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引用】:
少年金紫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飞。
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
————————张祜
吴天从唐红菱口中闻听了个大概,当下言道:“速请袁枚来御书房,我要见一见他。”
唐丫头颇为迟疑:“这……不太好吧?便是咱们民间,带孝之人也不宜前往人家家里啊。”
吴天正襟危坐:“无妨,袁母舐犊情深,为母则刚。如非我命袁枚回京任职,也至于连累的其母自尽。
那妇人此举乃是怕孩子为家族所累,自知乃是袁枚心头唯一的牵挂,方才毅然决然的留字离世,不给旁人可乘之机。
如此明事理的妇人,我焉能在乎俗礼,快请袁枚进宫,我要亲自出面夺情。”
“啥是夺情?”
“多嘴。”
“……好吧,我这就去。”
片刻后,袁枚前来御书房。
吴天望着眼前这个一夜之间白了头发的少年郎,不禁感叹:“想不到我调你去吏部任职,原是加官进爵之举,到头来却反倒害了你。”
袁枚沙哑着嗓音,跪地哭诉:“太上皇,此事乃是微臣家事,与您无关,焉能让您自责。
昨日族中请我回去认祖归宗,家母执意不从。没曾想只一夜功夫,母亲为了不拖累孩儿,竟然……呜……”说着话,伤心不已。
吴天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宽慰:“令堂此举虽然出乎意料,但其高风亮节的品质,令人敬佩。
她也是不愿你为人利用,干脆断了你的后顾之忧,让一众宵小再也拿捏不住你的软肋。莫要辜负了你母亲对你的一番拳拳爱子之心。
你且回去吧,好生料理令堂后事,我稍后命宫中下旨,赐三品诰命夫人,准许其风光大葬吧。”
“谢太上皇恩典。微臣眼下无心朝政,此番请辞,想送先母回东海安葬,而后坟前相伴,尽孝三载。”
“回东海?嗯,你已经离开袁家,另起族谱也不是不行。如果有此意的话,自无不可。
你的心情我能够理解,按制度需要丁忧二十七个月。然,朝中事务繁多,三年之期太久,皇家下旨夺情,你还是为母守孝满二十七日,便速去吏部任尚书一职吧。”
袁枚惊讶不已:“尚书?一部正印?太上皇,微臣资历尚浅,不知能否胜任?”
“能不能胜任不要和我说,这二十七日,在令堂坟前,你于你母亲好好言说吧。”
袁枚身子一颤,不再多言,磕头谢恩。
“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
吴天望着袁枚离去的背影,深呼一口气,好似想吐尽心头郁闷。
他相信适才做出的安排,已经让袁枚看到了皇家的诚意。换作以前,他会再好生劝慰一番,说许多宽心的话,眼下却不会这么做了。
当了这么久的太上皇,他已经知道了怎么对待臣子。朝臣需要的是态度和行动,而不是言语上的安慰。说的多了不是什么好事,甚至适得其反。
这是吴天当了一年多太上皇以来,得出来的最大心得体会。
他坐在书桌前,挥笔写下一道旨意,命人送去中书省交由吕鹏拟出正式圣旨,随后坐在书桌前怔怔出神。
唐红菱见状,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低声问道:“你是不是不开心?要不我给你唱个曲儿听听?”
吴天急忙坐直身子:“大可不必!你将袁枚的家事还有昨日袁母留书自尽一事,回头告知得意山庄梨园曲团,让他们编排成戏曲,给我大肆传唱。”
“这是为何啊?”
“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吴天心中寻思:“袁母此举彻底打断了南齐旧臣的后路。谢安的阳谋,本是算准了其一介妇孺,定然好拿捏。
只要说服袁氏一族让这对孤儿寡母认祖归宗,定能将袁枚收入麾下。吏部有了主事之人,便能为南齐旧臣大开方便之门,毕竟很多官员的任命和考核,不是全部经过皇家之手。
想不到袁母并不是鼠目寸光之辈,而且性子如此刚毅。为了保儿子的前程,竟然做出自尽断后一事。
袁枚焉能不知道他母亲的心意,那八个大字道尽了心酸。他此番必然是想将一腔怒火发泄在南齐旧臣身上,认为他们是逼死母亲的罪魁祸首,不然我适才夺情之时,他不会连一句推辞之言都没有。
谢安要是知道本以为十拿九稳的阳谋,到了最后功亏一篑不说,还亲手给自己脖子上又上了一道枷锁,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吴天正想着心思,唐红菱从旁发出一声叹息,一时间打断了他的思绪,遂回首问道:“怎么了?”
“我见袁母为了孩子甚至于付出了性命,心里有些感触。”
“想你父母了?”
“嗯……”
“你这孩子,也是个情深之人啊!这世界熙熙攘攘,却是很少有人难抛过往。众生看似形形色色,实则全都一相。情深不寿,其实不是什么好事,无非心有遗憾而已。
其实我也是这一类人,哎……
你心里可有遗憾?”
“我也不懂什么是情深,什么是遗憾。我自幼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填饱肚子。
后来能吃饱了,又想着不被人欺负。再后来爹娘离世以后,跟着叔叔和婶婶讨生活。
为了不再被人欺负,那就必须比别人勤奋,我努力练功,努力学手艺,为了出人头地,什么活都敢接。”
“那你很勇敢。”
唐红菱摇了摇头:“我活在当下,知足常乐,至于什么是勇敢,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勇敢也得面对,躲不掉,唯有抄家伙上阵。”
“你以为一个人手握武器那就是勇敢吗?勇敢是你未开始就已经知道自己会失败,可你仍然去做,而且你坚持到底了,便也算你坚持到底了。”
“我还是不懂。”
“等你长大了,自然而然会懂。”
“你今天说的话好生奇奇怪怪。”
“有感而发,听不懂便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