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八十一回断劾张转运之罪

断云:

一封奏章入奏君王,使贪赃者罢职归乡。

正直为官秉持国法,包公才干谁能堪比?

话说包拯脱身回到县衙,便与少府主簿密谋此事,差遣二百名弓手,令他们到北门埋伏,等转运使经过时,见到有行李扛箱之类的,就一起上前夺取。弓手领命而去。过了很久,转运使果然有满满一路的行李运来,众士卒一起上前将行李夺走,回来见包拯。包拯打开行李,只见里面金帛无数,全是赃物,当即大骂道:“你身为转运使,巡行州县,却收受官员财物,应当奏明朝廷。”转运使听闻十分恐惧,极力恳求包拯,包拯却不答应。于是包拯前往东京,一路行至皇城,便击鼓鸣冤。朝门外监鼓的郎官详细询问事由,包拯将张转运使的事情一一告知。郎官于是接过奏章,面见天子。包拯在殿下叩拜上奏。皇帝看了奏章后大怒,立即罢免了张转运使的职务,让他依旧回归平民身份。

第八十二回劾儿子为官之虐

断云:

家法森严王法更重,岂容其子虐待百姓?

任满归来满载宝物,包公怒奏毫不留情。

话说宋仁宗因贬黜了张转运使,十分欣赏包拯的梗直敢言,于是提拔他为直谏大夫。包拯的儿子包秀,年仅十六岁,被任命为扬州天长县知县,随即赴任。没想到包秀为官贪财,任满后带着许多宝物归来。

一日,包拯处理完公务,有吏员通报:“天长县知县任满回来了。”包拯听说儿子归来,十分高兴。但看到数担行李,打开后发现金宝无数,包拯核算包秀两年的俸钱资财,竟多出一千贯。包拯大怒,向朝廷上奏:“臣的儿子担任天长县知县,任满归来,检查行李物品,除了俸钱还多出一千贯,如今他贪财虐待百姓,臣应当自我弹劾。”

天子看了奏章说:“爱卿对儿子的过错毫不隐瞒,可谓刚直,如今依旧授予你儿子官职,让他改过自新。”包拯又奏道:“臣蒙陛下提拔为直谏之职,儿子有罪过,就是父亲的罪过。能让臣子罢职就很庆幸了,朝廷怎能再给他官职呢?况且臣自己也该被贬谪,臣决不敢再担任直谏之职,请求另授其他职务,容臣报答过失。”皇上于是应允奏章,下令包拯担任定州太守。

包拯谢恩,当日辞别皇帝。到任之后,处理政事有条理,百姓感念其德。后来因为与朝官不和,便隐匿政绩不上报。忽然一天听闻朝廷要提拔他的谣言,包拯于是弃了官职,隐居东京修行。且看后来因为什么又被起用,下回公案自会分晓。

第八十三回判张妃国法失仪

断云:

身负重任临行邦宪威严,御街夺驾彰显礼仪刑律。

朝廷臣宰虽能隐匿情事,铁面包公岂会顺情枉法?

话说宋仁宗一日临朝,文武百官行山呼大礼后,阁门大使奏报:\"午门外有众乡老求见陛下陈说民情。\"仁宗召来一位老者,众人在殿阶下叩拜。仁宗询问老人所奏何事,老人禀奏:\"臣等是陈州西华县百姓,如今陈州三县连年遭受荒旱,五谷绝收,百姓饿死无数,恳请陛下怜悯赈济,如此百姓方能安定,盗贼也不会滋生。\"仁宗听闻后说:\"朕已知此事,已预先派遣赵皇亲发放十万钱粮赈济陈州三县饥民,为何又来奏告贫困?\"乡老们说:\"小民死罪,只能直奏。赵皇亲与监仓官侯文异、封库官马孔目、管库官杨得昭三人一同作弊,三十贯钱只能买一斗米,其中二分是稻糠,根本无法充饥。有钱人家尚可度日,无钱人家只能饿毙路旁,惨不忍睹。\"

