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于我计未施前,已预见吕布伏兵于林间前后。”
李儒焚函,遥望关外,低吟:“首局,姑且视为平局。接下来,李文忧欲观,江琛如何应对。”
言毕,李儒目光如炬,似穿空凝视汜水关。
汜水关深处。
李傕览毕李儒密函,眉头紧蹙:“郭将军,军师令我们即刻遣五千精骑,秘行小道,往虎牢关方向潜伏,相机而动。”
郭汜细阅密函,苦笑回应:“此令太过突兀!
我等已竭力牵制袁绍,现又分兵五千赴虎牢,执行不明之令?”
李傕凑前,重敲“相机而动”四字:“军师已有暗示,见此四字否?令我们相机而动。”
“末将愚昧,不明其意。”
“不明无妨,关键在行与否?”
“主公严令我们死守汜水,违者难辞其咎。”
“唉,主公军务已全权托付军师,你我若违令,军师面前难交代。”
……
李傕、郭汜商议良久,无果。
近日,袁绍猛攻关隘,每日折损精兵逾千。
此时若依李儒之计,再分五千精兵,汜水关必空虚。
一旦失守,董卓怪罪,性命难保。
正当李傕、郭汜为李儒密函焦虑之际,汜水关大营,贾诩正欲离去,忽见黑衣人立前。
“主公暗卫?李文忧有令于贾某?”贾诩眼神微动,慵懒道,心中已洞悉。
暗卫大惊,始悟其貌不扬者,何以得军师重用。
“文和先生,军师密函!”暗卫恭敬呈礼,退至一旁。
贾诩阅函,眼中难得闪烁。
“联军中竟藏此等高人?有趣,连李文忧亦无把握……嘿嘿,既觉无趣,贾某便去戏耍一番。”
言罢,贾诩一反常态,独步守将府。
未几,五千精兵悄然出关,取小道疾赴虎牢,由郭汜、贾诩统率。
虎牢关外,并州军营。
吕布披甲端坐主帐,右侧四位将领——宋宪、郝萌、成廉、曹性列席。
加之守营高顺,及征战在外张辽、魏续、侯成,八人皆丁原旧部,后随吕布投董,号并州八健将。
李肃为军师参谋,独坐对面。
帐内文武兼备,足见吕布虽轻联军,实则严备以待。
李肃诱使吕布背叛丁原后,宋宪等人对李肃心生怨怼,即便表面维持礼貌,也难掩眼中寒光,视其为仇敌。李肃则自视清高,对这些人的情绪不屑一顾。他认为吕布麾下仅张辽与高顺为真才实学,其余四人不过是庸碌之辈。若他掌权,定将这些二流武将尽早剔除。
特别是考虑到吕布这位有背叛历史且手握重兵,麾下还有八部将的武将,李肃深知其对董卓与李儒的威胁。此时,张辽伏击鲍忠,斩获三千敌军的捷报传来,但吕布却因鲍信逃脱而不悦,对张辽的轻描淡写感到愤怒。宋宪等人对此也心生不满,特别是他们未能参与此次行动,仅由魏续、侯成代表,更添心中不平。
李肃在旁默默观察,心中暗自盘算如何利用吕布军中的不和为自己谋利。吕布则对麾下文武的心思浑然不觉,只知此次虽未全歼曹操大军,但也重创之,勉强达成目标,于是筹备庆功宴并派人向李儒报捷。
然而,捷报未稳,张辽亲兵满身血污闯入,带来兵败噩耗。吕布闻言大怒,拔剑劈裂案几,宋宪等人见状纷纷请战。李肃劝阻无效,吕布怒不可遏,揪起李肃怒斥,一把推开后,点起一万并州铁骑,携宋宪、郝萌出征。李肃当众受辱,颜面扫地,成廉、曹休二人更是冷眼以对。
幸运的是,李儒反应迅速,吕布刚走,密探便送来急信。
李肃展信,信中言李儒已料张辽等人受阻,吕布必将亲征。
更令人惊愕,李儒断言李肃难阻吕布。
故命李肃率小队骑兵,赴虎牢与汜水间小径,为贾诩引路并协助。
李肃读信心惊,李儒之智与信中屡提之曹营智囊江琛,令其自叹弗如。
他收起信,神色复杂,李文忧之能,李肃难以企及!
贾诩究竟何人?
若江琛真乃曹操暗藏智囊,其智应与李文忧相当。
大敌当前,李文忧未亲临,反遣看似平庸之贾文和……
李肃功利心重,此番对李儒心悦诚服。
江琛获李儒信中盛赞,李肃亦生敬意。
然令其虎贲中郎将为讨虏校尉贾诩副手……
秩序岂不大乱?
李肃心中暗誓,遇虎牢关军,必寻机夺回兵权。
此次对手,或为曹操隐藏智囊江琛!
此人早晚扬名,曹操再掩亦无用。
难得与江琛交锋之机!
岂能轻易让予贾诩?
