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的波涛似乎也被那17赫兹的低频脉动所感染,带着一种沉闷的节奏,不断拍打着“南昌”舰厚重的舰艏。舰桥内,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李振邦总师盯着面前新铺开的全舰三维结构模型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数百个新部署的振动传感器节点,如同在钢铁巨兽体内植入了敏锐的神经末梢。代表低频震动的能量流线图正随着IpS-2系统主动施加的、精确可控的负载扰动,发生着微妙而剧烈的变化。
“相位偏移!频率耦合点捕捉!”负责数据分析的工程师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主动扰动频率18hz,舰体龙骨纵向三号肋位节点响应异常放大!能量流在此处形成强涡旋!看这里——能量并非单纯来自IpS-2舱段内部!而是通过…**舰体主电力传输电缆的刚性固定支架**,与龙骨结构形成了**机械-电气耦合共振回路**!震动源是IpS-2变流器模块的特定次谐波,但能量被支架‘放大’并‘注入’了舰体结构!”
真相如同一道闪电劈开迷雾!不是“心脏”本身有致命缺陷,而是连接“心脏”与全身的“血管”固定方式,在特定频率下成了致命的“共振放大器”!
“立刻计算最优解耦方案!”李振邦眼中精光爆射。
“方案一:更改电缆支架结构,增加高阻尼隔振材料!”
“方案二:优化IpS-2变流器控制算法,主动抑制该次谐波分量!”
“双管齐下!”李振邦拍板,“工程组,立刻设计支架改造方案,优先采用验证中心‘磐石’联盟内的高性能阻尼复合材料!算法组,基于实时反馈,立刻在现有IpS-2控制系统中嵌入谐波抑制模块!目标——把这条‘共振毒蛇’给我掐死在摇篮里!”
随着新的控制指令下达,屏幕上那顽固的17hz能量峰,如同被无形之手扼住咽喉,振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减、弥散!舰桥内那令人心头发闷的低沉嗡鸣,也随之减弱、消失!指挥中心屏幕上,“南昌”舰的三维模型上,那条盘踞的“毒蛇”标记,瞬间黯淡、瓦解!
---
西北高空台基地,气氛却如同高压锅。巨大的碎裂核心机已被小心翼翼地吊装下来,安置在超净分析间内。沈清秋和她的团队如同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用激光扫描仪、电子探针、原子力显微镜,一寸寸地“阅读”着每一块惨烈的cmc叶片碎片。
“报告沈博士!残片c-7区域,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完成!”一名研究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裂纹起源于**晶须增强体与陶瓷基体的界面**!看这里——裂纹扩展路径并非完全沿界面,而是出现了大量**穿晶断裂**!更关键的是,在裂纹尖端区域,我们检测到了**异常的氧元素富集**和**晶须(Sic)表面氧化层异常增厚**!”
“氧?”沈清秋猛地抬头,眼中寒光一闪,“高空台测试环境是模拟高空低氧环境,哪来的过量活性氧?”
“是水汽!”材料物理首席恍然大悟,“模拟高空环境使用的冷却气流,即使经过深度干燥,也可能在核心机极端高温区域发生微量分解!微量的h2o在2000K高温下,足以与Sic晶须表面发生反应:**Sic + 2h2o → Sio2 + ch4**!生成的Sio2氧化层体积膨胀,在晶须\/基体界面产生巨大拉应力,同时削弱界面结合强度!高温、应力、微量水汽氧化——三重作用下的‘环境致脆’(Environmental Embrittlement)!”
“找到了!”沈清秋一拳砸在分析台上,声音带着破开迷障的锐利,“不是材料本身强度不够,是它在服役的极端环境中,遭遇了未曾预料的‘隐形杀手’——**高温水氧腐蚀**!裂纹走向的‘天书’,指出的就是这条致命路径!”
她立刻连通陈默:“陈工!根源锁定!高温水氧腐蚀导致晶须\/基体界面劣化,引发灾难性失效!根治方向:
1. **晶须表面改性:** 研发新型抗氧化涂层(如bN、Al2o3)包覆Sic晶须,隔绝水氧侵蚀!
2. **基体成分优化:** 探索引入高温自愈合玻璃相(如Y-Si-Al-o-N),在裂纹萌生时主动填充修复!
3. **工艺升级:** 采用**晶须定向排布技术**(已突破),最大限度提升特定方向(如涡轮叶片离心应力方向)的强度和抗损伤能力!避免无规则排布带来的薄弱环节!”
陈默的声音传来,带着赞许:“好!清秋,你们破译了材料的‘求救信号’!立刻按此方向组织攻关!定向排布结合抗氧化改性,打造真正水火不侵的‘叶片之魂’!”