仁宗听罢面露不悦,道:\"朕以国戚为心腹,谁想竟有如此罔顾国法之人?\"于是赏赐众乡老令其退下,与群臣商议:\"谁可前往陈州赈济饥民,代朕分忧?\"忽有班部中青州王相公名诚出列奏道:\"若要救助陈州三县百姓,除了包文拯无人可去,其他人前往,百姓难沾实惠。\"仁宗问:\"文拯的名声朕素来知晓,如今任何官职?\"王诚奏道:\"此人最近被任命为定州太守,因性格梗直,与在朝官员不和,臣听闻他已弃职隐居在东京普照寺修行,不知是否还在?\"仁宗说:\"朕重新宣他来任用,可否?\"王诚又奏:\"此人性情刚烈,恐已逃躲别处,待臣亲自前往探访,查明下落,或许能请他来。\"仁宗准奏。

王诚径直辞别仁宗,一行人来到普照寺。众长老听闻,迎接至方丈室。坐定献茶后,王诚问:\"此处有包先生吗?\"长老禀道:\"贫僧不认得包先生。只是数月前,寺中有个自称赖皮包的行者,每日吃三餐饭,只是睡觉,从不理事,不知是否是他?\"王诚于是令召来相见,果然认得正是包文拯。王诚大喜,道:\"朝廷欲封足下官职,前往陈州赈济,您可同我入朝。\"包拯说:\"下官职位卑小,如何去得陈州?\"王诚说:\"面见朝廷自有高升,只看我幞头动时便谢恩。\"包拯应命,当日随王丞相入朝面见仁宗。

朝拜完毕,仁宗说明赈济缘由:\"封卿为三道节度使,代朕前往。\"包拯见王丞相幞头未动,俯伏殿阶不起。王诚奏道:\"文拯职位低微,如何管得了皇亲?乞陛下重封,方能成全此事。\"天子于是加封包拯为十五府提督,许其自行专断斩罚。仁宗又恐有权势之人不服,另着十位大臣为保官。包拯抬头见王丞相幞头微动,这才叩首谢恩。

出得午门,忽报皇后鸾驾到来,包拯急忙避入官房,问左右是哪位皇后。张龙禀道:\"是偏宫张皇后,要往南岳烧香,向正宫曹娘娘借来鸾驾。\"包拯道:\"偏宫皇后如何敢乘坐正宫鸾驾,国法何在?\"当即令手下夺其黄罗销金伞离去。随驾宫娥惊慌失措,纷纷逃入宫中。次日张皇后入朝奏知仁宗,称被包拯无故夺去销金黄罗伞。

仁宗闻奏大怒,宣包拯到金阶问道:\"为何轻慢内院后妃,夺其法驾,是何道理?\"包拯奏道:\"臣罪该万死,敢问张娘娘是哪宫皇后?\"仁宗道:\"是偏宫妃子。\"包拯道:\"既是偏宫妃子,如何能用正宫仪仗?\"仁宗道:\"朕已许正宫借与六般大礼,前往南岳烧香。\"包拯说:\"陛下,偏宫可借正宫仪礼,那陛下的大位可否借给六大王坐?如今水旱不调,百姓饥馑,正因国法不正所致。臣若不能匡正朝廷,如何去得陈州赈济?依臣之见,张皇后不当僭越,应罚黄金一百两。如此则国法严明,朝廷方可治理。\"仁宗闻奏默然。王丞相出班奏道:\"包文拯所奏极是,乞陛下准其判罚。\"仁宗准奏,下敕罚张、曹二后黄金入库。

包拯谢恩辞别仁宗,次日启程赴陈州赈济,仁宗大悦,御赐酒食送行。且看接下来又有何公案?

第八十四回判赵省沧州之军

断云:

刁恶之徒肆意欺凌孤寡,包公断案拟罪充军。

恢恢天网疏而不漏,赵省怎逃今日刑罚?

