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4月10日上午10时,红楼3号楼顶楼(5楼)大会议室。
戈辉、宁远、程天运、石焰、纪云峰、王超辉、严肃、刘城、杨双、谭伟、许明、鲁飞(从南部非洲归来不久)、周玉坪,端坐主席台(王招辉在德国留学海军,无法回来)。下面是禁卫军各职能部门的上校及以上军官,以及禁卫陆军、海军陆战队、武装警察、战略炮兵、骑兵旅的师旅长、政委和参谋长。
宁远快速浏览着名单上的三百四十六人,斜眼看了一下手表,秒针一格一格的往前跳,直到跳到十二的位置,十针和分针刚好完成了一次移动——10点整。
“开会”扬声器把宁远的声音传遍会场,所有人结束低声交谈,或收回神游天外的思绪,视线对准了主席台。宁远继续讲:“今天参会的人并不多,三百四十六人,人少,不等于事儿小。”
台下的很多人低头扫了一眼摆在面前的会议事项,字迹清晰漂亮的活字排版印刷,如此奢侈,只有不差钱不缺人的红楼才用得起(这个时代还没有汉字打字机,通常是油印),据说每一个铜活字,都是用朝阳机床厂专门开发的活字专用机床雕刻打磨的。
宁远继续讲:“会议的第一项议题,禁卫军总部的架构调整。”
所有人翻开会议事项的第一页,第一项就是调整方案。禁卫军三总部,变成了四总部,又多了很多职能部门,又有很多人去总部工作了,军衔肯定也会升一格,这样的机会真心不多,这样的好事儿没人反对。
宁远继续:“新时期,新形势,禁卫军的组织架构也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调整,经三总部商议决定,拟成立总装备部,负责全军的装备建设,制定具体的工作规章,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负责军事装备的研发制造、军火贸易、保障勤务等工作,管理所属职能部门、军事科研院校、科研生产机构、驻厂军事代表机构;负责协调国内外的军事技术合作等。比如在今年二三月份,我们与多国签订了军事技术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将由总装备部牵头负责。”
不用宁远提醒,很多人已经开始在议题最后的意见栏位置,写自己的意见了。
宁远看到台下很多人在低头写字,所以他提醒道:“大家也可以会后再写个人意见,明天上午结合下一项议题,分组讨论,后天正式下结论。”
听了宁远的话,有些人放下了钢笔,有些人还在写,把自己瞬间的想法,先留在纸上。
宁远继续讲:“禁卫军三总部商议决定,民兵预备役司令,国防动员局长程天运,调任总装备部,担任主任一职。三位副主任,将从各位师长中产生,具体是谁,三总部还在商议中。”
那么,民兵预备役的总司令由谁来担任?台下的所有人都在迅速的整理思路。
宁远继续:“调武警二旅旅长兰耀阳担任民兵预备役司令,武警一旅旅长张作霖担任国防动员局长,武警二旅政委霍玉梁担任武警一旅旅长,武警二旅参谋长常京林升任武警二旅旅长。”
兰耀阳心中五味杂陈,头上的铡刀终于还是落下来了,自己还是被调离了,除夕夜的失误终归是没躲过去。不过还好,至少军衔没变,还是少将。
张作霖觉得自己亏了,真的亏大了,虽然军衔没变,但手底下没兵了,那可是五千人的标准旅啊,自己的每一个命令,都必须得到回应。然而现在,只能管动员局那几苗人了,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他知道,自己没有反对的权力,只能服从三总部的安排。
霍玉梁是真的不喜不悲,在他看来,只要不让自己退出现役,调到哪里他都能接受,哪怕做一名小战士他都欣然愿意,万万没想到自己还升一级,当旅长了。他瞥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神情有些恍惚的张作霖,心中暗暗用力,我一定要带好武警一旅,一定要比你带的更好。
常京林表面平静,心中狂喜,我是旅长了,我是少将了。他心里琢磨了很久的朝阳治安整肃计划不用再报请兰耀阳了,直接在心里自己通过了。这就是一号的好处,可以问下边的人,但最后还是由自己拍板。
“会议的第二项是关于扩军的议题。正月初三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已经说过了,今天重点讨论这个问题。”宁远开始了第二项议题:“特区的经济实力有限,养50万禁卫军,特区财政就已经捉襟见肘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扩军呢?特区人民不吃饭了吗?”宁远发出灵魂之问。
坐在台下的军人,他们考虑的是怎么打赢战争,关于养兵的事情,那不是他们考虑的,那是戈辉、宁远这些禁卫军最高层考虑的事情。有些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是无感的,或者说他们只想着打赢战争,其它的不想考虑,不想费那个脑子。
