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腾的腥臊白汽,如同沟壑内一条污秽的脐带,连接着巨窑灼热的壁面与那个巨大的黑陶瓮。瓮口架着的简陋陶甑上,最后一批霉烂根茎块在滚烫蒸汽的舔舐下,变得绵软、膨胀,散发出混合着熟食微甜、土腥与顽固尿臊气的复杂气味。这气味霸道地钻入每个人的鼻腔,勾动着肠胃深处最原始的饥饿,却也像一层油腻的膜,糊在喉咙口。
草叶站在瓮边,热浪灼烤着她的脸颊。她看着族人们狼吞虎咽地分食着那些冒着热气、颜色诡异的食物,看着他们被灼伤的口腔和满足中夹杂痛苦的扭曲表情,看着夯土墙那边重新变得有力而密集的拍击声。胃里那点蒸食带来的微弱暖意,无法驱散心头那粘稠冰冷的沉重。
代价。又是代价。污秽的尿液,霉烂的食物,换来这片刻的力量和喘息。这力量是虚弱的,带着耻辱的烙印,如同饮鸩止渴。
“草叶姐!粟田…粟田那边…” 负责看守粟田的老妇人“根婆”跌跌撞撞地跑来,声音带着哭腔,枯瘦的手指指向沟壑深处那片被阴影笼罩的田地,“虫子…好多虫子…在啃苗心!”
草叶的心猛地一沉!她拨开人群,几步冲到粟田边。借着祭鼎那冰冷炽白的光芒,只见稀疏的粟苗叶片上,不知何时爬满了密密麻麻、米粒大小的黑色甲虫!它们贪婪地啃噬着嫩叶,甚至钻入尚未抽穗的苗心!叶片被啃得千疮百孔,边缘卷曲发黄,几株最弱的幼苗已经被啃断了茎秆,无力地倒伏在地!
祸不单行!穴熊的围攻尚未解除,赖以生存的希望之苗又遭虫噬!
秦霄意识碎片中关于“病虫害”、“生物防治”、“物理隔绝”的图谱疯狂闪烁,警示着危险。苦艾?那点微弱的驱虫效力,在如此密集的虫群面前如同笑话。拍打?只会惊飞它们,转眼又落回。
绝望如同冰冷的藤蔓,再次缠绕上来。草叶的目光死死钉在那些蠕动的虫群上,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旧伤崩裂,鲜血渗出,带来清晰的刺痛。就在这时,秦霄意识深处,一个与此相关却又截然不同的意念碎片骤然翻涌,带着冰冷的微光:
“…热…汽…熏…蒸…可…杀…卵…灭…虫…”
(热蒸汽熏蒸,可杀卵灭虫…)
“…密…闭…容…器…断…其…生…路…”
(密闭容器,断其生路…)
蒸汽?密闭?
草叶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猛地投向巨窑旁那个依旧散发着余温和腥臊蒸汽的巨大黑陶瓮!更确切地说,是投向那个架在瓮口、中心布满孔洞的厚陶甑!
一个冰冷而冒险的念头如同闪电划过脑海!用蒸汽!用这刚刚蒸熟了污秽食物的陶甑和蒸汽!熏死那些啃噬粟苗的虫子!把它们连同虫卵,一起闷死在瓮里!
念头一起,带着一种被逼到绝境的疯狂!
“根婆!带人!把那些被虫咬得最厉害的粟苗!连根带土!小心挖出来!”草叶的声音嘶哑而急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快!有多少挖多少!要快!”
命令让根婆和几个妇人愣住了。挖苗?还是被虫咬坏的?那不是自毁希望吗?
“挖!别让虫子跑了!”草叶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暴戾的冷酷,“挖出来!塞进陶瓮里!用蒸汽!蒸死它们!”
用陶瓮蒸虫子?!这命令比用尿蒸食更加匪夷所思!但草叶眼中那疯狂而笃定的光芒,压倒了所有质疑。根婆咬咬牙,带着妇人扑向粟田,用石片小心地挖掘那些被虫群肆虐的幼苗,连带着根部的土块,生怕惊飞了虫子。
很快,十几株被虫蛀得千疮百孔、根系带着湿润土块的粟苗被挖了出来。草叶亲自上前,抓起一株,不顾上面爬满的黑色甲虫,粗暴地、连苗带虫带土,狠狠地塞进那个刚刚移开蒸屉、还散发着余热和浓烈尿臊腥气的巨大黑陶瓮中!接着是第二株、第三株…直到瓮底被这些带着泥土、虫子和腐烂根茎碎屑的“祭品”铺满!
“盖上!用陶甑盖紧!别留一丝缝!”草叶命令道,声音带着一种赌徒般的狂热。
沉重的厚陶甑被重新架在瓮口,边缘用湿泥仔细地糊死、封严!巨大的陶瓮,瞬间变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充满死亡气息的囚笼!