话说包公辞别皇帝出朝,清点上任的公差,排好仪仗器具,清晨离开东京前往陈州。出城三十里,有个地方叫万松林,在馆驿中坐下后,叫来随衙的侍从吩咐说:“你们众人先回去,等我到陈州十日后再来跟随。”众人各自领命离去。

包公只带了一名叫唐公的吏胥同行,和他私下商议说:“如今前往陈州,我们装作白衣秀士的模样,不要从馆驿经过,只去茶坊、酒店、寺观这些地方,查访不平之事。”唐公领命,牵着包公所骑的驴子前行。

将近傍晚,来到一处庄园门前,包公道:“不要去人家打扰,就在这车蓬旁边安歇吧。”唐公听从吩咐,解下行李,安排包公歇息了一夜。

清晨,有个管庄的人叫赵省,是个极其刁蛮的家伙,在乡里横行霸道,大家都怕他,人称他的小名叫赵大郎。那天赵省看见车蓬下有人安歇,就大骂不止。唐公回应说:“庄主息怒,我家官人要去东京赴选,到这里天晚了,暂时在贵庄车蓬下借宿一夜就走,还望恕罪。”

赵大郎听罢喝道:“昨夜庄上不见了两只水牛,没处寻找,想来是你们两个偷了,最好把牛还我,就放你们二人走,不然绑起来送官,当作盗贼论处。”唐公说:“我们是过路的人,偷水牛有什么用?”赵大郎怒道:“不打你就不肯认!”随即命令庄客用麻索吊起二人,要送去官府审问。

赵太公得知此事,说:“大郎休要冤枉人,哪有过路秀才偷牛的道理?待我亲自去问个明白。”太公出得院来,看见二人被吊在杨柳树下,抬头一看,早认出是包文拯。太公见状大惊,连忙让人解下麻索,磕头拜道:“老夫的顽劣儿子罪该万死,还望宽恕。”

包公说:“你作为家主,不教诲儿子遵守礼法,大白天诬陷平民为贼,该当何罪?幸好是我来了,如果是客商到此,岂不是要被你儿子陷害?国法难容!”当即写了手本呈给当地县官,拟判赵省到沧州充军,即刻起行。

太公哭道:“顽子得罪大人,责罚是应该的,但可怜老夫只有这一个儿子,乞求宽恕他的罪行。”包公说:“律法是朝廷设立的,我怎敢徇私?”最终还是将赵省发配,毫不宽恕。乡里百姓都为此感到高兴。

第八十五回决秦衙内之斩罪

断云:

酷吏恶少仗势横行,刑场斩首毫不留情。

包公正直毫无偏私,决断奸顽拯救百姓。

话说包公将赵省判为充军后,和唐公前往陈州。经过郑州城前,到达泰康县时,包公对唐公说:“走了半天,快到中午了,先在垂杨树下休息片刻,再进城吧。”唐公便放下行李,两人在树下歇息。忽然有几匹马来,只见一群人拉弓搭箭,追赶着一头獐子过来。

田旁有个农夫喊道:“秀才,快到路边躲一躲,泰康知县秦衙内正在打猎,追着一头獐子过来,你要是冲散了他的猎物,肯定没命!”包公听了,问道:“这知县叫什么名字,这么可恶?”农夫说:“姓秦名卿,极其残暴。他儿子打死过多少人,都没人能奈何他!”包公听后,让唐公抽出行李中的木棒,立在路边,等獐子跑来时放它过去,却一棒把猎犬打倒了。

前面的弓兵看见猎犬被打倒,就报告给了秦衙内。秦衙内大怒,命令弓兵将包公二人抓进县衙见他父亲。秦知县于是下令把他们关进土牢审问。公牌由五老张押狱执行,押着二人进土牢,用麻绳分别高高吊起。唐公哭着对张押狱说:“常说公门里好行善,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们二人?”张押狱喝道:“你们该死,惹恼了秦衙内,要是想让我宽容,就拿些钱来!”唐公看看包公,包公说:“我腰囊里有些钱,你自己来拿吧。”张押狱立刻走近,掀起包公衣裳,只见腰间有一块金牌,上面刻着包文拯的身份。押狱张青大惊,连忙解开二人的吊绳,扶包公上坐,磕头拜道:“小人不知大人经过此地,如今把您押入土牢,这不是小人的本意,是知县的命令,乞求赦免死罪!”包公笑道:“你本来就不认识,只是不要让秦知县识破,泄露了事情。可以把驴子和行李给唐公带出城,就饶了你。”张青赶紧取过行李,牵来驴子,秘密送包公出城二十里。