宁远继续道:“我们虽然先后打赢了日本满洲军和沙俄远东军,但是特区的安全形势并未好转,反而恶化了,英法日俄已经成为我们的死敌。特别是英日俄三国,对我们除之而后快,香港对于英国的份量就不说了,东北对于日俄来说,他们流血牺牲,巨耗国帑,最后成全了我们,他们是不甘心的,迟早要卷土重来。我们收集到的情报显示,英法美正在与日本、俄国磋商英镑贷款、美元贷款事宜,帮助日俄两国尽快恢复战争实力。我敢大胆的预言,新的战争就要来了,敌人装备的不再是射速慢的栓动步枪,而是半自动步枪,还有各种轻重机枪。”宁远的声音变得低沉:“这对我们禁卫军来说,是真正的血与火的考验,会有更多的牺牲,但我们别无选择,无路可退。只能时刻准备着,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轰,台下的所有人同时起立,异口同声:“时刻准备着,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宁远抬手,向下虚按,等众人重新落座,他继续讲:“随着特区实际管理区域,直接扩展到整个东北,很快还要扩展到黑龙江以北,贝加尔湖以东,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目前,禁卫军现有军事力量,大部分要去境外作战,境内兵力空虚,很容易被敌对国乘虚而入,特别是与我们一江(鸭绿江)之隔的日本。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安全形势,填补境内的军事力量,我们必须扩军。”
虽然会议事项上已经写的很明白了,但是从宁远嘴里说出来,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很多人有机会当师长、旅长了,虽然师长旅长将是他们从军生涯的终点,但他们依然心情振奋。如果不扩军,面对青一色二十几岁的师长旅长,下面的人估计这辈子都没机会当师长旅长了。当了师长,也就到头了,因为像戈辉、宁远这些二十几岁的禁卫军最高层,等他们老去,得几十年之后了,所以当禁卫军的军官是幸福的,二十几岁就有机会当师长旅长,但也是悲哀的,师长旅长就是他们的终点。
宁远举起手中的会议事项,说道:“这里面就有一份总参起草的扩军?案,在最后几页。禁卫陆军扩军30个师(总计50个师),海军陆战队扩军4个师(总计10个师),武装警察计划扩军40个旅(总计50个旅),战略炮兵扩军12个旅(总计20个旅),骑兵扩军2个旅(总计6个旅)。这不是最终决议,只是一个简单思路,一会儿,我们十人一组,分组讨论这份扩军草案,先拿出一份我们认为合理的扩军方案出来。”宁远突然提高声调:“下午,财政局、人力资源局(劳动局更名)、工业局、农业局、海关、税务局、特区储备银行的代表将列席会议,参与讨论扩军的问题,所以,大家要明白,扩军不是军方自己的事情,是特区方方面面共同的事情,与特区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与特区的每一文钱息息相关。”
“请这些非军方的人参与讨论,目的只有一个。”宁远竖起一根手指:“我们不但要扩军,还要尽可能的少影响特区人民的生活。很多长城以南过来的移民,来到我们这里,是来求生的,是相信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的日子比以前更糟糕。”
“这个很难,但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做到。”戈辉突然插话道:“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说完,向宁远轻轻点头。
宁远继续:“现在开始分组,自由组合,三号楼、四号楼、五号楼、六号楼的小会议室,接待室,以及专门空出来的办公室,作为临时讨论会场。”
会场上所有人立即行动,和附近的人快速聚拢在一起凑够十人。
门口卫兵推门而入,直接说道:“凑够十人的跟我走。”
就这样,三十三个十人小组陆续离开大会议室,宁远等十三人随机的加入十人小组里。戈辉留在大会议室,与剩下的十五人成为一组,一起讨论扩军问题。
会议持续了三天,这三天是在各种讨论争吵中度过的。最核心的扩军问题,军方和特区各局并未达成一致,双方妥协之后,扩军规模压缩了三分之一,禁卫陆军扩军15个师,武装警察扩军20个旅,战略炮兵扩军2个旅,骑兵扩军2个旅,海军陆战队不在扩军之列。
虽然戈辉也可以强行按计划扩军,但他不想这样做,强军和特区发展并不冲突,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左右手的关系,既是分开的,又是联系的,所以他接受这个结果,也认为这是最优的结果。当然,他接受这个结果也是另有原因的,因为石焰在香港搜出三千吨黄金,五万吨白银,这些钱是不会交给特区财政的。另外,鲁飞也从南部非洲意外得到了三千吨黄金,据说这是英国人在布尔战争时期丢失的,被他意外得到的。这些也是禁卫军的军费,不会交给特区财政,所以禁卫军暂时不缺钱。以后呢,戈辉已经想到了后世的大庆油田,辽河油田,以后开发这些油田,作为军费的收入来源,所以,长远看,禁卫军也不会为钱发愁。
