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A“南昌”舰的低频“心魔”被斩断,新一代cmc叶片的强化之路在晶痕的指引下铺开,“宙斯之盾”更是在敌人的“馈赠”下淬火成型。胜利的余晖尚未散尽,深水区的暗礁与远方的风暴,已然悄然浮现。
---
西北高空台基地,超净材料制备车间内,气氛凝重而专注。巨大的真空熔炼炉如同沉默的巨兽,炉壁上新安装的数个观察窗后,沈清秋和几位材料元老的目光如同鹰隼,紧紧盯着炉内炽白熔融金属液面上方,那片被无形力量牵引、悬浮、正在缓缓成型的陶瓷“胚胎”——这是采用**晶须定向排布技术(oriented ceramic Reinforcement - ocR)** 的首批cmc涡轮叶片预制体。
“炉温1980K,保温稳定。”
“惰性气氛纯度:氩气99.999%,露点-70c以下,确认。”
“超声引导场功率加载…频率调整至目标谐振点…”
炉内,无数微米级的碳化硅(Sic)晶须,在强大的定向超声场作用下,如同被无形梳子梳理的亿万根铁屑,正艰难地、一点一点地摆脱无序的混沌,朝着叶片承受最大离心应力的方向——叶根至叶尖的纵向轴心线——缓缓靠拢、排列。
“排列度…65%…70%…” 负责监控超声场和实时成像的分析师声音紧绷,“局部区域出现晶须束纠缠!排列效率下降!”
“调整b区引导场聚焦强度和相位!”沈清秋语速飞快,目光在多个监控屏上急速切换,“注入微量流场扰动,打散纠缠束!快!”
操作员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舞。炉内无形的力场如同被拨动的琴弦,发出细微的调整。纠缠的晶须束在扰动下微微散开,重新被主引导场捕获、拉直。排列度艰难地爬升到75%,最终稳定在78%左右,距离理论最优的90%以上仍有巨大鸿沟。
“极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材料院士轻叹,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现有的超声场发生器和控制精度,只能做到这一步。晶须在高温熔融金属中的布朗运动和相互间范德华力干扰太强,定向排布…难如登天!”
沈清秋沉默地看着屏幕上那虽然比无规则排布好得多、却仍显杂乱的晶须取向分布图,指尖冰凉。没有高精度的**电磁-声复合定向场发生装置**和**纳米级的原位实时反馈控制系统**,这“定向排布”终究是跛足而行!而这类极端精密的设备,恰恰是西方严密封锁的禁脔!
“不能停!”她猛地抬起头,眼中是不屈的火焰,“78%,也比乱麻强!记录所有参数!分析每一次扰动对排布的影响!把失败的数据也当金子收好!我们自己做不出顶级的‘梳子’,就用笨办法,一次一次地试,一次一次地调!优化工艺参数,把这78%的潜力榨干!同时,材料所理论组,给我死磕电磁-声复合定向场的数学模型!没有实物,先在虚拟世界里把它造出来!”
**材料的“魂”,需要最精密的“织机”来编织。没有,就用血汗和智慧,在荆棘中一寸寸地“纺”!**
---
南海深处,波涛之下。
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039c型常规动力潜艇,“长城237”号,如同深海的幽灵,悄然潜伏在一条繁忙的国际水道的边缘。艇内声呐室,声呐员戴着耳机,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海洋的交响曲。突然,他的手指猛地按下一个标记键。
“艇长!被动声呐捕捉到异常!方位xxx,距离不确定,但…很近!特征:极低频(<10hz)、连续、规律性脉动!非自然背景噪声,也非已知任何型号舰艇或潜艇的主机、辅机特征!强度微弱,但…很‘纯’!”
艇长立刻凑到屏幕前,看着那被特殊算法过滤、凸显出来的微弱低频信号线,眉头紧锁。“记录频谱特征!持续监听!保持绝对静默!”
他接通了后方指挥链:“‘长城’呼叫‘龙宫’,发现不明低频脉动源,特征独特,疑似新型水下平台推进器或某种特种设备特征…请求‘星链’广域水声监测阵列(由部署的浮标组成)进行区域聚焦扫描与特征比对!”
数小时后,后方信息传来,带着一丝震惊:“‘龙宫’回复:‘星链’阵列在目标区域未发现匹配的已知水下目标声纹特征!该脉动源…无库可查!初步研判,极可能为某国高度保密的新型**超静音推进系统**或**特种水下作业平台**首次实战部署!”