巨窑散发的余温依旧炙烤着瓮底。瓮内残余的滚烫水汽和根茎腐烂散发的热量,在密闭的空间里迅速积聚、升温!瓮壁变得烫手!很快,瓮内传来了极其细微、却令人头皮发麻的“噼啪”声!那是甲虫坚硬外壳在高温蒸汽下爆裂的声音!紧接着,是更加密集、更加疯狂的撞击声!无数被困在瓮中的甲虫,在濒死的高温和窒息中疯狂地撞击着坚硬的陶甑内壁和瓮壁,发出沉闷而绝望的“咚咚”声!
这声音如同来自地狱的鼓点,敲打在沟壑内每一个人的心上!人们看着那剧烈震动、仿佛内部有活物在疯狂挣扎的巨大陶瓮,眼神中充满了惊骇和一种莫名的恐惧。
草叶站在瓮边,手心全是冷汗。她听着瓮内那由疯狂挣扎到渐渐微弱、最终彻底消失的死寂,感受着瓮壁由滚烫慢慢转为温热。时间在死寂中粘稠地流逝。
“开…开瓮!”草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封泥被小心地刮开,沉重的陶甑被缓缓移开。
一股浓烈到令人窒息的、混合着熟透植物、腐烂根茎、甲虫焦糊和残留尿臊气的怪异气味,如同开闸的洪水,猛地喷涌而出!熏得靠近的人连连后退,剧烈咳嗽!
瓮内,景象触目惊心!那些被塞进去的粟苗早已被高温蒸汽彻底蒸熟、塌软、发黑,与泥土和腐烂的根茎碎屑混合成一团粘稠污秽的糊状物!而在这些糊状物的表面和瓮壁上,密密麻麻地粘附着无数焦黑蜷缩、如同炭屑般的甲虫尸体!它们保持着死亡前挣扎的姿态,但生机早已被高温和窒息彻底断绝!瓮底,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被蒸爆的虫卵留下的、极其细微的白色粘稠痕迹。
虫群!瓮中的虫群,被团灭了!
沟壑内一片死寂。只有那浓烈怪异的气味在无声地宣告着这场蒸汽杀戮的胜利。恐惧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取代。草叶…又一次用他们无法理解的手段,碾碎了威胁!
然而,草叶的目光并未停留在那些焦黑的虫尸上。她的视线穿透污秽,死死锁定在瓮底那团粘稠糊状物中,几粒侥幸未被完全蒸烂、顽强保持着完整形态的粟粒!它们在高温蒸汽和污秽的包裹中,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半透明的质感,似乎…比之前更加干燥?
秦霄意识碎片中关于“水分蒸发”、“干燥保存”、“种子休眠”的图谱瞬间亮起!一个冰冷而充满诱惑的念头如同藤蔓般缠绕上她的心——蒸!不仅仅是杀虫!更是…脱水!保存!
那些被虫子啃噬的苗是损失了。但那些深埋在土里、尚未被虫子发现、作为部落最后希望的血种粟粒呢?如果能用类似的方法,在密闭的陶器中,借助窑火的余温或蒸汽的热力,缓慢地、强制地蒸干它们内部多余的水分…是否就能让这些珍贵的种子,熬过这漫长而绝望的围困?熬过未来可能的饥荒?
这念头带着一种掌控未来的巨大诱惑力,瞬间压倒了瓮中散发的恶臭!
“清理掉!”草叶指着瓮中那团污秽不堪的混合物,声音冰冷,“把瓮刷干净!用寒潭边最干净的湿泥刷!刷三遍!”
命令迅速执行。巨大的陶瓮被反复冲刷,虽然无法彻底洗去那深入陶质的腥臊和焦糊味,但表面总算恢复了相对干净的状态。
草叶的目光转向粟田深处——那里,几株相对健壮、尚未被虫害波及的粟苗在阴影中轻轻摇曳。它们结出的粟穗虽然稀疏,却是部落真正的血脉延续。
“根婆,”草叶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慎重,指向那几株粟苗,“带人,把那几株粟的穗,小心地割下来。一粒粟,都不准掉!一粒,都不准少!”
