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材料所的真空熔炉沉寂下来,炽白的火焰熄灭,只留下炉膛内那片初具叶形的陶瓷“胚胎”,其内亿万晶须在78%的排布度下凝固,带着未竟的遗憾。南海深处,“长城237”号的声呐员屏住呼吸,捕捉着那纯净又诡异的低频脉动,如同聆听深海巨兽的心跳。而覆盖全球的“星链”天网,无形的数据血管中,来自“潮汐”攻击的污浊暗流正悄然滋生、蔓延。
---
西北材料所,超净分析间。沈清秋指尖拂过那枚刚出炉、带着余温的定向排布cmc叶片样件。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纵向排列的晶须束如同被强行捋顺的倔强发丝,虽整体趋向一致,却仍夹杂着不少纠缠、弯折的“叛逆者”。强度测试数据冰冷地显示:其抗拉强度比完全无序排布提升了35%,但距离理论定向增强60%的目标,仍差一截鸿沟。
“78%的排布度,35%的强度提升,这是我们现有‘土法’的极限了。”材料物理首席的声音带着不甘的沙哑,“超声场的穿透力和控制精度在高温熔融金属中衰减得太厉害,就像用一把钝刀在浓稠的糖浆里刻字…”
“钝刀?”沈清秋眼中锐光一闪,拿起那份验证中心精密仪器所刚发来的绝密进展报告,“钝刀刻不了,那就换把‘磁力刻刀’!通知仪器所,立刻将他们的‘宝贝疙瘩’运过来!我们现场合练!”
数日后,巨大的真空熔炼炉旁,矗立起一座造型奇特、布满了超导线圈和精密传感器的辅助装置——**电磁-声复合定向场原理样机(EmAF prototype)**。它像个笨重的钢铁巨兽,但内部凝聚着仪器所工程师们日夜鏖战的心血。
“超导磁体预冷完成,场强稳定!”
“高频声波发射阵列就绪,谐振频率锁定!”
“注入金属熔融液,目标温度1980K,稳定!”
“启动复合定向场!”
炉内无形的战场瞬间改变!强大的**梯度静磁场**如同无形的栅栏,将躁动的晶须强行约束在特定的空间平面内。同时,**高频聚焦超声波束**精准地射入这个被磁场约束的“晶须通道”中,如同无数把无形的精密小锤,高频、短促地敲击着晶须,驱赶着它们沿着磁场引导的方向(叶片的纵向应力轴)艰难地移动、对齐。
监控屏幕上,晶须的排列度数值开始跳动:80%…82%…85%!
“好!磁场有效约束了布朗运动和范德华力干扰!”仪器所总工声音激动。
“超声波束能级再提升10%!聚焦区域向叶根应力集中区偏移!”沈清秋紧盯着屏幕上晶须的动态。
排列度艰难地爬升到87%时,突然停滞!
“报告!b区边缘晶须出现局部聚集!磁场梯度在此处出现畸变!”
“磁场补偿线圈组c-7、c-8,加大电流!修正畸变!”
“声波束流场受畸变磁场影响,发生散射!排列效率下降!”
“声波相位阵列,动态调整!目标:抵消散射,重建聚焦!”
原理样机的控制室内,工程师们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屏幕上,代表磁场强度和分布的彩色云图与声波聚焦能量图不断扭曲、调整,如同驯服两头暴烈巨兽的缰绳。每一次参数的微调,都伴随着炉内晶须排列度小数点后细微的、艰难的攀升。
88.2%…88.5%…89.1%!
“极限了!”仪器所总工看着控制台上几组逼近红色警戒线的参数,“磁场线圈局部过热!声波发射器功率已达安全上限!再强行提升,设备有烧毁风险!”
沈清秋看着屏幕上最终定格在89.1%的排列度,虽然距离理论最优仍有差距,但比之前的78%已是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这台粗糙的原理样机,证明了“电磁-声复合定向”这条路的可行性!
“记录所有参数!保存设备运行日志!这89.1%,是未来90%、95%的基石!”沈清秋的声音斩钉截铁,“给这台‘宝贝疙瘩’记首功!同时,通知验证中心,立刻立项:基于此次经验,设计建造工程化的、具备主动冷却和自适应场补偿能力的**工业级EmAF装备**!我们要的不是原理样机,是能造出顶级叶片的‘织魂神器’!”
---
南海,“长城237”号潜艇如同最耐心的猎人,在幽暗的水下保持着绝对的静默,追踪着那条行踪莫测的“幽灵”。声呐屏幕上,那纯净的极低频脉动信号时隐时现,强度飘忽不定,显示目标具备极高的静音性和机动性。
“艇长!目标开始变速!脉动频率发生谐波畸变!”声呐员的声音带着发现新大陆的兴奋,“捕捉到微弱的高次谐波分量!非常独特!像是…某种**高速旋转机械在变工况下特有的振动耦合特征**!数据库无匹配!”
后方“龙宫”基地,水声研究所的超级计算机正全力运转,对这份独特的谐波畸变特征进行深度挖掘和反向推演。
“主频脉动极低频,能量集中,指向**大功率、低转速推进器**(如泵喷或磁流体),但变工况时出现的高次谐波…”“首席水声分析师指着频谱图上的细微凸起,“这种耦合模式…更像是**高速涡轮机械**(如闭式循环蒸汽轮机)在变负荷时,转子动力学与流体激振耦合的表现!矛盾!”
