱着她就往家的方向大步流星地走。
工地上的人都停了手,个个脸上都是担忧。
周霞混在人群里,看着陆亦川抱着江晚远去的背影,垂下的眼帘遮住了里头复杂的情绪。
陆亦川把江晚轻轻放在炕上,转身就吼陆昭:“去!把村西头的王大夫给我请来!跑快点!”
陆昭应了一声,撒开脚丫子就没了影。
很快,村里的赤脚医生王大夫就背着药箱赶来了。
他给江晚号了脉,又翻了翻她的眼皮,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
“没事没事,别一惊一乍的。”王大夫取下老花镜,“就是怀着身子,气血弱了点,加上天热,有点中暑的先兆。多躺着歇,吃食上弄点好的补补,就好了。”
听到这话,陆亦川那颗悬到嗓子眼的心才算落回了肚子里。
送走了王大夫,他回到屋里,看着江晚有些发白的脸,心里又是后怕又是心疼。
从这天起,江晚的“禁足令”就彻底升级了。
别说去工地,就连院子门,陆亦川都不让她出了。
他把作坊和工地上的事,一股脑全揽了过去,每天天不亮就起,忙到天擦黑才回,回来第一件事就是钻进厨房。
“你别动,我来。”他把正要淘米的江晚按回椅子上,自己卷起袖子,手法生疏地洗米下锅。
晚饭桌上,除了平日的饭菜,总会多一碗雷打不动的卧鸡蛋。
江晚看着那碗飘着几滴香油的鸡蛋,有些哭笑不得。
“我没那么娇气,整天这么躺着,人都快废了。”
“废了也得躺着!”陆亦川态度强硬,给她夹了一筷子青菜,“王大夫说了,你得补。”
江晚拗不过他,只能由着他去。
只是心里明白,这厂子眼下正是最要紧的时候,扩建、招人、培训、对接省城的供货,千头万绪,都压在陆亦川一个人身上。
她好几次夜里醒来,都看见他坐在煤油灯下,就着昏黄的灯光,看周正阳画的那些图纸,眉头拧得死紧。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陆大柱和周正阳耳朵里。
这天中午,两人没在工地吃饭,结伴来了江晚家。
一进院子,就看见陆亦川正蹲在小炉子边上,笨手笨脚地扇着火,炉子上炖着一锅鱼汤。
“亦川,你这是干啥呢?”陆大柱瞅着他那被熏得灰头土脸的样子,忍不住问。
“给晚晚炖汤。”
周正阳探头看了看锅里,除了鱼,就是几片姜,他扶了扶眼镜:“光喝鱼汤不行,营养太单一,孕妇需要的东西多着呢。”
陆大柱一拍大腿:“就是!光吃鸡蛋卧鱼汤顶啥用!得正经补!我娘当年怀我弟的时候,就用核桃、红枣、小米磨成糊糊,每天喝一碗,生下来的娃又白又胖!”
“大柱哥说得对!”周正阳眼睛一亮,像是被点通了什么,“核桃补脑,红枣补血,小米养胃!我们还可以按比例加点炒熟的黑芝麻和花生,增加油脂和微量元素!如果怕不克化,再加点麦芽粉,有助于吸收!我来算配比!”
他说着,竟真的从兜里掏出了那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和笔,蹲在地上就写画起来。
陆亦川看着这俩人,一个土专家,一个洋秀才,三言两语间,就把一碗补品给琢磨得明明白白,他心里那点无措和焦虑,忽然就找到了方向。
“这法子……能行?”
“怎么不行!”陆大柱胸脯拍得山响,“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
“科学上讲得通!”周正阳也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全是兴奋,“这比单纯吃什么都有用!各种营养都顾及到了!”
陆亦川站起身,在院里来回踱了两步,当即一锤定音。
“干!”
他看向周正阳:“你把要的东西列个单子,什么核桃、红枣、黑芝麻,要最好的!钱从账上走!”
又看向陆大柱:“大柱哥,这炒制、研磨的活计,村里你最在行,你来把关!”
“没问题!”
说干就干。
当天下午,陆昭就套着牛车去县城,把周正阳单子上列的东西,一样不落地全买了回来。
作坊里那间原本用来做样品的小屋,被临时征用成了“营养研发室”。
陆大柱亲自掌勺,铁锅烧热,把淘洗干净的各色杂粮干果倒进去,用小火慢慢地烘,慢慢地炒。
整个作坊都飘着一股子粮食被烘烤出来的、朴实又勾人的香气。
周正阳则拿着个小秤,一遍遍地称量,调整配比,嘴里念念有词,什么“蛋白质含量”、“碳水化合物比例”,听得旁边帮忙的陆昭一愣一愣的。
两天后,第一罐“孕妇专用营养糊”被装在一个干净的玻璃瓶里,送到了江晚面前。
那糊糊是深褐色的,用开水一冲,浓稠香滑,各种坚果和谷物的香气混合在一起,闻着就让人舒坦。
江晚用勺子舀了一勺,慢慢送进嘴里。
入口细腻,没有一点渣滓,甜味是红枣自带的,温润醇厚。
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去,一直暖到胃里,四肢百骸都跟着熨帖起来。
她抬起头,看着围在桌边的三个男人。
陆亦川一脸紧张,陆大柱满是期待,周正阳则带着点学究式的审视。
江晚没说话,只是又舀了一勺,安安静静地吃完了小半碗。
“好喝。”她放下碗,对着他们笑了。
这一笑,屋里三个男人才齐齐松了一口气,脸上都有了笑模样。
这个为了她和孩子而诞生的补品,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能抚慰人心。
它让江晚明白,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正在拔地而起的厂子,这些朴实又真诚的乡亲,都是她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