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南朝使团,在兴庆府与贺烽周旋之际,北方的金国也在紧锣密鼓地行动……
大同府内,谋士时立爱正对完颜宗翰汇报近期镇朔军的动向
完颜宗翰冷笑道:
“就贺烽那个硬茬子,赵构那小儿的虚名笼络不住他,既然如此,就给他添把火,让他后院起火,无暇东顾!”
他之前派出的细作并非全无作用,至少摸清了一些兴庆府内的人事脉络和暗流,
“李仁忠那边情况如何?”
负责的将领回道:
“元帅,李仁忠被贺烽软禁在府中,看守严密!我们的人几次试图接触,都未能成功,不过,我们买通了他府中一个不得志的旧仆,”
“李仁忠对李察哥投降并获封侯爵极为怨恨,每日咒骂不休,心有不甘,”
“不甘就好!”
完颜宗翰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李乾顺那边呢?”
“李乾顺被圈禁在皇宫偏殿,形同傀儡,身边侍从大多被换成了镇朔军的人,更难接触……”
完颜宗翰沉吟片刻,下令道:
“接触不了,就制造接触的假象!设法让贺烽的人发现我们的人,正在与李仁忠或有牵连的迹象!”
“另外,散布流言,就说李察哥之所以能劝降诸多州县,是早与贺烽暗中勾结,出卖了其叔父李仁忠和西夏国主,才换来今日富贵,”
“还有,说贺烽之所以保留西夏国号,并非仁慈,而是暗中与李乾顺达成协议,准备借助西夏旧力,待时机成熟便联合南下,吞并赵宋!”
……
这是一条极其刁钻的计策!
旨在离间贺烽与西夏降臣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挑起李仁忠残存势力对李察哥和贺烽的仇恨,
同时,又在南朝使团心中种下猜疑的种子,抹掉贺烽与南宋朝廷本就脆弱的关系!
“妙计!”
时立爱由衷的赞叹:
“大帅这是阳谋啊!此流言一起,无论贺烽如何辩白,疑窦既生,其内部必生疑心,那戚琼生性多疑,得知此事,定会添油加醋报于赵构……”
“还有……”
完颜宗翰补充道:
“让我们在河西走廊的暗线,挑动一下那边的吐蕃和回鹘部落,就说镇朔军下一步就要清算他们,抢夺他们的草场和牛羊,给贺烽多制造些麻烦,让他疲于奔命!”
“领命!”
完颜宗翰的军令颁下,其麾下斥候细作便开始如期展开
计策如同无声的瘟疫,开始在兴庆府及周边地区蔓延……
……
数日后,贺烽兀自站在兴庆府城门楼上,在脑海中的沙盘情报系统之中,对应着那几个红点,睁开眼,朝着入城的人群中,用手指了几个人……
身边亲卫立刻会意,迅速下了城墙,将贺烽指定的几个形迹可疑的人抓获!
这些人,无一例外,全是完颜宗翰派入兴庆府的细作……
几个细作惊骇之中疑心大作!
自己刚到这兴庆府,压根就没做过任何出格的举动,可为何这镇朔军的人对自己的身份如此了如指掌……
贺烽并没有因为抓了几个细作而有喜色,他自己在这兴庆府中,周围几十公里的敌情自己自然能察觉,可兴庆府之外的情形,他却无能为力
眼看着自己眼前这些细作的成色,估计能派来兴庆府,就能派去其他各地……
果然,一段时间内,都督府接到了边境巡逻队“偶然”截获的,疑似金人细作与李仁忠府中旧仆秘密联络的消息,虽然证据模糊,但足以引人遐想!
同时,其他州县之间,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流言蜚语,有的说李察哥是卖国求荣的小人,有的说贺烽与李乾顺暗通曲款,图谋甚大……
这些流言真真假假,混杂在一起,让常人根本无从分辨,极大地扰乱了民心,也使得一些原本已经安分的西夏旧贵族,又开始蠢蠢欲动……
李御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贺烽,面色凝重:
“王爷,流言来势汹汹,显然是有人故意散播,李仁忠府邸是否需要加派看守?李察哥那边,是否要召来询问?……”
贺烽听完,脸上并无意外之色,反而冷笑道:
“完颜宗翰也就这点伎俩了,李仁忠那边,看守照旧,不必加强,但要外松内紧,看看有没有人会趁机跳出来,至于李察哥……”
他略一沉吟:
“不必召他,你亲自去一趟,将市面流言,特别是关于他卖国求荣的部分,‘无意中’透露给他知道,看看他是什么反应!”
“王爷是想……试探他?”
李御心领神会,
贺烽没说话,只是默默的又在脑海中,用沙盘情报系统扫描了一遍李察哥……
他的立场,如今尚且稳定
可人心向背,总是掺杂了太多的因素……他今天不反,不代表明天不反!为了后方的稳定,总得给他加一道保险……
“你此去,要让他有点压力,让他明白,除了跟着我们,他已无路可走!”
贺烽淡淡道:
“至于与李乾顺勾结的谣言……哼,南朝使者不是还在吗?想办法,让那位戚侍郎也听到一些……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贺烽的指令颁下,李御眼中闪过一丝佩服:
“属下明白,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