“除非…”另一位专家眼中精光一闪,“除非它的推进系统是**混合模式**!主推进是极静音的泵喷或磁流体提供持续推力,但在需要高速机动或紧急规避时,启动一套**高性能的闭式循环涡轮辅推系统**!高次谐波,是辅推系统启动时的‘呼吸声’!”
“混合推进系统!”结论令人震惊!这解释了目标为何能在超静音巡航和爆发性机动间无缝切换!其技术复杂度和先进性,远超预估!
“‘星链’阵列最新广域扫描数据融合完毕!”情报官报告,“在目标活动区域海底地形图上,发现多处**异常平整、人工修整痕迹的‘停泊点’**,深度在200-300米,地质结构稳定,远离主要航道。结合目标特征…极可能是其预设的**隐蔽充电\/补给点**或**水下信息中继节点**!”
“长城237”号艇长看着综合情报图,那条“幽灵”的轮廓正被一点点勾勒出来:一条拥有颠覆性混合推进系统、能在深海预设节点隐蔽行动、静如鬼魅、动如雷霆的“超级黑鱼”!威胁等级,急剧飙升!
“保持追踪!重点记录其辅推系统启动、关闭的声纹细节和机动轨迹!摸清它的‘呼吸节奏’!”艇长命令下达,潜艇如同融入海水的阴影,继续这场寂静无声的致命追踪。**深海的幽波,正为这头“幽灵”塑形,显露其狰狞的獠牙。**
---
“星链”全球网络运营中心(GNoc)。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全球数据流如同奔腾的彩色星河。然而,此刻这条星河中,正翻涌着不祥的暗红色污流——那是“潮汐”攻击制造的数据垃圾、局部干扰和恶意扫描。
“‘天河’预案启动!”周斌的声音响彻指挥大厅。
瞬间:
* **“泄洪闸”开启:** 分布全球的十二座巨型“天河”智能流量清洗中心火力全开。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如同最精密的筛网,瞬间识别并过滤掉海量伪装成正常请求的垃圾数据洪流,将其导入专用的“数据沼泽”进行无害化处理。主干数据通道的压力骤减。
* **“绿洲”生成:** 遭受高强度窄带干扰的局部区域,“星链”用户终端与卫星的通信协议瞬间切换为**动态自适应跳频模式**,在干扰频谱的缝隙间灵活穿梭。同时,卫星相控阵天线启动**智能波束赋形**,将宝贵的通信能量精准聚焦于未被干扰的“干净”频道和用户位置,如同在荒漠中开辟出条条稳定的信息通道。
* **“诱捕场”激活:** 针对那些携带零日漏洞扫描和试图接入“蜜罐”诱饵的恶意节点,“天河”系统悄然释放出大量伪装成漏洞百出的老旧终端的“电子替身”。一旦恶意节点上钩,其攻击手法、指纹特征甚至控制源Ip,瞬间被反向锁定、记录,并触发预设的**动态协议指纹混淆**反击——向其注入大量无效协议碎片和误导信息,使其自身陷入混乱。
指挥屏幕上,全球数据流的暗红色污流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天河”的蓝色净化洪流冲刷、稀释、吞噬!局部干扰区域重新亮起代表通信正常的绿色。恶意扫描和“蜜罐”接入尝试的报警数量急剧下降。
“报告!监测到克罗诺斯位于里海区域的三个主要干扰源功率异常提升!试图反制我们的跳频和波束赋形!”安全工程师喊道。
“启动‘天河’反制协议b序列!”周斌冷笑,“释放定向高能射频脉冲‘礼花’,给他们干扰源的功放模块‘暖暖机’!通知地面站,对这几个坐标进行‘星链’合成孔径雷达(SAR)凝视扫描,我要看到他们功放管烧红的样子!”
无形的信息攻防在电磁空间激烈交锋。“天河”系统如同最精密的净水厂和坚固的堤坝,将汹涌的“潮汐”污流层层净化、疏导、甚至化为反击的力量。星链的天空,正经历一场数字风暴的洗礼,礁石在潮水冲刷下,愈发嶙峋坚韧!
---
联合指挥中心。
陈默的目光扫过三块屏幕:
* 西北:定格在89.1%排列度的晶须图像旁,新增了粗糙却潜力无穷的EmAF原理样机照片,标注着“复合定向场验证成功,工业级装备立项启动”。
* 南海:那条神秘的极低频脉动旁,新增了独特的谐波畸变频谱和预设海底停泊点示意图,“超级黑鱼:混合推进+隐蔽节点”的轮廓愈发清晰。
* 全球:“天河”净化的蓝色数据洪流正压制着暗红色的“潮汐”污浊,比例持续扩大。
“通知沈博士,工业级EmAF装备列为最高优先级,资源倾注,我要在六个月内看到工程样机。”
“南海情报共享海军总部,提升反潜警戒等级,制定针对性反制预案。同时,水声研究所全力破译‘混合推进’声纹特征,建立专属识别库。”
“‘天河’表现优异。”陈默看向代表全球数据流的屏幕,眼中映照着那奔腾的蓝色星河,“但克罗诺斯不会罢休。通知周斌,‘潮汐’只是前奏,真正的‘海妖’本体必藏其后。启动‘天河’深度学习核心的主动狩猎模式,利用捕获的恶意节点特征,反向溯源,给我揪出‘海妖’的指挥中枢!”
磁场艰难地束缚着晶须之魂,深海的幽波勾勒出幽灵的獠牙,而奔腾的“天河”,正涤荡着数字世界的污浊,积蓄着反击的惊雷。大国重器的航程,在破浪前行中,不断磨砺着洞察深渊、净化寰宇的——不灭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