根婆和几个老妇人如同捧着稀世珍宝,用最锋利的燧石刀片,小心翼翼地割下那些尚未完全成熟的粟穗。饱满的粟粒带着青涩的微黄光泽,沉甸甸地躺在她们粗糙的手心。这是部落最后的种子,是穿越了火祭、虫灾、围困的希望之火。
“取一个新烧的、最小的陶瓮。”草叶命令道,“要口小、肚子大、盖子能盖严实的。”
一个口沿相对规整、腹部浑圆、带着一个小小陶盖的黑陶小瓮被送了过来。草叶亲自接过粟穗,将上面饱满的粟粒一颗颗小心地撸下,金黄色的粟粒如同细碎的阳光,落入冰冷的陶瓮之中。很快,瓮底铺了薄薄一层,大约只有半碗的量。这点粟种,承载着整个部落延续的渺茫希望。
草叶拿起陶盖,仔细地盖在瓮口。她没有立刻封泥。她的目光扫过沟壑,最终停留在巨窑窑口附近,那里虽然灼热,但温度相对稳定,且远离了入口处的血腥和湿气。
“把这个瓮,”她指着那装着粟种的小陶瓮,“放在窑口里面…靠边一点,温度没那么高的地方。用炭火的余温…慢慢地…烘着它。”
命令带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炭火的余温会不会太高?把种子烤焦?还是温度不够,无法有效脱水?瓮内密闭的环境会不会让种子发霉?一切都是未知的赌博。
小陶瓮被小心翼翼地送入窑口深处,安置在炭火边缘,暗红的炭火光芒映照着它黑沉沉的瓮体。草叶站在窑口,热浪烘烤着她的后背。她看着那个沉默的小瓮,仿佛能穿透陶壁,看到里面那些珍贵的粟粒正接受着炭火的“洗礼”。
等待。漫长的等待。时间在穴熊偶尔的试探性攻击和夯土墙沉闷的拍击声中粘稠地流逝。沟壑内弥漫的尿臊蒸食气味渐渐被窑火干燥的气息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焦灼感取代。
一天过去了。窑口的炭火只剩下暗红。小陶瓮依旧沉默。
两天过去了。炭火彻底熄灭,只余灰烬的温热。小陶瓮依旧沉默。
第三天清晨,草叶亲自熄灭了冷凝陶管下最后一点滴水的希望(水量已枯竭到无法收集)。干渴再次如同毒蛇,缠绕上每个人的咽喉。她走到窑口,感受着里面散发的、几乎微不可察的余温。是时候了。
“把瓮取出来。”她的声音干涩沙哑。
小陶瓮被取出,触手微温。草叶屏住呼吸,如同开启一个神圣的潘多拉魔盒,小心翼翼地揭开了陶盖。
一股极其干燥、带着泥土和谷物烘烤后特有微香的温热气息扑面而来!没有霉味!没有腐败气!只见瓮底,那些金黄色的粟粒静静地躺在那里,颜色似乎比之前更深了一些,呈现出一种温暖的、如同阳光沉淀后的浅褐色!每一粒都显得更加饱满、坚硬,表面光滑干燥,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内敛的光泽!它们没有像瓮中那些蒸熟的根茎一样变得绵软,反而像是被抽走了多余的水分,变得更加凝练、坚韧!
草叶伸出颤抖的手指,轻轻拈起一粒粟种。触手干燥、坚硬,带着微微的暖意。她用指甲用力一掐——粟粒发出极其细微、清脆的“咔”声,竟没有被轻易掐碎!只在表面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白痕!这硬度,远超之前新鲜饱满的粟粒!
脱水!成功了!在密闭陶瓮中,借助炭火余温缓慢烘烤,成功蒸发了粟粒内部多余的水分!让这些珍贵的种子进入了干燥、低代谢的休眠状态!它们能保存更久!更能抵抗潮湿和霉变!
“成了!”草叶的声音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近乎虚脱的狂喜,她高高举起那粒干燥坚硬的粟种,“看!我们的种!能存住了!山神赐的种,谁也夺不走了!”
沟壑内瞬间爆发出压抑的欢呼!人们看着草叶手中那粒坚硬的种子,如同看到了穿越漫长黑暗的曙光!这不仅仅是储粮,是部落血脉延续的保障!
“快!把剩下的粟穗!都割下来!小心!一粒不能少!”草叶立刻下令,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找所有口小肚子大、盖子严实的陶瓮!罐子也行!装满粟种!封好口!放在窑口!用余温烘着!直到干透为止!”
命令带着巨大的希望被狂热执行!剩下的粟穗被小心翼翼地收割,珍贵的粟粒被如同金沙般捧入一个个大小不一、但都尽可能密封的陶瓮、陶罐之中。盖子被仔细盖好,边缘用湿泥糊死。这些承载着部落未来的“种子之瓮”,如同一个个沉默的守护者,被安置在巨窑窑口那尚有余温的灰烬旁,接受着最后的干燥洗礼。
草叶看着那一排排黑沉沉的陶瓮陶罐,心中那沉重的冰冷感似乎被驱散了一丝。她终于为那点渺茫的希望之火,找到了一个能抵御风雨的陶土容器。
然而,当她目光扫过入口处那深褐色的夯土墙,看着战士们依旧在疲惫拍打的身影,看着他们干裂出血的嘴唇,再看看窑口旁那一排排沉默的“种子之瓮”,一股冰冷的、更加深沉的悖论感悄然滋生。
保存了种子,却无法缓解当下的干渴。延续了未来,却可能熬不过眼前的围困。
“水…”一个微弱的声音在角落里响起,是那个被箭伤和高热折磨的战士,嘴唇已经干裂得如同枯树皮,眼神涣散,“粟…给我…一粒…嚼…”
草叶的心猛地一缩。她看着那战士濒死的渴求,再看看窑口旁那些承载着未来的“种子之瓮”。每一粒粟种,都是部落延续的火种。现在吃了,就是断绝未来。
冰冷的决断瞬间压倒了怜悯。
“不行!”草叶的声音如同寒冰碎裂,在沟壑中回荡,“那是山神赐的种!是部落的根!谁敢动一粒——”
她的目光如同淬毒的冰锥,扫过所有因干渴而眼神闪烁的人,每一个字都带着血腥的威胁:
“——扒皮抽筋!祭鼎前!活活烤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