“长城237”号如同被无形的针扎了一下,艇内气氛瞬间绷紧至极限。一条未知的“黑鱼”,带着闻所未闻的静音技术,潜入了家门口的水道!这种脱离掌控的未知感,比面对已知的强敌更令人心悸。
“‘星链’阵列持续监控!本艇保持隐蔽追踪,尽可能获取更多声纹细节!”艇长声音低沉,“把这条‘幽灵’的特征,一丝一毫都给我刻下来!我们需要知道它是什么,更要弄明白它为什么能这么‘静’!” **深海的寂静,正被一种全新的、令人不安的脉动悄然打破。**
---
克罗诺斯集团总部,顶层密室。
投影上,黑森林试验场靶区浓烟滚滚的画面被定格。格罗夫斯面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宙斯之盾’…他们竟然利用我们的‘雷霆之子’完成了终极测试!耻辱!”
阴影中,一个冰冷的声音响起,属于克罗诺斯首席技术官索伦:“愤怒无济于事,格罗夫斯。电磁脉冲的突袭窗口已经关闭。但信息战,永不落幕。” 他调出新的画面,那是密密麻麻的、代表全球数据流的动态图。“‘星链’的天基网络是他们最强大的神经,也是最庞大的攻击面。‘海妖’项目第二阶段——‘潮汐’(tidal),可以启动了。”
屏幕上,数据流开始模拟异常波动:
* **数据洪流攻击:** 模拟亿万级物联网设备垃圾数据,伪装成正常接入请求,冲击“星链”地面信关站和用户终端接入认证系统。
* **协议漏洞渗透:** 利用“星链”某些早期用户终端固件的未公开漏洞(零日漏洞),尝试建立隐蔽后门。
* **频谱污染:** 在“星链”主要工作频段(Ka\/V波段)特定区域,部署大功率、高指向性的窄带干扰源,制造局部“数据荒漠”。
* **“蜜罐”诱饵:** 释放携带伪造“星链”协议特征的虚假卫星信号源,引诱用户终端或地面站接入,窃取密钥或注入恶意指令。
“这不是为了瘫痪,而是‘窒息’。”索伦的声音如同毒蛇吐信,“用垃圾数据堵塞它的血管,用干扰制造盲点,用漏洞埋下毒刺,用诱饵迷惑感知。让这张引以为傲的天网,变得臃肿、迟滞、布满暗疮。当他们的神经在数据泥潭中挣扎时,真正的‘海妖’之吻,才会降临。”
格罗夫斯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资源不限!我要让‘星链’的天空,布满看不见的荆棘!”
---
联合指挥中心。
陈默面前的屏幕分割成三块:
* 西北:沈清秋团队在简陋条件下死磕晶须定向排布,78%的成果下是深深的无奈与不屈。
* 南海:“长城237”号传回的、那神秘而纯净的未知低频脉动频谱图,如同深海幽灵的指纹。
* 全球:“磐石联盟”网安中心捕捉到的、针对“星链”全球网络的、多点位、多形态的“潮汐”攻击初始迹象——数据流异常波动、零星干扰报告、可疑漏洞扫描尝试。
王干事声音凝重:“陈董,克罗诺斯动手了。‘潮汐’攻势,目标很明确——‘星链’的韧性与带宽。南海的‘幽灵’也来者不善。”
陈默的目光扫过三块屏幕,最终停留在那代表全球星链数据洪流的动态图上。那上面正开始泛起代表异常流量的、不祥的暗红色涟漪。
“沈博士那边,设备是硬伤,急不来。通知验证中心精密仪器所,集中力量攻关电磁-声复合场核心部件,哪怕先做出原理样机。另外,将现有78%定向排布叶片的样件,优先用于中低工况验证机测试,积累数据,不等完美。”
“南海的‘幽灵’,是威胁,也是机遇。让‘长城237’号务必保持隐蔽,持续监听。通知水声研究所,将这份独特声纹特征列为最高优先级研究课题,同时,调用‘星链’监测浮标阵列,对全球主要敏感水道进行类似特征的大数据筛查!我要知道,这‘幽灵’是独狼,还是群狼!”
“至于‘潮汐’…”陈默的指尖轻轻点在屏幕上那些蔓延的暗红色涟漪上,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通知周斌,启动‘星链’网络防御体系‘天河’预案。他们想用数据垃圾堵塞我们的血管?那就让‘天河’的智能流量清洗中心开闸泄洪!他们想用干扰制造荒漠?那就用自适应跳频和智能波束赋形,在荒漠中开辟绿洲!他们想埋毒刺、放诱饵?那就用主动诱捕系统和动态协议指纹混淆,让他们自食其果!”
他微微停顿,声音如同淬火的寒铁:
“‘潮汐’拍岸,只会让‘星链’的礁石更加嶙峋!让克罗诺斯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信息洪流,听我号令!**”
无形的战争在材料、深海与信息的维度同时打响。晶须的阵列在高温中艰难编织着强韧之魂,深海的幽灵在寂静中露出莫测的爪牙,而覆盖苍穹的信息天网,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来自数字深渊的“涨潮”考验。大国重器的航程,从未风平浪静,唯有在惊涛骇浪与暗流汹涌中,方能锻造出劈波斩浪、洞悉寰宇的——不灭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