会议确定,北方禁卫军在1910年之前,完成35万的扩军计划。很多人松了一口气,虽然规模压缩了三分之一,但自己的将军梦并未破灭,即使成不了将军,军衔肯定也能升一级。无数的职位虚席以待,这是所有中下层军官的机会,想想都让人兴奋得睡不着觉。
宁远提醒兰耀阳和张作霖:“扩军,前期的征兵工作是最复杂最辛苦的,但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两位新上任的民兵预备役司令和国防动员局长,辛苦了。”
“保证完成任务”张作霖当即表态。这三天他完成了心理建设,回到朝阳也很好,军人嘛,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想不开的,就慢慢想。
“请总司令和参谋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兰耀阳连忙表态。此时,他已经摆正了心态,接受了现实,我就是军队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总装备部正式成立,没有人反对,程天运正式就任总装备部主任一职。程天运其实是一个比较佛系的人,他很喜欢民后预备役司令这个职位,事情不多,定期组织民兵部队训练就可以了。现在就任总装备部主任一职,筹备这么大一个部门,搭建组织架构,想想就头大,他不喜欢这么麻烦的事情,可他拒绝不了。因为在会前,戈辉和宁远就和他沟通了,必须由他来挑这个担子,重要的位子必须由兄弟来坐,这样戈辉和宁远才放心。禁卫军禁止山头主义,谁也别想自立山头,但是戈辉和宁远其实就是在走山头主义路线,他们俩就是最大的山头。这条路,只能他们走,别人不行。
总装备部的三名副主任分别是孙昌明(原禁卫8师师长)、鲁豫(原禁卫4师参谋长)、毛文凯(原禁卫14师副师长,没有参加此次会议)。
孙昌明还是喜欢去带兵,不喜欢留在总部,但是戈辉和宁远点名让他担任副主任,他提的一堆借口,均被戈辉和宁远无视了。还给孙昌明加了担子,让孙昌明直接负责与外军的合作项目。
会议决定成立哈拉和林骑兵旅(旅长是原赤峰骑兵旅副旅长德力格尔,政委是从总政治部调派的唐明凯)、忽兰忽失温骑兵旅(旅长是原库伦骑兵旅副旅长额尔登木图,政委同样是从总政治部调派的雷克铭),镇压草原上的蒙独势力。
会议决定,成立东方不败军事技术进出口公司,作为禁卫军指定的唯一的军火承销商。禁卫情报局军情课长戈戎担任东方不败军事技术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因为严肃认为,军火贸易是一个非常好的情报收集渠道,也是渗透渠道。通过军火贸易,可以把情报触手延伸到世界各地,所以他强势接手了这个公司。宁远推荐东北防务兵器公司总经理何平担任东方不败公司协理(相当于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充分发挥他的销售特长。
东方不败军事技术进出口公司第一个任务就是把农场兵工厂的FA系列枪械、东北防务兵器公司的Nd系列枪械,卖到东南亚的丛林里,卖到东南亚的原始岛屿上,卖给东南亚的黑恶势力。严肃坚信,只要这些地方的人有越来越多的枪,就会越来越乱,欧美殖民者就会越来越头疼,禁卫情报局东亚课就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会议确定,由宁远和锡良的率领代表团回访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红楼调查室副主任宋元,调任特区驻柏林办事处副主任,兼军事代表。宋元觉得自己被调离了权力中枢,难道是因为除夕夜的失误吗?原红楼调查室,调查一课的少校课长李惠琳,担任红楼调查室代理副主任一职,同时兼任禁卫审计局代理副局长一职(只有一位副局长,原来的副局长是瞿城中将,计划调任新师任师长,局长依然由王超辉兼任),主持审计局的日常工作。李惠琳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自己?审计工作一直都是瞿副主任(瞿城)直接管理的,为什么突然交到她手上,自己何德何能坐在这个审计二号的位置上?但她不是喜欢纠结的人,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上,那就要把事情做好。
最后,宁远大声宣布:“会议到此结束”
哔……热烈的掌声响彻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