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定帝斜倚在龙榻上,虽是大病初愈,面色仍带着几分虚浮的苍白,但眼神却因满殿的喜庆喧嚣而显出些许亢奋。
金碧辉煌的殿内,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觥筹交错,臣子们的颂扬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御酒的醇香和佳肴的馥郁,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皇帝难得地露出些许笑意,就在这时,一名宫女领着一位公公进了殿内,正是前往三川城传旨的太监。
他一身风尘仆仆,趴在地上不敢抬头:“陛……陛下!奴才回来复旨……”
皇帝的好心情被打断,眉头微蹙,语气随意:“旨意可传到了?枝家女可感恩戴德,准备待嫁?”
太监伏在地上,头几乎要埋进金砖里:“回……回禀陛下!那……那枝意和她……她出家了。”
“什么?”皇帝的声音拔高,殿内的乐声瞬间低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惊恐地聚焦在御座之下。
太监抖得厉害:“那枝意和她……她竟当众取出一把剪刀,二话不说,当着奴才和所有宾客的面……咔嚓几下,就把自己的头发剪了个干净!她……她口口声声说,此生不嫁,要落发为尼,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奴才阻拦不及……”
“咔嚓——”
一声脆响!皇帝手中的白玉酒杯被他摔碎,殿内死寂一片。
“好一个贞烈女子!当众剪发?落发为尼?哈!这是在打朕的脸!大逆不道!藐视皇权!”
皇帝一拍御案:“抗旨不遵!此等狂悖之徒,留之何用?!枝忆安哪枝忆安!他教的好女儿!教女无方,纵女抗旨,辱及天家!罪该万死!传朕旨意!
罪女枝意和,抗旨不遵,藐视天威,着即刻押送至寂月庵,削发为尼,严加看管,终身不得踏出庵门半步!让她在那苦寒之地,好好‘修行’,至死方休!
其父枝忆安,教女无方,难辞其咎!抄没全部家产,枝氏满门,即刻锁拿,押解进京,打入天牢,等候发落!”
旨意一下,殿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喜庆荡然无存。
然而,皇帝的怒火并未平息,仅仅过了不到两日,一名驿卒被紧急引入殿内:
“启禀陛下!罪女枝意和的车驾刚出三川城不足百里……就在驿站失去踪迹,驿站的兵丁也全都毙命,现场……人……人都不见了!搜遍了方圆几十里,也杳无音信!”
“废物!”皇帝咆哮:“一个小丫头,能跑到哪里去?!掘地三尺!给朕找!找不到她,所有相关人等,提头来见!”
整个皇宫都被皇帝的暴怒笼罩,人人自危。
就在这山雨欲来、雷霆震怒的当口,丰王封尽起手中捧着一个用锦缎包裹的长条形物件求见。
【前一日】
那枚被捏碎的耳坠碎片,经由层层关卡躺在他的掌心。那是他留给玉团的紧急联络方式——非生死攸关,绝不可用。
玉团捏碎了耳坠,只意味着一件事:枝意和陷入了绝境,命悬一线!
枝意和的画像几乎人人皆知,如今带着刚剪短的头发更是目标明显,皇帝震怒下,已派出无数官兵,现在她又遭遇危险……
他想起她上元节夜血染罗衣,她现在可能被追杀者紧追不舍,或是被杀害……封尽起内心焦灼不安,他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出京城,亲自去找她。
可皇帝对他本就猜忌深重,若无正当且足够分量的理由,他擅自离京,无异于自寻死路,更会立刻引来皇帝对枝意和更疯狂的追捕,甚至可能直接坐实他们之间“勾结谋逆”的罪名。
他必须得离京!刻不容缓!但需要一个让皇帝无法拒绝,甚至乐见其成的理由。
目光落在书房一隅尘封的锦盒上,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形……
“陛下息怒!龙体要紧!”封尽起声音清朗,他走到御座前,恭敬地跪下,双手将锦缎包裹高举过头顶。
皇帝眼神阴鸷地盯着他:“何事啊?”
“臣惶恐!前几日席间听得枝意和之名,忆起一件旧事,事关重大,不敢不报!此物,乃前朝西启宫廷流落在外的一件旧物,”
他小心翼翼地揭开锦缎,露出一把琵琶:
“此琵琶非同寻常,是当年西启昭仁公主来东离时,丢失的西启国宝的关键线索。而枝意和……她曾数次冒险潜入宫中,目标似乎正是寻找此琵琶,臣偶然寻得此物,近日想起她之前的异常举动,方知她可能是唯一知晓西启国宝秘密的关键人物!”
皇帝浑浊愤怒的眼睛一凝,盯住那把琵琶,又看向封尽起,他的话,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你的意思是,枝意和抗旨逃跑,都是为了这个?”
“臣不敢妄断其动机,”封尽起低头:“但此女行为乖张,心思难测。她敢抗旨拒婚,又在途中神秘脱身,臣大胆推测,她如此决绝,不惜触犯天威,是否……并非仅仅为了拒婚,而是为了摆脱朝廷束缚,便于她独自去寻这国宝的秘密?甚至……她此次脱身,是否早有预谋,与接应她的人就是为了共同寻宝?
如今她负罪潜逃,踪迹全无,朝廷大军搜寻,恐只会打草惊蛇,适得其反,逼得她鱼死网破,将秘密永远埋葬。若国宝线索就此断绝,实乃我朝之憾!”
“哼!”皇帝冷笑一声,带着审视:“你真这么认为?”
封尽起一片坦诚地抬头直视皇帝:“陛下明鉴!臣不敢隐瞒!臣与枝意和有旧情!
因此,臣弟深知此女性情刚烈,宁折不曲!她对臣……或许尚存一丝信任,至少不会对臣抗拒。陛下!臣有愧于陛下,愿戴罪立功!请陛下恩准臣,亲自离京寻找枝意和!臣定当以国事为重,利用此旧情接近她,设法博取她的信任,套取西启国宝的秘密!一旦得手,必将国宝线索与罪女枝意和,一并押解回京,交由陛下处置!”
封尽起深深叩首:“臣深知此举僭越,亦知陛下对臣有所疑虑。但国宝事大,枝意和狡猾,且经历她外祖中毒身亡一事后,现在的她难以信任他人,唯臣可一试!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寻回国宝线索,甘愿领受任何责罚!恳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
殿内寂静。
皇帝的目光在封尽起脸上和那把琵琶上来回逡巡。
封尽起的话,真假参半,却击中要害:枝意和确实可能掌握重要秘密;朝廷大张旗鼓确实可能逼死她;而封尽起与她的“旧情”,是眼下唯一可能撬开她嘴的钥匙。
虽然皇帝极度不信任封尽起,怀疑他另有所图,但西启国宝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而且,若他找不到或敢阳奉阴违,正好有借口收拾他!
最终,皇帝开口:“好。丰王,朕就给你这个机会。记住你的话!国事为重!
朕赐你金牌一面,便宜行事。但,你的一举一动,朕自会知晓。你只有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后,无论是否找到线索,必须回京复命!若敢有丝毫异动,休怪朕不顾情分,连同你一起,严惩不贷!”
“臣领旨!谢陛下隆恩!定不负陛下所托!”封尽起重重叩首,额头触地。
无人看见他低垂的眼眸中,那份深藏的焦灼与决绝,终于稍稍安定了一瞬,随即被更深的忧虑取代——时间紧迫,枝意和,你到底在哪里?
他起身,接过太监递来的金牌,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