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更是不满足于暗地里倾销,而是开始堂而皇之地索要特权,这所谓的“专港”一旦建成,倭国货物便可毫无阻碍地进入华国市场。
这还只是明面上可窥见的后果,若是深想下去,一个完全由倭国人掌握的港口,每天数不尽的货物搬进搬出,码头上全是他们的人把守,连海关查验都要看他们的脸色。
那些密封的集装箱里,谁又能保证其中不会藏着除了货物之外的东西呢?说不定哪天夜里,运进来的就不是什么棉纱洋布,而是成箱的枪械弹药了。
思及此,沈靖远的眼中泛起森然冷意,将那份电报又缓缓推回林司令面前,神色晦暗道。
“倭人的手脚如今已经伸到上面了吗?”
“呵!”林司令端起茶缸灌了一大口,像是要压下心中的火气,“如今党国内尽是些软骨头,只管自家里有没有金山银山,哪里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他冷哼一声,眼中透出毫不掩饰的鄙夷,“金世良那老东西这些年扒着委员的裙带关系,吃得满嘴流油,连只麻雀飞过都要拔下三根毛来,早就被养大了胃口。”
“如今倭人给他送了这么一份大礼,光是前期打点的银钱怕是就够他三辈子花用,他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林司令说到这里,突然沉默了片刻,窗外传来巡逻士兵整齐的脚步声,更显得室内一片死寂。
他眉宇间闪过一丝深重的忧虑,深深叹了一口气,“我瞧着如今的情形,倒和当初前廷覆灭时越来越像了。”
“中央只想着偏安一隅,对地方上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下面的人则是各自为政,各人只扫门前雪,若是当年九国之乱再来一次......”他顿了顿,声音里透出几分苍凉,“这些酒囊饭袋们,只怕跪得比当年的伪帝还要快,还要利索。”
顺着林司令的话,沈靖远似乎也想到了这些年,那些西洋人在华国地盘上烧杀抢夺,扬武扬威的场景,不由得将目光落在了墙上那幅“精忠报国”的字上。
据说这副字还是当年林司令就任时他的上官亲手写下的,可那遒劲的笔力在如今看来,却像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或许是察觉到气氛有些沉闷压抑,林司令清了清嗓子,缓和了一下气氛,“不说这些丧气话,我等都是军人,如果真有那一天,能够死在百姓前头,就算对得起这身军装了。”
沈靖远没有接话,只是微微点头,低低应了一声,林司令见他神色严肃得近乎刻板,不由得笑了笑,没多说什么,而是拿起刚刚被放到一边的文件袋拆开,匆匆扫了一眼,便递给了沈靖远。
“你看看这个。”
沈靖远接过,刚看完前面两排字,便蹙起了眉头,有些疑惑地望向林司令,“军械采买,一向是军械司负责的,这……”
“年轻人不要浮躁,你再仔细看看。”林司令淡淡睨了他一眼,示意他看完再说。
沈靖远见状,只得按下心中疑惑,耐着性子将那份有些厚度的文件飞快看完,直到看到最后那排“秘密采购,不予备案”的小字时,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愕然。
军械采办事关重大,向来需经军械司层层审批,由中央统一调拨。
沈靖远如今虽不用日日到校场亲自操练士兵,可也不是那些端坐在办公室里,只会纸上谈兵的酒囊饭袋,因此十分清楚地知道。
沪上驻军看着光鲜威风,实则手里的军械装备早就陈旧不堪,大部分的士兵们仍在用着膛线磨平的汉阳制造的枪械,子弹配给更是捉襟见肘。
可如今党国财政吃紧,各军区申请军费无不艰难,他曾亲自写过无数封申请电报,却都石沉大海。
可眼前这份清单却详尽列明了从德制驳壳枪到美式轻型迫击炮的采购计划,数量之巨,型号之新,令人咋舌。
更蹊跷的是,如此规模的军械采办,竟要绕过正常程序秘密进行。
如此有悖常理,甚至严重违反军纪的事情,沈靖远在经过最初的震惊后, 各种纷杂的想法顿时涌上了他的心头。
这笔巨额军费从何而来?运输交接如何掩人耳目?林司令这般大费周章,又到底是为了什么?
沈靖远摩挲着手里的纸张,忽然想起近日军中传闻,说金陵方面对各地督军多有猜忌,似乎要有所动作。
而沪上地处要冲,林司令手握重兵,若再私蓄军火……思及此,沈靖远只觉心中一紧,握着文件的手也不自觉地收紧了。
“司令。”他斟酌良久,最终还是抬起头,对上了林司令的目光,声音比平日更为低沉,“这批军械的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