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眼望布卷,定睛观瞧,逐字逐句念道:“……
今有吴氏,坐地称王;
五谷空仓,国富民伤;
百官拥茂,妻妾满堂;
城坚器利,甲胄精良;
十万雄兵,列阵八方;
白骨京观,触目悲凉;
华夏千古,何惜所伤;
苟且偷生,埋首入裆;
京师米贵,岂曰无粮;
金蟾原种,枉为人皇……”
洋洋洒洒四字真言,数百字无一重复。剪段截说,一是抱怨朝廷去年大肆从民间征集五谷,致使眼下金陵米贵。二是直指天京城外白骨京观一事。
学子们直言不讳的控诉朝廷如今兵强马壮,却毫不作为,漠视大仇不报,躲在金陵安于享乐,纸醉金迷,夹起尾巴做人。
又疑问皇家到底把粮食弄哪去了?为何城里五谷不足,是不是用船卖给了敌国,换取太平等等。
更过分的是质问他吴天以前究竟是什么种族,被人欺负了,把头缩裤裆里,配不配称王?
不得不说,读书人的笔,比刽子手的刀还要锋利。这些伤人的话,杀伤力堪比万箭穿心,粉身碎骨。
一时间,吴天有口难辩,无从解释,一张脸憋的酱紫,气的坐在椅子上呼呼喘着粗气。
唐红菱慌忙丢下布卷,三两步走到跟前,小手在他胸口一阵搓揉,轻声言道:“你莫要气坏了身子。”
吴天好半晌喘匀了气息,愤恨的捶打桌面,怒不可遏:“岂有此理,老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一点没错。这帮文人读书读傻了吗?不明事理,全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有气节,蛮夷入关之时怎不见提刀上阵?成日里只知道窝里横,刚吃几天饱饭?
老子不知道白骨京观一事?要他们提醒?朝廷要是有那个能力,不早打去天京了吗?还需要他们指手画脚?
五谷去哪了?能告诉他们吗?那是朝廷机密,重中之重。娘的,气死老子了,真恨不得弄死他们。”
唐红菱叹道:“要不……我调遣玄鱼侍从,将他们全部抓起来?”
吴天急忙制止:“那哪行啊?我这是气话,说说可以,真要这么做,还不得遗臭万年?
不让读书人说话,强行闭塞言道,有理也成了无理。历朝历代从没有不让百姓说话的君王。”
“现在怎么办?”
吴天满脸悲愤:“哎,随他们去,天气越来越热了,我瞧那些文人能静坐多久。
咦……有点不对劲啊!
白骨京观一事,朝廷并没有对外大肆宣扬,这些读书人是怎么知晓的?这里面有问题啊!”
吴天惊觉有异,略一思量,匆忙言道:“丫头,你速去派遣玄鱼侍从混迹市井。我猜测定然有人在暗中挑唆学子们闹事,你留神顺藤摸瓜,暗中将带头之人全抓起来。”
“成,宫外那些书生当真不闻不问了吗?”
“先不管他们,书生造反,三年不成,你抓着散播消息之人再说,切记小心行事。顺带调遣金陵守卫军前来护卫皇宫,谨防哗变。”
“好,我这就去。”
红菱领命而去。
吴天独坐书房内生了好一会儿闷气,直有一种被自家精心饲养的狗,狠狠反咬了一口的感觉。
他扪心自问,对天下读书人已经很是优待,筹建东海学宫免费教学,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
东吴立国不过两载,却已经连开数次科举,取仕的数量比历朝历代都要多的多。
录取人才也已经不单单考究文章,只要有真才实学,哪怕是有一技之长,也能学以致用,为国效力。
他凭心而论都已经做到了如此地步,依旧还要被人指着鼻子辱骂,更过分的是问他祖上是什么种族?
吴天气愤难当,越想越憋屈,要不是顾及身份,都想冲出宫狠狠揍那些人一顿,方才解恨。
一连两日,宫门口的抗议人群并未减少。读书人并不傻,不知道哪个大聪明出了主意,呼吁大家轮番上阵,竟然开始排着班儿的前来抗议,每一批人坐一两个时辰,昼夜不断。
这几日朝堂之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吵的不可开交。文武百官对此事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处理意见并不统一。
有不少保守派官员觉得需要尽快安抚诸家学子们躁动的心,遂数次进宫请见太上皇。
吴天命侍卫全部挡驾,不管什么朝廷重臣前来,一概以染病抱恙为由,暂不接待。
他这一避而不见,官员们便开始疯狂向宫内递奏折。
吴天对于提议让他下罪己诏的公文一律留中,既不回复也不退回。时间一长,面对每日里堆积成山的废话奏折,反倒是有点心疼起了纸张消耗。
朝廷官员奏折用纸向来是在衙门领取,而这些费用乃是公费,属于国政开销。
吴天急命吕鹏和大头仔细相商,拿出计划章程,以后奏折用纸不再任由随意领取。每个衙门根据办公人员的数量,采取定量发放。超出的部分,官员自理。
此政策一出,朝堂之上骂声一片,隐约还听见有人私下里抱怨往后家里如厕要买纸了。
没两天,御书房里要求太上皇下罪己诏的奏本几乎绝迹,他大感欣慰。
某日,赵大头进宫进言:“大哥,这么僵持下去不是办法啊,好端端的,咋出了这么档子事呢?
那帮读书人,跟谁刨了他们家祖坟似的,成日里不依不饶。听说已经不光要堵皇宫门口了,还要去城门口静坐抗议。
都他娘的闹了四五天了,啥时候是个头啊?影响太过恶劣,城里百姓看的见,文武百官上朝也都瞧的见。
现在金陵城里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说东吴江山来路不正,乃是巧取豪夺,串通蛮夷骗来的。”
吴天强忍怒火:“是啊,我也听说了。狗日的,这几天也不见下雨。要不问问桑道长会不会求雨?淋死那帮孙子算了。”
大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快别闹了,赶紧想办法,老百姓就爱信这种胡编乱造的故事。
朝廷做了那么多的实事,他们吃饱了想不起来,可是各种子虚乌有的脏水,那是当真的听进耳朵里去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这么下去,只怕民心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