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曹操怎会缺马匹?
袁绍已赠我战马,我挺直腰杆,面露不屑,鲍信神色不悦。
允诚先生,昔日名士,近乎动怒。
卑鄙小人!
若非我等扶持,你一个宦官之后,何以统率三军?
鲍信怒目而视,我曹操嘴角微翘。
大放厥词,若有胆量,讨伐董卓之诏书何须我动手?
别忘了,是你鲍信最先察觉到董卓的野心!
曹阿瞒,莫揭人短,你要与我断交?
昨晚可是我救了你!
此事,鲍某铭记……
昨晚我救了你!
施恩图报,非君子之举……
昨晚我救了你!
二人沉默,心意已明。
一番较量,鲍信败下阵来。
毕竟,我曹操从未薄待于他。
若非我派黄忠相救,鲍忠难逃一死,他自己亦难保于张辽、魏续、侯成之手。
眼见两位诸侯几近争执,黄忠、曹休、鲍忠暗自警惕。
张辽昨夜被擒,江琛一脸愕然,未觉氛围之变。
“这……岂不是乱了分寸?
曹操已有乐进,
若再得鲍信麾下的于禁,五子良将便得其三?”
江琛低语,不知众人正注视着他。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鲍信本因曹操不顾旧情、不肯释张辽而怒,
一听江琛提及于禁,几欲失笑。
“昨夜混战,我军物资需重调,今日军务繁重,鲍某先走一步。”鲍信对我笑道,略带调侃。
我岂会不知,鲍信此番回去,定会重用江琛所提之于禁。
想到今日两次戏耍江琛,我自嘲报应迅速!
江琛不知,他刚提及的鲍信已近在眼前。
原本在鲍信麾下默默无闻,需待日后归顺我方能展才的于禁,因江琛无心之言,将提前崭露锋芒。
“鲍兄,这就要离去?”
“收了诸多厚礼。”
“我无以回赠……”
望着满载礼物的板车,江琛面露窘态。
回赠?
江兄,你此刻就算赠一文钱,鲍信也无颜接受啊!
你可知道,你随口一言,等于送他一员大将!
虽不知你从何处得知,我麾下将有五子良将。
但你无心的一句话,
就让于禁投了他……
哼!
罢了,就如你曾言。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丢了一个于禁,你日后总得还我两个!
望着占尽便宜、匆匆离去的鲍信和鲍忠,我起初恼怒。
但想到江琛识人之明,加之鲍信鲍忠此行依我之命,刻意隐瞒身份,我只能自认倒霉。
然而,从未吃亏的我,已然决意。
待到真相大白,哪怕耍赖,也要让江琛补偿于我。
“江先生,依您之见,张辽潜能惊人?”黄忠为避免曹操尴尬,迅速转换了话题。
岂止惊人!
他乃是五子良将之一!
但与你这位被先生赞为无双勇将之人相较,用惊人来形容张辽,倒也贴切。
念及黄忠、张辽、于禁等人在江琛点拨后逐渐威名远扬,曹休心中五味杂陈。他紧随江琛左右,勤勉侍奉,却感到一阵酸楚。
您这锐利的目光,何不多留意下我呢?
曹休暗自期盼,也希望得到先生的点评。
曹操洞察了曹休的不满,却认为曹休能伴江琛左右,已是绝佳的磨砺。
尤其相较于年少却以勇猛着称的孙策,曹休更适合智谋之道。
“文烈,未得江兄几分真传,还需沉稳。”曹操轻声道。
若非曹昂未随行,这照料江兄的重任哪轮得到你?
不顾曹休委屈的神情,曹操急于拉拢张辽,稍待片刻便携黄忠离去。
江琛一夜未眠,晨起即被曹操与鲍信、鲍忠一番忙碌。
客去,他便嚷嚷着洗漱用餐。
曹休一番忙碌,才算将江琛安顿好。
江琛对饮食挑剔,一日三餐皆有诸多要求,起初曹休甚是不习惯,毕竟他惯常一日两餐。
接过江琛递来的空碗,曹休正欲转身,身后传来江琛的轻笑。
“文烈,还在恼我没在老曹面前替你美颜?”
