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朝廷的地位重要吗?
当然重要,汉帝乃正统之象征。
若非重要,何来联军共伐董卓?
曹操此次借天子之名号召群雄共讨董卓,实则犯下足以诛连九族的大罪。然而,讨伐董卓既能扬名又能获利,众人皆心知肚明,于是伪诏便成了真命。袁术,身为袁家正统,举荐曹操为东郡太守,加之联军首领袁绍亦表赞同。各路诸侯不敢同时得罪袁、曹两家,因此无人敢为现任太守乔瑁出头。如此,曹操至少在名义上获得了接管东郡的资格。至于能否从乔瑁手中真正夺得东郡,则不在此次交易范畴。
许攸智谋过人,瞬间洞悉其中关键:“好!东郡太守之位便如此决定。但那四千匹战马,我需先与袁绍商议,方能答复。”
曹操与许攸简短交谈,便定下一郡太守之位,众人惊喜交加,又觉不可思议。送走许攸后,曹操回到主营。
夏侯惇审视黄忠,眼神古怪:“未曾想,四千匹战马的价值竟超越一郡太守。”
黄忠无奈笑道:“元让,我乃特例!况且,主公欲得东郡太守之位,还需先解决乔瑁。”
曹操微笑安抚众人:“相较于稀缺的战马,我所提的第二条件对袁绍、袁术而言,不过是动用些许袁家资源,上一份形式上的奏章罢了。”
无论如何,曹操已有了取代乔瑁之名。
陈宫不悦,身为兖州名士,他不愿见曹操与乔瑁在兖州境内刀兵相见,于是沉声道:“孟德,乔瑁已答应起兵结盟,若对其下手,恐遭非议。”
曹操岂会在意他人非议?他心中暗笑,对陈宫点头:“公台所言极是。讨伐董卓期间,我不动乔瑁。但战后,你必须为我想出良策。”
良策?
怎可能轻易想出!
陈宫大惊,未及开口,曹操已宣布散会,率先离去。望着众人背影,陈宫面色阴沉。他忠心耿耿追随曹操,却难以忍受曹操日益加深的猜疑。
乔瑁身为东郡太守,积极响应号召讨伐董卓,一切看似合理合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开战之由皆难寻,尤其曹操还需顾及名声。
“我本以为他是明君,现在看来……”陈宫面露苦色,黯然返回营帐。
陈宫未曾料到,曹操能容忍许攸的暴躁,岂会不容他?实则,陈宫自视甚高,却无所作为,渐渐让曹操失去了耐心。更甚者,他为防止江琛日后威胁自己的地位,竟派夏侯惇前往喜茶店,几乎要了江琛的命。这一行为彻底惹怒了曹操,使他萌生了杀心。君臣之间的裂痕,已难以修补。
许攸离开曹营后,没有去袁军那里,而是进了陈留太守府。通报声中,三位身着华丽服饰的男子在主厅议事,一同望向匆匆而来的许攸。
许攸行礼道:“拜见主公、张太守、袁太守。”
袁绍急切地上前问道:“子远,孟德答应了吗?”
许攸笑道:“主公放心,孟德已答应助您成为联军盟主……”
袁术面色一变,急忙问道:“那我呢?”
张邈心中暗笑,与袁绍的大志相比,袁术不过是个小角色。
许攸继续道:“袁太守别急,督粮官之位,孟德也已点头。但他需要您先上一道奏章,举荐他为东郡太守。”
东郡太守?张邈脸色微变,他知道曹操曾拒绝此职,隐居乡里。如今若得此位,赶走现任东郡太守乔瑁,易如反掌。
袁术大笑,迈向张邈的书桌:“哈哈,这有何难,即刻便写。”
战事凶险,生死难料,更不用说对抗董卓这样的猛虎!督粮官无需前线拼杀,却能建功立业。袁术钱粮充裕,毫无后顾之忧。至于是否得罪乔瑁,他根本不在乎,袁家四世三公,岂是浪得虚名?
袁绍沉稳许多,问许攸:“子远,孟德对我有什么要求吗?”
许攸略显尴尬地笑道:“主公,许攸代孟德向您请求,希望能分得四千匹精品战马。”
四千匹精品战马?张邈神色大变,这四千匹战马,比起袁术所能给的虚名,无疑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要知道,曹操为筹集两千匹战马以换取黄忠,几乎耗尽了曹家和夏侯家的积蓄。
袁绍也未曾料到曹操所求如此之多,冷哼道:“哼,曹阿瞒胃口不小,他怎不直接向我索要颜良、文丑?”