包公打发张青回去,说:“这不关你的事,等我到陈州后再来传讯知县父子,自有处置。”张青再三叩头回去了。

再说包公和唐公继续前行,看见一个老人哭着过来。包公问老人为何啼哭,老人回答说:“老夫是李家庄人,前些天泰康县秦衙内打猎到我庄上,突然看见小女有些姿色,就强行抢走了。老夫只有这一个女儿,无人侍奉,因此哭泣。”包公说:“为什么不写状子告他要回女儿?”老人说:“他是知县的儿子,能到哪里去告状呢?”包公说:“我写个帖子给你去见知县,一定会放你女儿回来。”老人说:“秀才莫非是包文拯?只有他能做主。”包公说:“你别管我是谁,知县和我有交情,只管拿纸笔来我写。”老人在附近村子借得纸笔给包公,包公写道:“秀才传示知县,最好把女儿还给人家,以免遭重罪,不然他日来见包呆子。”包公写完,交给老人,还把自己骑的驴子让老人送到县衙。

老人拿着帖子求见知县,知县看了大惊,骂道:“不肖之子,怎么把这事传到包公耳朵里了?怎么逃罪?”张押狱说:“日前捉的人,果然是包公经过这里。”知县连忙派人把女儿送回老人庄上。父女拜谢后,来见包公说:“要不是大人路过,我们的冤屈就无法伸张了。”包公说:“我马上就走,等知县要来见我,你就说我已经走远了,到陈州相见。”吩咐完毕,和唐公离开李家庄而去。后来包公到陈州,派公牌传讯秦知县父子到公堂审问。审明秦衙内倚仗官势欺负贫民,强占人家女儿,罪该押赴刑场处斩;秦知县纵容儿子作恶,虐待百姓,应杖打八十,罢职为民。判决后依此执行。

第八十六回石哑子献棒分财

断云:

哑子诉冤无人理会,贤明府尹判决服众。

谁说作恶苍天无报,或早或迟终有因果。

话说包拯刚上任坐堂,公吏刘厚前来禀报:“门外有个石哑子,手持大棒要献给本官。”包拯命人带他进来,亲自询问,哑子却完全无法对答。众吏员便对包拯说:“这哑子每逢官员上任,总会来献棒,屡次被责罚,大人不必问他。”包拯心想:“这哑子必定有冤屈,才忍着刑罚来献棒,不然怎会屡屡无罪却甘愿受罚?”于是心生一计:他让人用猪血涂满哑子的手臂,假装打断了胳膊,又给哑子戴上长枷在街上示众,暗中派几个军卒侦察:“若有人为他喊冤,就带来见我细问缘由。”

过了许久,街上众人纷纷来看,有位老人叹息道:“这人太冤了,如今反而受此苦楚,可惜啊!”军卒听见,立即将老人带到公堂。包拯详细询问,老人说:“这哑子是村南的石哑子,他哥哥石全家境富裕。哑子从小就哑,被哥哥赶出家门,家中财产竟分文未给他。他多年告官,始终无法伸冤,今日告官反被杖责,我这老人因此感叹。”

包拯听后,立刻派人传唤石全到衙门,问他:“这哑子是你的同胞兄弟吗?”石全答道:“他原是我家养猪的,从小在庄里住,并非亲骨肉。”包拯闻言,故意给哑子开枷放他走,石全见状暗自欢喜。等石全离开后,包拯又唤来哑子嘱咐:“以后你若撞见石全,上去扭打他也无妨。”哑子点头离去。

一日,哑子在东门外遇见石全,积怨爆发,当场推倒石全,扯破他的衣饰,一顿乱打。石全吃了亏,只好写状子到县衙控告,称哑子不顾礼法殴打亲兄。包拯传讯石全,问道:“哑子若真是你亲兄弟,他的罪过绝不轻饶;若是外人,只按斗殴论处。”石全忙说:“他果真是同胞兄弟!”包拯又唤来哑子斥责:“你怎敢殴打亲兄?罪过不轻!”随即判哑子杖责七十。打完后,包拯对石全说:“这哑子既是你亲兄弟,为何不分家产给他?分明是你欺心!”石全无言以对。最终,包拯派人押着二人,将家中财产产业各分一半。众人听闻此事,无不拍手称快。

