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金人的计策,贺烽的应对迅速而有力!
他命令苏锐麾下马军,如风般掠过河西走廊的边缘地带,
其兵锋之盛,军容之整,让那些原本被流言煽动得有些心思浮动的吐蕃,回鹘部落首领胆战心惊,
当一支试图劫掠商队,试探镇朔军反应的小部落,被苏锐以雷霆之势剿灭,酋长头颅被悬挂于路口示众后,所有的躁动都瞬间平息了下去……
紧接着,在贺烽的安排下,安西都督府召开周边各部会盟的消息被送往各部,
伴随着送达通知的信息,还有更加明确的态度:凡参与盟会者,既往不咎!且可重新核定草场,获得互市许可!
无故不至者,视同为敌,镇朔军发兵讨伐!
……
恩威并举,双管齐下,各部落首领在权衡利弊之下,大多数部落都选择了顺从,纷纷动身前往兴庆府,
金人试图挑动边患的阴谋,尚未完全展开,便被贺烽以强大的武力,和明确的态度强行压制了下去!
与此同时,兴庆府内的暗流也在贺烽的掌控之中……
李察哥从李御那里“偶然”得知市面流传他“卖国求荣”的恶评后,又惊又怒,更是惶恐不已!
他深知自己已无退路,此刻若一旦失去贺烽的信任,他在西夏故地将无立足之地,甚至性命难保!
李御在他耳边稍加敲打,他便立刻主动求见贺烽,涕泪横流地表忠心,并献上了自己家族积累的部分隐秘人脉和财富,以示绝无二心!
贺烽对于李察哥的态度十分满意,为了安其心,贺烽安抚了几句,并未深究,
但李察哥经此一事,变得更加谨慎和卖力,主动协助都督府安抚其他西夏旧贵,竭力澄清流言……
而关于贺烽与李乾顺“暗中勾结”的流言,也如贺烽所愿,通过特殊渠道,“恰到好处”地传到了南宋使团正使戚琼的耳中……
戚琼本就对贺烽的强势和独立心存疑虑与不满,听到这些真伪难辨的传言,更是心生警惕,
他连夜修书,以密奏将这些流言加上自己的分析,遣快马送往应天府,
在密奏中,他极力渲染贺烽的嚣张跋扈难制,及其“挟夏自重”的言语,
建议朝廷对贺烽应以防范和制约为主,不可倾心倚仗……
副使王渊则对贺烽的军事实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态度反而没有戚琼那么极端,但他也认为贺烽非池中之物,朝廷需早做打算,
南朝使团在兴庆府逗留了半月,除了几次官方宴请和无关痛痒的会谈外,在核心问题上毫无进展,
贺烽态度明确,关键利益上寸步不让,戚琼见事不可为,且担心久留生变,便以需回朝复命为由,提出辞行,
贺烽也未强留,依礼相送,并让他们带回给赵构的“贡品”一批西夏宫廷珍藏的珠宝玉器,以及一份语气恭谨却态度坚决的谢恩表章,
这份表章,在名义上维持了臣属关系,但实际上,双方都心知肚明,隔阂已深,联盟脆弱不堪……
对于贺烽对朝廷的态度上,别人还好,只张德柱一脸的不情不愿,满心愤恨!
“那狗朝廷,咱有难的时候他不来,等咱有了地盘就想来摘桃子!也就大哥你惯着他!”
贺烽无奈的看着自己这个憨兄弟,眼神中尽是宠溺……:
“你懂个屁!”
“我要是不安其心,就他们那个怂样,万一跟金人投降了咋办!”
“金人要是没了南朝廷的顾虑,那所有的压力还不都是压在咱身上!”
“没跟他撕破脸,三方就都还有一丝幻想,至少那南朝廷不会彻底的失去希望,也就会一直和金人对垒……你不懂,这对咱们有利!”
……
安抚着在原地自己气的直晃悠的张德柱,贺烽送走南朝使团,
他扭头对着李御安排,立即召集核心文武,召开军议:
“金人亡我之心不死,南朝猜忌日深,眼下看似平静,实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贺烽开门见山,手指敲打着地图上的河东,河北地区:
“完颜宗翰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消化西夏,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不能坐等他整合力量后来攻……”
李锐武眼中冒光:
“王爷,要打河东了?”
贺烽摇头:
“还不是时候,我军刚刚拿下西夏之地,需时间彻底消化,新附之军也需整训,直接与金军主力硬碰,损失是不必要的!”
他手指向地图北部,河套地区以外:
“我们的第一步,是扫清侧翼,巩固后方,漠南草原,自辽亡后,诸部纷争,也有一些不愿降金的辽国残部活动,金人对那里的控制尚不稳固……”
说到这,贺烽点名
“苏锐!”
“末将在!”
苏锐踏前一步,撑手领命
“命你率一万精骑,以巡边扫荡残敌为名,北出河套,兵锋直指漠南!”
“你的任务,是震慑草原诸部,迫使其臣服,或至少保持中立,若遇金人小股部队或与其勾结的部落,一个不留!”
“同时,联络那些抗金的辽国遗老遗少,告诉他们,若愿归附,我贺烽可予其安身之地!”
“末将领命!”
苏锐沉声应道,眼中战意盎然,驰骋草原,正是他麾下铁骑所长!
“李锐武,张德柱!”
“末将在!”
“加紧整训各军,尤其是新编入的西夏降卒和部落兵,优胜劣汰,严明军纪!半年之内,我要看到一支真正如臂指使的军阵!”
“董怀安!”
“末将在!”
“神射营与斥候营合并改组为“铁羽军”由你统领,专司情报,侦查,狙杀,破袭!”
“给你两千五百员额,下设五个营,我要你接起刘青之前的任务,盯住金人!”
“末将必不辱命!”
……
一道道命令发出,镇朔军这台战争机器,在短暂休整后,再次开始高速运转,其目标直指更广阔的北方草原!
李御能看得出,贺烽的战略思路很清晰,先定漠南,消除侧翼威胁,吸纳草原力量,壮大自身,然后再图东进,与金人争夺中原!
但针对于辽人,他始终放心不下,他来到贺烽身旁,低声提醒:
“那辽人……”
其实不用他说,贺烽心里也有数,当初金灭辽时,是宋和金联手灭亡的辽……此刻招抚辽人,李御是恐有后患
但显然贺烽并不这么想,他轻拍李御的肩膀:
“我知道你的担心,其实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只要我们强大,你会发现这个世上的人,待我们都很友善……”
李御闻言眼前一亮!
是啊!贺烽这话说到了要害上,熟识宋建国史的他知道,当初大宋立国时,就是靠从辽借的兵……
而后两国反目,宋又联金抗辽……现如今,宋金又反目……
……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一场围绕北方霸权的更大风暴,正在贺烽的意志下,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