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古代南方的一座小城里,生活着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姓柳。在同龄人都在为科举埋头苦读之时,他却对画画情有独钟。这柳公子,自幼便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仿佛是天生的画家,几岁便能绘出令人惊叹的画作,不过十几岁便名震乡里,找他求画者络绎不绝。
柳公子虽不通四书五经,但性格豁达,不拘小节,尤其嗜好杯中之物,每每作画之后,总少不了要痛饮一番。一日,一位富商为老父祝寿,特邀柳公子前去作画。画毕,富商父子大为满意,盛宴款待,柳公子自然又是喝得酩酊大醉。临别时,他怀揣着酬劳,手里还提着一壶酒,踉跄着踏上了归途。
回乡之路必经一片幽深的林子,乡间传言此林夜间常有诡异之事发生,行人至此往往心惊胆战。然而柳公子却浑不在意,提着灯笼,一边回味着酒宴上的美味佳肴,一边摇摇晃晃地走着。就在这时,他隐约感觉身后似乎有脚步声跟随,但回头望去,却只见花草树木,并无他物。
柳公子继续前行,但那脚步声却愈发清晰。他再次回头,竟发现不远处的一棵树下,站着一个红衣女子,月光下,她的长发遮住了面容,一动不动。柳公子心想,这深夜之中,莫非是哪家的姑娘也在赶路?于是他向对方走去,可没走几步,那女子竟凭空消失了。
换作旁人,此时恐怕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但柳公子却不知是酒壮怂人胆还是天性豁达,竟只是微微一笑,继续前行。然而,身后的脚步声再次响起,且越来越近。柳公子猛然回头,只见那红衣女子竟已近在咫尺,背对着他,长发和衣裙随风飘动,却仍是一动不动。
柳公子心中一惊,但随即平复心情,开口问道:“姑娘,深夜独行,为何不言不语,倒把我吓了一跳。你也是赶夜路的吧?不如结伴而行如何?”但那女子却无动于衷,反而唱起了歌来。歌声飘渺,哀怨缠绵,虽气氛不佳,柳公子却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不自觉地跟着打起拍子来。
一曲唱罢,柳公子走到女子面前,想一睹其真容。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那女子的脸上竟空无一物,没有五官!柳公子愣了半天,突然大笑起来:“姑娘,莫非你是鸡蛋成精,怎生得这副模样?”但随即又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道歉:“姑娘莫怪,我喝多了,胡言乱语。不过话说回来,你连个嘴都没有,是怎么唱歌的呢?”
那女鬼似乎更加生气了,又似在哭泣。柳公子见状,赶紧又说道:“姑娘别生气,我就是开个玩笑。不过话说回来,你能不能喝酒呢?”话音刚落,就见那女鬼右手做喝酒状,左手举起衣袖遮面。与此同时,柳公子感觉手中的酒壶似乎轻了一些。
见此情景,柳公子更加高兴起来:“原来姑娘也是好酒之人啊!来来来,这壶酒就送给你了。不过姑娘喝完之后,能不能再为在下唱上一曲呢?”女鬼也不含糊,屈膝坐下就开始喝酒。喝完之后,还真给柳公子唱起了歌来。这次的歌声没有了之前的阴森之感,反而充满了温情。
就这样,一人一鬼在林子里听了一夜、唱了一夜。听着女鬼的歌声,柳公子渐渐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清晨,他被过路的乡民叫醒。从此以后,柳公子隔三差五就要带着酒去林子里与女鬼相会,对月小酌、听她唱歌。
有一天,柳公子作画后得到了一壶烈酒,香气扑鼻,醉人三分。他舍不得独享,等到三更时分便带着酒去找女鬼。女鬼也如约而至。两人打开酒塞,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他们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将这壶酒喝了个精光。可能是这酒太过浓烈,没一会儿女鬼就醉了,倒在柳公子身边睡着了。
此时半醉半醒的柳公子看着侧身而卧的女鬼,脸上突然露出了邪魅的笑容。他喃喃自语道:“你其实也不是什么恶鬼啊,也没有害过人。想来是因为脸上没有五官而苦恼吧?”说着取出随身带的画笔占饱了笔墨,在女鬼的脸上认真地画起了五官。画完之后便沉沉地睡去了。
远处响起了清晨的第一声鸡鸣,女鬼突然醒来。当她发现自己有了五官时激动得泪流满面。她站起身向还在睡梦中的柳公子深情地说了一声“谢谢”后便渐渐地消失在了沉沉的雾气中。从此以后这片林子里再也没有闹过鬼而在柳公子的家里却多了一幅美人图。至于这一人一鬼后来究竟发展成了何种情谊那就不得而知了。
故事讲到这里也就告一段落了。画笔如有神落笔皆成真。那些手持画笔之人想必都怀揣着成为马良那样的神笔马良的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