第八十七回瓦盆子叫屈之异

断云:

王老为盆申冤情,包公断出真凶案。

天理昭昭难埋没,沉冤得雪惩恶人。

话说包公在定州做太守时,有个扬州人叫李浩,家中十分富有。他到定州做生意,在离城十多里的地方喝酒,喝醉后走不动,就在路边睡着了。黄昏时,有两个贼人丁千、丁万,看到李浩身边财物不少,便在路上合谋,趁他醉酒把他扛到偏僻处,抢走了财物。他们搜身时发现有百两黄金,二人平分后回家,把黄金藏在妯娌家。

二人又商量说:“这人酒醒后不见了财物,肯定会到定州去告状。不如打死他,以绝后患。”二人商议好后,就把李浩扛到窑门,放火烧化了尸骨。夜里取出骨灰捣碎,和在泥土里做成瓦盆。有诗为证:奸邪阴谋天理难容,上天在上不可欺瞒。将人害死烧成盆器,最终冤情被包公知晓。

话说二贼人把瓦盆烧成后,定州有个王老买了这个盆子,夜里用来装尿。一天夜里,王老起来小便,忽然听到盆子叫屈说:“我是扬州客人,你怎么往我口中小便?”王老大惊,点灯问盆子:“你若真有冤屈,就说清楚,我帮你伸冤。”

盆子回答说:“我是扬州人,叫李浩,到定州做生意,醉倒在路上,被贼人丁千、丁万抢了百两黄金,还被谋财害命,他们把我的尸骨烧成灰,和在泥土里做成了这个盆子。我有此冤屈,希望你带我去见包太守,我会在公堂前陈述此事,以求日后报仇。”王老听后十分惊愕。

过了一夜,第二天王老就带着这个盆子到府衙告状。衙役通报说:“门外有个老汉,带着一个瓦盆来告状。”包公听了觉得奇怪,就叫王老到厅上询问详情。王老把夜里瓦盆说的话讲了一遍。

包公让手下把瓦盆抬到阶下询问,瓦盆却不说话。包公生气地说:“你这老头,用这事来迷惑官府。”下令把他赶走。王老被责备后,把瓦盆带回家,心中满是怨恨。

夜里瓦盆又叫道:“老汉别闷,今天见包公,因为没有遮盖,冤枉难以诉说。希望你借我件衣裳,再去见包太守一次,我会逐一陈述,肯定不会有差错。”王老觉得惊异,不得已,第二天又用衣裳盖着瓦盆去见包太守,说了情况。

包公勉强再问,盆儿诉说了前事冤屈,包公十分惊骇,就派公牌传唤丁千、丁万。不久,公差押着二人到来,包公详细询问杀害李浩的缘由,二人说没有此事,不肯招认。包公把他们收入狱中审问,他们始终不肯屈服。

包公就派人传唤二人的妻子到府中审问,二人的妻子也不肯招认。包公说:“你们的丈夫谋杀了李浩,夺去百两黄金,把尸骨烧成灰,和泥做成盆,黄金是你们收藏了。你们的丈夫已经分明认了,你们还抵赖什么?”

二人的妻子惊恐之下,告诉包公说:“是有百两黄金,埋在墙里。”包公派人监督她们回家,果然在墙中找到了黄金,带回见包公。包公让人带出丁千、丁万,问道:“你们的妻子从墙中取出百两黄金,分明是你们二人谋死了李浩,怎么还不招认?”

二人面面相觑,无法抵赖,只得招认。包公判决二人谋财杀人,都判死罪。斩首之后,王老告状属实,官府赏给他二十两银子。包公把瓦盆和原来抢劫的银两,让李浩的亲属领回安葬。

第八十八回老犬变夫主之怪

断云:

异类化人迷惑主母,包公明察决断疑案。

至今千年为人称羡,方信当时有此清官。

话说定州城东三十里,有个姓王名十的富商,每次外出经商少则三五年,总能赚得丰厚利润归来。中秋时节,他与妻子周氏在家赏月饮酒。这中秋之夜有诗为证:暮云散尽,清寒弥漫,银河无声,玉盘流转。此生此夜若不称好,明日明年又在何处相看?