曹休心中暗想,却不敢表露,默默站起。
江琛见状,嘴角上扬,带着几分戏谑。
与日后权倾曹魏的大司马相比,此刻的曹休,不过是个满腔热血,独自投奔曹营的少年。
江琛目光如炬,曹操尚且难以承受,曹休更是如此。
曹休意识到自己心思被看穿,脸色苦涩,欲跪请罪。
“你这是何必?”
“我又没怪你,怎就要跪?”
江琛扶起他,环视四周士兵,问道:“若让你统领这些士兵,面对昨晚之局,你有信心胜张辽吗?”
曹休一愣:“先生,张辽被誉为五子良将之一,且在吕布麾下独领风骚,自然……不可小觑……”
什么叫我誉为的五子良将?江琛翻了个白眼,觉得这孩子既自负又爱夸大其词。
“我问你,你扯我作甚?
说吧,若曹操给你同等兵力,你能否胜张辽!”
江琛面色一沉,严厉地问道。
人群中,几位曹操的老亲兵,同情地望着被江琛训斥得颤抖的曹休。
此次护送江琛自陈留至汜水,再抵虎牢,曹操所倚重的非曹休、李通,而是那些自黄巾之乱便随他征战的老兵。
曹休曾排挤李通,慢待江琛,此事经由他们秘密禀报给了联军中的曹操。曹休知晓后,并不以为意。毕竟,他年少独身投陈留,加入曹军,已让他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更兼曹操收其为义子,赞为“吾家千里驹”,令曹休自信倍增,只盼讨伐董卓之战一毕,资历渐丰,便能独掌一军。
然而,自上次因怠慢江琛被曹操训诫后,曹休深知,这位看似不羁的江先生,若在曹操面前稍有不满之词,不仅自己的领军之梦会破灭,甚至可能被迫返乡务农。
“我……并无把握……”曹休低头轻声说道。
江琛闻言,满意地点头:“这便对了,以你之年岁,在我家乡尚需三年苦读方能毕业。小小年纪,便急于建功立业,也不看看自己,能否舞动刀枪?”
曹休心中不服,他自吴郡赴陈留途中,已独斩七贼。但念及领兵之志,便忍了下来,免得再次触怒江先生。
江琛责备一番后,心情舒畅。曹休趁机献上茶水,江琛接过,脸色转和:“张辽张文远,智勇双全,日后成就,定超其主公吕布。”
曹休闻言惊愕,黄忠也曾问及此事,江琛却笑而不答。曹操都不敢深究,曹休自然更不敢问。未曾想,江琛对张辽评价如此之高!
江琛心中暗笑,张辽可是五子良将之首,实力非凡,非《三国演义》夸大,而是得到后世诸多朝代官方认可。
江琛识人之明,众人皆知,诸侯联军乃至董卓、李儒等西凉高层皆对其忌惮不已。因此,曹休对江琛之言深信不疑,对张辽的不满瞬间消散。
江琛为曹休解开心结,却不知曹操的亲兵们正侧耳倾听。
另一边,鲍忠中伏,鲍信损失兵马三千。虽黄忠、夏侯渊及时救援,击败魏续、侯成,并擒获张辽,但突袭虎牢关的计划仍大半落空。
虑及吕布可能率军来袭,且虎牢关内西凉军师李儒必有后续策略,曹操等人决议就地安营扎寨。
其目的有二:一是休整军队,安抚军心;二是警惕吕布率领并州狼骑的突袭。方悦、王匡、乔瑁已率三万兵马离去,联军两翼出现空档。曹操现有兵马五万,内含败将鲍信之部。面对仍统率两万并州狼骑的吕布,曹操不敢轻率行动。
鲍信受江琛指引,急于整顿军队以求赎罪,急忙返回军营,找到了同乡于禁。鲍信自觉与兄鲍忠皆非将才,于是将于禁推至台前,郑重交付兵权:“文则,此乃虎符,此后重任全仗你了。”于禁原只是伯长,面对此突来重任,尤其鲍忠愿作副手,难以推辞,只好接任,成为鲍信军中主将。
与此同时,曹操迅速行动,带出张辽。无论张辽如何谩骂,曹操皆不介意。待张辽力竭,曹操赠蜜水解渴。半小时对峙后,张辽被曹操礼遇打动,但仍拒绝背叛吕布,选择沉默。曹操笑而不答,命人善待张辽,令在场张扬、刘备等人惊讶。
正当众人不解曹操为何看重张辽时,斥候急报,吕布大军将至,已不足十里。
汉代,名声至关重要,除官方邸报外,还需名士点评。自汉武帝行察举制,举孝廉成选官要途。而科考制度始于隋朝。汉代为官,名声常重于学问。有学问无名声者难入仕途,有名声无学问者仍有机会。但选官制度漏洞,如郡守与地方豪强勾结分配孝廉名额,亦助长了逐名之风。
当时,人们多以外号和名声判断他人。如颍川荀氏八龙、荆州江夏八俊,及后来的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等。李儒深知舆论控制之重,董卓掌控洛阳后,他便掌握了官方喉舌。吕布得“虓虎”之称,除自身勇猛,亦因李儒背后炒作。
闻吕布亲率大军杀到,张扬与刘备面色大变。
曹操曾借黄忠之手败吕布,对“惧吕”有所免疫。关羽和张飞则跃跃欲试,他们本就一无所有,若能胜吕布,便能扬名。至于失败,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已至绝境。胜则名震天下,败亦虽死犹荣!