---
黑森林边缘,克罗诺斯集团“雷霆之子”试验场外围。数辆伪装成环境监测车的特种车辆静静潜伏在茂密的针叶林中。车厢内,周斌团队的核心成员屏息凝神,面前是“星链”系统传回的、经过特殊算法处理的实时电磁频谱瀑布图。整个试验场及周边数十公里空域,任何一丝异常的电磁涟漪,都逃不过这张无形巨网的捕捉。
“注意!试验场内部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启动!主电网切换至独立隔离模式!”
“高频段(x波段)探测雷达功率陡增!扫描模式转为密集凝视!”
“场区西北角,大型电容阵列充能信号检测!能量等级急速攀升!特征频率…吻合hEmp原型机!”
一条条情报如同冰冷的溪流,汇入周斌面前的指挥终端。他眼中没有丝毫紧张,只有猎手锁定猎物般的冷静与期待。
“目标区域电磁静默等级提升至最高!所有非必要设备关机!”
“‘宙斯之盾’各节点最后一次自检通过!能量储备100%!冗余链路就绪!”
“气象监测:试验场上空对流活动增强,符合强电磁释放条件预测…倒计时开始!”
试验场内,一座如同巨型微波发射器的装置缓缓调整着角度,对准了远方山谷中预设的、布满废弃电子设备的靶场。操作员的手指悬停在鲜红的发射按钮上方。
“三…二…一…释放!”
刹那间,无形的毁灭风暴席卷而出!一道肉眼无法捕捉、却足以让灵魂战栗的恐怖电磁脉冲,以光速扫过靶场!靶场内,所有电子设备屏幕瞬间爆出刺眼火花,内部电路板在超高压下熔毁、碳化!浓烟滚滚而起!
几乎就在同一毫秒!
千里之外的“宙斯之盾”国家战略级电磁防护综合试验场,刺耳的警报拉响至最高等级!模拟的“雷霆之子”电磁脉冲频谱特征,被“星链”实时捕捉并同步注入“宙斯之盾”的防御体系!
“检测到hEmp攻击!频谱特征匹配!峰值强度110kV\/m!”
“一级防护阵列(大型法拉第笼\/深埋屏蔽设施)启动!能量衰减-60db!”
“二级主动抵消阵列启动!发射反向调制电磁波束…中和干扰场建立!目标区域场强压制至5kV\/m以下!”
“三级末端硬防护(特种吸波材料\/瞬态电压抑制器)工作正常!核心设备内部敏感电路监测点…电压波动<±10%!无损伤报告!”
大屏幕上,代表攻击能量的红色狂潮,在重重叠叠的蓝色防御屏障前,被层层削弱、消解、最终化为无害的背景噪声!指挥大厅内,死寂一瞬,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狂喜欢呼!
“成功了!全谱系防御!饱和攻击扛住了!‘宙斯之盾’通过了终极淬火!”周斌看着屏幕上克罗诺斯靶场升起的浓烟和自己这边代表“毫发无损”的绿色信号,嘴角咧开一个冰冷而畅快的弧度。敌人的屠刀,最终成为了磨亮己方神盾的砺石!
---
联合指挥中心。
三块屏幕上的阴霾尽散:
* 左侧,“南昌”舰的三维模型平稳航行,17hz的“毒蛇”标记烟消云散,标注着“结构耦合共振已解除,优化方案实施中”。
* 中间,碎裂的叶片残骸图像旁,新增了清晰的失效机理图:“高温水氧腐蚀致界面劣化”,指向三个金光闪闪的突破方向:“晶须抗氧化”、“基体自愈合”、“定向排布”。
* 右侧,“宙斯之盾”的防御能量流图完美抵挡了模拟的红色脉冲,旁边是克罗诺斯试验场靶区浓烟滚滚的卫星照片,配文:“‘雷霆之子’烟灭,‘宙斯之盾’铸成!”
陈默站在屏幕前,海上的脉动听清了舰体的呻吟,材料的晶痕指明了强化的路径,敌人的雷暴淬炼了守护的神盾。惊涛骇浪,终成砥砺锋芒的洪炉;裂痕废墟,化作登顶巅峰的基石。
他缓缓转身,声音平静却蕴含着改天换地的力量:
“通知李总师,055A震动解决方案作为核心经验,写入所有后续舰艇设计规范。”
“告诉沈博士,新一代cmc叶片研发,资源优先保障,我要在三个月内看到首批定向排布抗氧化样件。”
“嘉奖‘宙斯之盾’及周斌团队。此战告捷,但电磁攻防永无止境,我要看到下一代‘主动吞噬’防护系统的概念设计。”
“至于克罗诺斯…”陈默的目光扫过那张浓烟图,嘴角微扬,“送他们一份‘感谢信’——谢谢他们的‘烟花’,为我们照亮了前路。下一次,希望他们的‘烟花’,能放得更‘灿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