夫妇酒至半酣,王十说:“往日在江湖行商,颇有获利,如今想再载货出行,一来收回旧债,二来避开些是非,你看如何?”周氏劝道:“富贵自有天命,何必如此劳苦奔波。之前术士说你眼下有灾星,不如再等一年,去也不迟。”王十笑道:“术士之言不必深信,我意已决,你不必劝阻。”周氏不再多言。次日,王十整理行装,买舟泛海,与妻子周氏辞别而去。又有诗道:城外春风吹动酒旗,行人挥袖日落之时。长安道上无穷树木,唯有垂杨管尽别离。

王十走后半年,家中走失一只老白犬,家人寻找多日不见。周氏倚门盼望丈夫归来,忽见一人自称王十返家,便问:“往常你外出多则一年多,少则也有十多个月,如今去了不到半年,为何回来得这么快?”“丈夫”答道:“因行船遇风受阻,未能前行。恰好有亲朋泛海,便将财货托付于他,我轻身回家。”周氏信以为真,二人举杯共欢,欣喜不已。

在家将近一年,周氏一日忽见数十担货物运来,后面跟着的竟是真正的丈夫王十!她大惊失色:“我原嫁一夫,如今怎会有两个丈夫?身材面貌毫无差别,真是怪事!”两个“王十”相见,当场大闹起来。周氏无可奈何,只得入府衙告状,详述此事。

包拯看状后觉得怪异,差遣直堂公差黄胜拘传二人。不久,两个“王十”都被带到公堂。包拯见二人面貌 identical,十分惊骇,追问谁是真谁是假,二人却争论不休。包拯只得将他们押入狱中审问,一时竟无法分辨真伪。且看这桩奇案如何了结,下回公案自见分晓。

第八十九回刘婆子诉论猛虎

断云:

猛虎伤人伏法受惩,白犬化形显露真身。

包公威名传扬天下,断案如神勘破奇情。

话说包拯一日坐堂审案,公吏禀报:“外面有位老妇人喊冤,想要告状。”包拯传令让她进来。片刻后,老妇人伏在阶前,哭着陈述道:“我住在南山下,儿子名叫刘太,以砍柴为生。本月十三日他进云山砍柴,被老虎吃掉了。我年老无子,以后靠什么生活啊?恳请大人为我伸冤!”说罢,悲伤得不能自已。

包拯沉吟半晌,思索着应对之策,最后差遣黄胜、李宝二人,拿着令牌去追捕老虎到府衙审问。二人惊恐地上前回禀:“南山的猛兽伤人无数,大人派我们去追捕,恐怕有去无回,怎么可能抓来呢?”包拯告诉他们:“你们去云山看看有没有神庙,拿着这公文和冥钱进庙祷告说:‘府判大人在此享受香火,身为一方土地神,若不能降福百姓,反而纵容老虎伤人,就请差遣鬼使阴兵,押老虎到府衙受审。’这样自然不会受伤。”

二人依言而行,当天来到云山土地庙,将公文和祝告之词焚烧,随后返回。过了一会儿,只听见众鬼神喧闹之声,老虎竟从后面跟来,仿佛被绳索捆住一般,不再蹦跳窜动。二人大喜,将老虎押入衙门。刚到公堂前,老虎就俯伏在地,浑身颤抖。

包拯质问老虎:“你为何敢伤刘太?他老母在此告状。”老虎只是点头。包拯命人取来大枷将其锁住,送入狱中。有诗为证:

猛兽伤人怎会有情?一时之间降伏神灵。

包拯心直感动天地,千载之下明如星月。

由于数日来没有其他公事,只有王十和刘太两桩案子,次日包拯令狱司将老虎和王十一同押到公堂审问。公吏带二人及老虎到阶下,包拯还未发问,老虎见到王十,忽然左顾右盼,做出要吞食他的样子。王十惊慌失措,无处躲藏,突然变成一只白犬,人身狗头,在阶下嚎叫。

