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杨镐在得知总兵张承胤,早已战死,李维翰隐瞒了战报,又让铁岭地区,丢失了十一座军堡后。】
【杨镐火急赶赴辽阳,并让辽东各军,向沈阳,铁岭集结。】
【随后,杨镐通过观看辽东地图,又发现自己此举,会让清河堡地区的兵力变的空虚之后。】
【又立即下令,让清河参将邹储贤率三千辽兵,游击张旆率两千蓟镇援兵,进驻清河堡,加上清河堡原有的驻军与民众。】
【此时清河堡能战的兵力,已有近万人,加上清河堡的防御体系是依山谷而建,并建造有大量的炮台,供火器与火炮的发挥。】
【所以,杨镐与众多明军将领,都认为清河堡如同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因为,在此时的辽东地区,有万人兵力驻守的边堡,已经是重兵驻守了。】
【在以往的边关战事中,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都会不攻打这种,有大明重兵把守的军堡边城。】
【因为这样的军事重镇,难以从外部攻破。】
......
【此外,杨镐还让人传令,让离清河堡最近的女真叶赫部出兵,协作大明,驻守清河堡。】
【在杨镐等人都认为,努尔哈赤不会攻打清河堡之时。】
【努尔哈赤却率领后金大军南下,直取的目标,就清河堡。】
【虽说,杨镐此时在辽东战略布置,在沙盘上并不太大问题。】
【但杨镐忽略了,战时军情情报的重要性。】
【由于,抚顺地区的丢失,就如同在辽东防线的中段位置,破开一个巨大的缺口,让沈阳卫与清河堡断了,最直接的军事连接。】
【而辽阳与清河堡有着3百多里(150公里以上)的距离,明军主力在向沈阳卫,铁岭卫集结后。】
【想要从沈阳卫支援清河堡,那就先需要绕路到辽阳,再前往清河堡,这路程距离,已然超过四百多里了,而建州距离清河堡地区,仅有一百多里(50-60公里)。】
【此外,让杨镐更意料不到的是,此时的叶赫部内之中,也并非铁板一块。】
【由于,努尔哈赤的势力与实力,越来越强大,并且在抚顺两战大败明军之后,努尔哈赤在女真人中的威望已经越来越高。】
【那些尚未归顺建州与努尔哈赤的东海女真,以及野人女真部族,也都在这个时间,有意向建州靠近。】
【叶赫部之内也不例外,毕竟叶赫部与建州之间,还是有联姻关系存在的。】
【在抚顺两战中,大放异彩的皇太极,并就有着叶赫血脉。】
【原本与建州与努尔哈赤的着血仇的叶赫东城一脉,也就是布杨古与东哥一脉当中的人,是最先动摇的。】
【当大明朝廷诏令,多次要求叶赫赶快出兵协防清河堡时,叶赫内部也因此争论不休。】
【即使不是叶赫东城一脉的人,其它的叶赫高层,也因大明朝廷官员的贪污之下,使对他们得到的大明援助,完全达不到他们的预期,而感到不满。】
【尤其是,在努尔哈赤在偷袭抚顺城之前,他们的叶赫高层还多次提醒大明朝廷,应该要多加防范努尔哈赤,却换来轻视与嘲笑。】
【在《明神宗实录》中记载道:“兵部檄叶赫速发劲卒,与明军犄角”,但在清河堡一战中,始终见不到叶赫的兵队。】
【而在《满文老档》中记载道,努尔哈赤在发动偷袭清河堡一战之前。】
【努尔哈赤就通过囚禁的叶赫俘虏,向叶赫部传递“互不侵犯”口信。】
【因此,在各种因素之下,使叶赫决策层最终选择了观望,仅象征性派出五百老弱应付明朝,主力仍留守叶赫城,璋城等核心据点。】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指着天道画面与内部说道:“看看,看看,我就说那些女真人靠不住吧?”
“他们女真之间的联盟或是结盟什么的,就像青楼里的婊子立的贞洁牌坊一样可笑。”
百姓乙:“虽说,女真人之明的结盟,非常脆弱。”
“但也不能忽视了,当时大明辽东官员对他们的傲慢与嘲笑。”
“他们早就提醒过大明,努尔哈赤的野心,可是大明偏偏不听,所以他们的高层之中,自然也会有人不愿意出兵的。”
“这是一种政治手段与较量。”
“毕竟,当初是大明不重视他们的,现在让他们重视大明,他们怎么会上竿儿往的对大明示好?”
“说不定,叶赫内部的高层之中,还有人希望大明继续败给努尔哈赤,这样一来,他们叶赫部的地位与重要性,就会被提升了。”
......
【因清河堡的军事以山谷而建,并布置了大量的火炮与火器,直接到了万历四十六年(1618)七月二十日,在多日潮湿天气与细雨之后,终于是天降了大雨。】
【于是,努尔哈赤亲率三万,号称六万的八旗军,果断趁着天降大雨之际,对清河堡发起突袭大战。】
【《满文老档》的记载中:努尔哈赤,以正白旗,镶黄旗为先锋,携带牛皮盾,云梯强攻城门。】
【正蓝旗,镶蓝旗迂回切断明军退路,其余部队分两路,负责阻击可能的援军。】
【一路负责阻击或截断明军的援军,一路则是防范的叶赫部会突然改变主意,对建军发起突然袭击。】
【虽说,努尔哈赤已经赤通过叶赫俘虏传递“互不侵犯”的口信,但努尔哈赤始终都不敢相信叶赫部的诚信。】
【战前,在《筹辽硕画》记载,清河堡谷中,早有商贾,军户混入后金间谍达百余人,将明军布防图,火器储备等情报源源不断送出。】
【后金军队则在鸦鹘关附近集结时伪装成狩猎队伍,每日制造炊烟,虚设营帐迷惑明军侦察。】
【战斗中,暴雨浸透明军的棉甲,火铳火药尽数受潮,难以发挥作用,多数明军士兵,只能以冷兵器仓促迎敌。】
【因为潮湿的影响,很多大明火器与火炮无法正常使用,但并不是全部都不能使用。】
【同时,也是因潮湿的影响,能使用大明的火器难,以发挥出真正的威胁力。】
【但在两军激战之时,在双方的生死存亡之际,只要是能使用的武器,都会想尽办法,也要使用上的。】
【于是,明军的火炮,很快就在这场雨夜大战之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