“来了!诸位,速随我出战!”
曹操扫视黄忠后,大步迈出营帐,张杨紧跟其后,面露焦虑,刘备则携关羽张飞垫后。
营外,遥见数百米外,并州狼骑黑压压一片矗立。
吕布与宋宪、郝萌立马阵前,眼神锐利,直指曹操。
“曹操,义父待你不薄,你却假献刀、矫诏起兵,罪该万死。”
吕布叫阵,言辞粗犷,引得曹操一行哑然失笑。
“主公,他们嘲笑你呢。”郝萌低语。
吕布心中暗恼,岂能不知?
昨夜闻张辽被擒,吕布怒发冲冠,亲率万骑出征。
不料,大军刚过高林,便遇陷阱重重。
更糟的是,黑夜中一支敌军神出鬼没,时而惊马,时而放箭。
夜色笼罩,并州狼骑优势尽失,疲惫不堪。
郝萌请战,被吕布严拒。
官道布满陷阱,黑夜追击无异于自投罗网。
直至天明,吕布方敢遣兵开路。
昨夜敌军似知难而退,未见踪影。
但一夜惊吓,让并州狼骑更加风声鹤唳。
非吕布坐镇,宋宪与郝萌难以稳住军心。
吕布未曾料到,昨夜阻碍他们的,竟是峡谷之战中的方悦。
此人智谋过人,非勇猛之辈。
自曹操处得三万兵马后,方悦采取稳健战术,派遣斥候,亲率大军,借夜色与善待乡民之举,得向导之助,成功隐蔽行踪。
得知黄忠、夏侯渊胜张辽等三人后,方悦未采纳王匡、乔瑁之策,未选险地与吕布硬碰,而是依据密信,对吕布实施骚扰战术。
此举虽未重创吕布,却为曹操等提供了宝贵的休整时机。
吕布欲率狼骑突破曹操大军,却发现对方已严阵以待。
前有工事,后有营地,硬冲必损兵折将。
更虑及西凉军中地位,恐军师李儒借机削弱其权。
宋宪见状,劝吕布小心,免遭偷袭。
吕布虽傲,亦知疲惫之师难敌精锐。
宋宪遂建议单挑,以振军威,或可换回张辽。
吕布心动,跃马而出,高声挑战。
张飞闻讯,怒不可遏,未待曹操下令,便挺矛而出,直取吕布。
张飞与关羽早有约定,欲于诸侯盟会中挑战吕布,只因刘备影响力有限。
三人依附公孙瓒,公孙瓒亦看重关羽张飞之勇。
关羽与张飞从不愁无用武之地。
但在诸侯共伐董卓之际,一位名叫江琛之人混于其中。
关羽斩华雄之功,竟被江琛嫁祸于黄忠,加之曹操介入,导致三兄弟与公孙瓒关系紧张。
偶遇吕布,张飞未经刘备同意,便冲动出击。
上党太守张杨怒斥刘备:“刘玄德,你们意欲何为?军法何在?”
张飞,你太过冲动!
待吕布斩些小将,你自有机会表现,何苦此刻惹事?
这下可好,无端得罪了一位太守。
刘备内心责怪张飞,但作为兄长,只能默默承受张杨的责备。
“张太守,我弟翼德勇猛无比……”
刘备解释时,不时看向曹操。
安抚张杨固然重要,但曹操的态度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