包拯见状大惊,唤来周氏询问。周氏说家中曾走失一只老白犬,寻找不见,谁知它竟变成丈夫模样回来。包拯查证属实后,下令杀死这白犬精,让真正的王十回家与周氏团聚。那只老虎也被处死,为刘太偿命。包拯又赏给老妇人十两官银作为养老之资,老妇人拜谢离去。且看下回又有何公案。

第九十回柳芳冤魂抱虎头

断云:

妓女冤魂栖身驿馆,包公伸冤上奏朝廷。

条条律法公正严明,千年生祠百姓感念。

话说包公判罚白犬精怪、除去南山猛虎后,命公吏将虎头挂在衙前示众。一天,忽然有个二八年纪的女子,容貌娇美,抱着虎头哀号痛哭。众人都很惊骇,吏员连忙通报入府,包拯即刻派人传唤女子。吏员上前时,女子忽然化作一阵旋风,只见烟雾蒙蒙,飞上天去了。有诗为证:八年冤魂未得伸张,一时化风令人惊骇。包公断案毫无偏私,死者得以舒展眉头。

吏员向包拯回报,包拯说:“这必定有冤情。”立即派黄胜、李宝二公差追踪,看这怪风从哪里停下。黄胜、李宝领命追到三十里外,忽见怪风飘入一座驿馆后消失不见,二人便去驿馆中查找,发现一座新坟。二人掘开坟墓,见里面有一口棺木,埋着一个女子。黄、李二人看清楚后,详细呈报给包拯。

包拯心想这必定是桩冤案,便叫来妓女李琼仙吩咐说:“你去驿馆和女尸同睡,如果她有冤情,定会托梦告知。若能查明真相,回来重重赏你。”琼仙不敢推辞,只得来到驿馆与女尸同寝。当夜她果然梦见一个女子前来哭诉:“我姓柳名芳,家住太原,身为官妓。卫州有个叫郑从的人,担任推官,罢任时经过我家,见我擅长歌唱,就带我一同回家。一天推官外出,他的夫人潘氏心怀妒忌,把我赶到暗室中殴打,我一时气绝身亡。等推官回来得知,问起我的死因,潘氏只说我因不愿做大人的妾室,自缢而死。至今已埋没八年,幸好遇到判府大人清明,因斩杀猛虎之事感动天地,我才抱着虎头诉说冤情。如今郑从现任沧州佥判,希望判府大人特为我伸雪此冤。”说完拜谢离去。

琼仙梦醒后,把柳芳的话全部记下,一点不忘。当天就回报府衙,将昨夜柳芳所诉之语一一告知包拯。包拯随即派值堂公人孙佐武急速携带文牒,前往沧州传郑从、潘氏一同来对质。孙佐武二人领了文牒,径直来到沧州,进入衙中见郑从,从袖中取出公文说:“包判府有旧冤案,请您去对质。”郑从见了文牒,仓皇惊怖,苦苦不肯走。孙佐武逼迫道:“这是包公的命令,谁敢违逆?恐怕得罪了不好办。”郑从不得已,便同潘氏一起前往。

在路上走了数日,来到府衙。郑从请求见包拯,听事吏传报说:“判府大人认为郑从有违条规,不便相见。”于是将他押入狱中,令司吏审问。有诗为证:天理昭然报应分明,冤情含苦显灵托梦。千古以来公平论断,至此更扬包相神威。

再说潘氏被狱吏审讯,忍受不住苦楚,只得招认打死柳芳的情由。次日,狱吏将招供呈给包拯,包拯令整理成案卷,申奏朝廷。不到一个月,朝廷敕旨下来,在公堂宣示:“潘氏不该故意杀害柳芳,按法当斩,但因柳芳是官妓做妾,减罪免死,应杖打一百,发配同州路,永远不得与家人相聚。郑从无罪,释放回家。”此事都因老虎而真相大白,正所谓判一案而知三事。包公的神明,在此事上更加显着。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从特种兵开始融合万物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