许攸眼角微跳,劝道:“主公,战马日后可再寻,可盟主之位,或许仅此一次。”
袁术豪迈挥手,犹如挥金如土:“兄长身为渤海太守,购马何难?曹阿瞒要四千匹,你给他便是。这样吧,我私人资助你一千万钱,你出三千匹即可。”
望着袁术的阔绰,张邈默默品茶,心中暗喜与袁家兄弟交好真是明智之举。诚然,他与曹操交情深厚,但曹家终究难以匹敌袁家的威势。此时的袁家兄弟,除了西凉的董卓,面对任何诸侯都如碾压般强大。
“行!子远,你再出使曹营一趟,告诉曹阿瞒,他的两项条件,我们都答应了!”有了袁术的资助,袁绍立刻做出决定。
不久,一条震惊天下的消息迅速传播。
十八路诸侯在兖州陈留郡集结,誓师伐董,共商大计。
会上,曹操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袁绍再三推辞未果,最终在众人坚持下,接受了这一职位。
接着,袁绍任命袁术为粮草官,孙坚为先锋,大军直指汜水关。
诸侯结盟多日。
江琛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指挥李通忙碌。
店外的大黄狗目光带着几分不屑地看着江琛,似乎觉得自从李通来了,他就越发懒惰了。
“江兄,久违了,曹操可真是想念你啊!”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江琛抬起头,只见曹操带着黄忠走了进来。
曹操看见李通的打扮,故作惊讶地问:“江兄,这位是新请的伙计?”
“李通,李文达,江夏人,前几天饿晕在门口,我看他可怜,就收留他帮忙。”江琛简单介绍后,又指了指曹操和黄忠,“文达,这是我们的重要客户老曹,和他的护卫老黄。”
李通心领神会,连忙行礼问好。
曹操心中暗自赞赏,与黄忠找了个空位坐下:“江兄,诸侯已经结盟。
袁绍在我家少主的推荐下,成了联军盟主。”
曹操环视四周,得意地说:“袁术被袁绍任命为联军粮草官,看来我们的生意快要开张了。”
江琛摸了摸下巴:“那孙坚这江东猛虎,恐怕要有麻烦了。”
曹操和黄忠闻言,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江先生,你……怎么知道……”黄忠轻声问道。
江琛看向曹操:“袁术身为南阳太守,早就把扬州当成了自己的地盘。
对经常出现在扬州的孙坚,他岂能不担心?
现在好不容易成了联军粮草官,他肯定会在粮草上动手脚。
要是让孙坚立下大功,战后扬州谁来主宰?
还会是他袁术吗?”
“董卓还没现身,联军就已经开始内斗了……”曹操闻言,长叹一声。
江琛不屑:“我早就说过,这场讨董之战,最后肯定不了了之。
不过,你家少主那东郡太守的位子,是怎么来的?”
“哈哈,说起来,我还得代我家少主谢谢江兄呢!”曹操笑容满面。
江琛惊讶地指了指自己:“谢我?为什么?”
“上次江兄告诉我,袁术带着大量粮草,意在联军粮草官一职。
我就建议少主,以举荐袁绍为盟主为条件,不反对袁术担任联军粮草官,换取了袁绍的四千匹良马,并让袁术上表奏请他为东郡太守。”曹操颇为得意,这是他受江琛启发,自己策划的结果。
黄忠与李通此刻恍然,联军诸多行动背后,均有江大贤的暗中操控。
然而!
令他们愕然的是,江琛面无表情地凝视曹操,直至曹操的笑容凝固,尴尬地询问:“江兄,何……何故如此?”
“老曹,你真是糊涂。”江琛扶额,无奈地叹息:“怎能给曹操出此下策?”
糊涂?
在江兄眼中,我竟变得如此不堪?
曹操脸色惨白,手中的茶杯跌落,碎成一地。
黄忠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曹操,焦急地问:“江先生,此事难道有何不妥?”
江琛苦笑回答:“岂止不妥?兖州东郡早有归属,太守乔瑁更是讨伐董卓的诸侯。
曹操若强夺乔瑁之地,他辛苦积累的名声将荡然无存!”
曹操被江琛的关切所动:“江兄,我家少主并不在意世人误解……”
江琛严厉打断:“你是不是又要说‘宁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闻言,内心翻腾,幸得黄忠暗中扶持。
饮下一口奶茶,曹操心境稍平:“我不过一介商人,怎会有此等言辞?”
“还好你没再乱说,不然你家少主更要被你害惨!”江琛不屑,轻敲桌面。
“你可曾发现,相比袁绍、袁术,你家少主麾下武将虽多,谋士却仅陈宫一人?”
曹操惊讶地望着江琛,这正是他心中的疑惑。
江琛不客气地说:“曹家因大长秋曹腾而兴。曹腾虽入宫三十载无大错,且能举荐贤才。
但你们曹家仍被士族视为阉宦之后。”
曹操面色阴沉:“江兄,提及此事,我便怒不可遏……”
江琛怒斥:“你这糊涂蛋,你还有脸发怒?
你家少主从洛阳北部尉做起,平定黄巾之乱,再到发起讨董之战。
他辛苦十几年,好不容易赢得士人好感,却因你谋取东郡的建议,毁于一旦!
你若不信,待他攻打乔瑁,不仅再无士人投奔,就连陈宫也会离去。”
曹操被江琛骂得无地自容,黄忠和李通也吓得浑身颤抖。
他们擅长征战,对于治理却一知半解。
若真如此,夺得东郡又有何意义?
没有士子辅佐曹操,难道让黄忠、夏侯惇等武将转而治国?
“江兄,这……这该如何是好?”曹操惶恐,紧紧抓住江琛的衣袖。
怎么办?
史书哪有这般记载?
谁能想到你这家伙会把曹操引入歧途?
原本曹操凭多年积累,讨董之后赢得颍川士子集团的认可。
如今,全完了!
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毛玠……
诸多杰出智囊,或将纷纷背离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