李文忧推崇之人,败其手下亦能扬名。
若能取胜……
李肃越想越得意,奸笑不止。
成廉与曹性心生怯意欲走,忽闻轻笑:“二位将军,军师有令,望拨十名精兵助我。”
李肃身为李儒派遣军机参赞,要求不敢轻视。
成廉与曹性深知,拒此小请,日后难向李儒交代。
于是爽快拨出十名并州骑兵,如释重负般送李肃出营。李肃未计较,心中暗誓,待从贾诩手中夺回兵权,此战除非吕布降,否则绝不发兵相救。他认为,以吕布才智,对上连李儒都忌惮之曹军谋士江琛,必遭算计。
此时,李肃带骑兵离去,联军中江琛正裹被打瞌睡,忽连打喷嚏。
“谁在背后议论我……文烈,我们到哪了?”江琛揉眼望天边泛白问道。
“嘿,江兄,此地后高林,再行数十里即虎牢关。”一声音响起,江琛望去,见曹操微笑立于车旁,顿时怒火中烧,猛扑而去。
“老曹,你这坑货!竟让文烈趁我熟睡装车出发?寒冬腊月啊!连个带车厢马车都不找,至少多备几床棉被吧?万一冻伤寒,不等敌军来,我先交代了!”
忆及昨夜寒霜与惊恐,江琛紧揪着曹操衣襟,怒言斥之。曹操自知理亏,又恐江琛失稳,只得忍辱负重,任由江琛唾沫飞溅。
曹休、黄忠、夏侯惇等人旁观,忍俊不禁却面色憋红。两名身着华服的男子,本想上前结识,此刻却愕然呆立。
此乃许子将口中的乱世奸雄曹操?被骂不还口,被打不还手,还得强颜欢笑……这等境遇,连其父曹嵩都未曾享受!
曹操瞥见鲍信、鲍忠神色异样,忆起昨夜怒斥他们的情景,连忙向江琛求饶。
“江兄,江兄,是我的错。今日有客,好歹给我留点颜面……”
江琛骂得喉咙干涸,才留意到曹操身旁立着两位气质出众的中年男子。
“咳咳,老曹,你太过分了!”
带客至此,怎不先告知江某?
这不是让江某在人前出丑吗?”
江琛整理衣衫,埋怨曹操。
“江兄,从你到来,我哪有插话的机会?”
曹操苦笑摇头,引鲍信、鲍忠上前行礼。
二人遵曹操之命,谎称姓鱼,乃军需商人,隶属于鲍信先锋军。
多亏江琛昨夜派方悦示警,加之曹操及时发兵,间接救了他们一命。
因此,他们决定随曹操前来,亲自向江琛致谢。
一番解释后,江琛终明事情原委:“二位得救,多亏黄忠、夏侯渊两位将军及时增援。
此事,江某岂敢邀功……”
话未毕,见鲍忠欲开马蹄金匣子,江琛忙改口:“但你们既带礼物,江某不收,恐伤二位颜面!罢了,江某就收下吧。”
言罢,示意曹休接过匣子。
曹休初随江琛,不知江琛爱财,闻言愣住,一脸茫然。
不是说不邀功吗?
怎么……
幸得夏侯惇在场,默默将鲍信、鲍忠带来的黄金与诸多礼物,全数移至江琛身后的板车上。
鲍忠看得心惊,鲍信则眯眼打量曹操与江琛。
呵呵!
这是故作庸俗吗?
可惜啊,自昨夜,你江琛便锋芒毕露,再难掩藏!
轻捋长须,鲍信笑道:“救命之恩,永生铭记,战后必有重报!”
鲍忠怀疑自己听错,揉揉耳朵,见鲍信意味深长的笑容,顿时醒悟。
好险!
险些中计,幸得兄长在此!
曹操乃曹腾之后,
虽不及四世三公的袁家,但论金银,宦官之家,岂会匮乏?
江琛既受曹操重用,岂会被这点财物迷惑?
这都是计谋!
鲍忠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保证,鱼家在兖州产业颇丰,讨董之事一了,江琛可随意挑选庄园。他称赞二弟机智过人,明白要得到非凡智谋之人,任何笼络手段都不为过。鲍信则含笑不语,身为诸侯,他行事需谨慎,以免触怒曹操。
提及昨夜鲍忠遇险,若非黄忠搭救,险些落入并州狼骑之手,江琛对鲍忠确有救命之恩。鲍信认为,鲍家赠予庄园报恩并无不妥,况且他们并未主动招揽江琛。鲍忠兴奋之余,甚至打听起江琛的婚姻状况。
曹操不耐地打断,提及鱼家女儿皆已出嫁。鲍信与鲍忠尴尬退避,但对曹操的态度中更多是得意而非恐惧。江琛不明就里,只觉鱼家兄弟言辞悦耳、出手大方,远比总想占他便宜的曹操有趣。
江琛疑惑地问曹操这么早来访的目的,曹操笑称正有一难题需江琛指点。江琛懊悔,这熟悉的场景让他懊恼不已。曹操提出,昨夜大战中,黄将军擒获吕布部将张辽,少主有意招降,但张辽拒绝并出言不逊,少主险些杀之。他询问江琛,此人是否值得结交。
鲍信闻言怒视曹操,心中不满曹操明知鲍家无大将,却不肯以五百匹战马交换昨夜擒获的张辽。曹操则心中暗骂鲍信擅自行动,急功近利,害了他。对于张辽,曹操决定不予轻易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