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彦秋将事情与陈振细细道来,陈振闻言大喜,藏青色的差役服袖口都激动得微微发颤。这下不仅自家妻弟的差事有了着落,连小王那位行伍出身的同袍也能安顿下来。
陈振兴冲冲地下了衙门台阶,在回廊拐角处遇见正在擦拭腰刀的小王。听闻此事,小王古铜色的脸庞先是一喜,随即浓眉一蹙,压低声音道:\"陈哥,这事咱们得让那俩小子好好谢过林大人。天底下哪有这般好事?偌大个货栈,跟白送似的就赁下来了?\"
陈振猛地一拍脑门,束发的网巾都歪了几分:\"瞧我这榆木脑袋!\"两人越想越觉得此事必有蹊跷,定是林大人在背后打点了关系。否则那赵员外怎会突然改了主意?林大人肯借银子不收利钱,还不是念在他们平日当差勤勉的份上?
\"总得表表心意才是。\"小王摸着腰间的牛皮刀鞘沉吟。可两人商议半晌,却想不出门路——陈振是衙门里的书吏,小王不过是个捕快,能拿得出什么像样的谢礼?眼见日头西斜,陈振还得回去当值,只得嘱咐小王找他那位同袍再作计较。
正说话间,年桦轻叩书房雕花门扉。这位师爷穿着靛蓝色直裰,手持一卷账册,笑吟吟道:\"大人,徽州钱庄的刘掌柜递了帖子,正在花厅候着,说是有要事求见。\"窗外的桂花树沙沙作响,飘来阵阵甜香。
林彦秋闻言,手中青瓷茶盏微微一滞,盏中碧螺春泛起一圈涟漪。他抬眼望向窗外,见徽州钱庄的马车正停在县衙外,拉车的青骢马不耐烦地刨着蹄子。
\"钱庄这些人,倒是比那檐下的燕子还机灵。\"林彦秋轻笑一声,指尖摩挲着茶盏上细腻的冰裂纹,\"丰年时追着你要放贷,荒年时连个铜板都吝啬。先前杜县丞想借些钱粮修水利,他们竟要拿官仓作抵。如今沧山县的桑蚕刚见起色,倒巴巴地找上门来了。\"
他略一沉吟,对年桦道:\"此事且请田主簿代为周旋。\"
年桦身着靛青直裰,闻言拱手称是,却又从袖中取出一封红帖:\"还有一事。前日与隆昌票号商议的汇兑之事,他们愿接下这差事,只是有个条件——往后县里桑园、茶山的官贷,须得经他们票号周转。\"
林彦秋目光在年桦腰间新换的羊脂玉佩上打了个转,似笑非笑道:\"年师爷对此事怎么看?\"
年桦捻着山羊须,斟酌道:\"隆昌票号在乡间素来活跃,这些年农桑借贷多赖其力。下官以为,此事...或可通融。\"
\"上月堂议后,不是让户房去查访水果行市么?\"林彦秋突然话锋一转,\"可有什么结果?\"
年桦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卷绢帛,双手呈上:\"下官走访了七里八乡的果农,又请教了州府来的行商,已拟就这份《沧山果木考》,请大人过目。\"绢帛展开,但见蝇头小楷工整细密,还绘着各色果木的图样。窗外一阵风过,带着新摘枇杷的甜香。
林彦秋见年桦这副做派,不由捻须轻笑,心想这师爷倒是准备周全。接过绢帛奏折,他抬手示意年桦落座,自己则就着窗边的光亮细细翻阅。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他已将奏折内容了然于胸。文中主张广植多品以避风险,依据沧山县的山形水势、土质气候,建议新栽蟠桃、板栗、核桃等树种,更提出可广植青竹,借竹笋之利以补果木生长周期之缺。
\"此议甚善。\"林彦秋合上奏折,指尖轻叩紫檀案几,\"可呈送县衙堂议,作为往后农桑发展的方略。你且誊抄一份送与田主簿过目,此乃百年大计,若隆昌票号确有实力,不妨优先合作。待堂议通过,须尽快拟出实施细则。\"
年桦刚躬身退出书房,外间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厮捧着名帖来报:\"大人,赵典史遣人送信,说是州府拨下的游览款项已到,野河沟乡的民夫已开始整修道路,预计来年开春便可迎客。\"
信使退下前又支吾道:\"我家喻大人一直未得机会谢过大人恩典,想请您晚间过府用个便饭...\"
林彦秋执茶的手微微一顿。如今沧山县衙中,除喻师爷外,就属这赵典史夫妇与他最为亲近。今日突然相邀,莫非...转念又自嘲多心,便爽快应道:\"且回话,就说本官酉时必到。\"
茶还未凉,就见车夫小王在门外探头探脑。这粗豪汉子搓着手进来,黝黑的脸上竟显出几分扭捏:\"大人...晚间可有空闲?\"
林彦秋忽想起方才赵氏之邀,再看小王这般情状,不由莞尔:\"怎么,你也备了酒席?\"
小王瞪圆了眼睛:\"大人真乃神算!我那行伍兄弟家境虽寒,却执意要设薄酒谢恩...\"窗外竹影婆娑,映得书房内青白交错,恰似这接连而来的邀约,叫人琢磨不透其中深意。
林彦秋并非瞧不上小王那位行伍兄弟,只是想到又要劳烦人家张罗,心下颇觉过意不去。他捋了捋青缎官服的袖口,温言道:\"你们这般客气,倒叫本官不安。其实只要将货栈经营得当,往来账目清楚,便是最好的报答。至于这顿饭,本官心领了。\"
见小王面露失望之色,林彦秋却已转身从红木柜中取出一方锦盒,递给一旁的陈振:\"这里有些银票,你且拿去支用。”这锦盒中的银两,除却他身为县令的俸禄,余下皆是董家商号定期送来的分红。具体数目他从未细算,约莫有几千两之数。
喻文博的宅子在城西僻静处,是座带天井的小院。林彦秋的轿子刚到门前,就听见院内传来摘菜的窸窣声。推门而入,但见喻文博身着半旧靛蓝直裰,正坐在槐树下择菜,见他进来慌忙起身,竹编菜篮里的青芹还沾着晨露。
\"大人光临寒舍,快请正堂用茶!\"
林彦秋环视这方小院:三间瓦房围出个四四方方的天井,当中一棵老槐投下满地碎阴。西墙边搭着葡萄架,青藤缠绕间已结出串串嫩果。东侧小厨房里传来锅铲相击之声,想必是赵嫣霓在灶前忙碌。
\"不必了,\"林彦秋指着槐树下的石凳笑道,\"这暑气未消的时节,哪及树荫下凉爽?\"
喻文博闻言,朝屋内唤道:\"二丫头,把那张藤案搬出来!嫣霓,大人到了,快沏茶来!\"
屋内传来少女清脆的应答。赵嫣霓系着靛青围裙从厨房转出,手上还沾着面粉,笑吟吟道:\"大人稍坐,这就给您沏新摘的云雾茶。\"转头又朝里屋叮嘱:\"成才,取书架第二格竹筒里的茶叶!\"
里屋少年应声而动。林彦秋望着这重组之家其乐融融的景象,不禁莞尔。破碎的瓷盏重锔后反倒别有一番意趣,倒比那些看似完好的更显珍贵。晚风拂过葡萄架,带起一阵沙沙声响,混着厨房飘来的炊烟香气,竟比那高门大户的珍馐更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