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知看向他的父皇,显然原本这位魏武国的皇帝是有自己的计划来劝说李奉知回到他身边的,但在听完杨羽耀说了那些话后,这位皇帝的脸色变得煞白,嘴唇颤抖,竟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在此次的护卫和伺候他们的人们神情中也透露出不安,无论是他们的魏武国皇帝,还是来此会谈的修士,统统都是他们完全得罪不起的人物。现在别说开口调节一下气氛了,他们都不敢随便动一下,就怕哪里不对惹恼了任何一位。
自家陛下肯定是绝对不能得罪的,伴君如伴虎,他们这些下人的生死,陛下可以凭着自己的好恶随意定夺。
而修士,修士他们更是得罪不起了。甚至这三位修士中听说有两位极强这事是不是真的不重要了。就算不是也不是他们能够招惹起的存在。
就算朝廷中有为魏武国朝廷办事的修士,在这里的这些为皇帝工作的人们清楚,除非要面对的是邪修,否则那些为朝廷办事的修士会果断地站在修士这边而他们的皇帝也毫无办法。
于是气氛沉闷的寂静笼罩在此处,无人开口。忽然间,李奉知如醍醐灌顶,彻底明白了杨羽耀那含糊的表述以及为何要如此问他的父皇那样的问题了。李奉知用力咬着后牙槽,攥紧了拳头。他曾经的感觉,果然没有错……
李奉知不否认自己在前往魏武国皇宫的路上,还有那么些许期盼见到自己的父母的,毕竟看自己师尊与其血亲相处的场景,让李奉知多少还是有些羡慕的。
但与此同时,他也深知,甚至他的爷爷在他很小的时候便也说过,不要指望在帝王们会像一般的父亲那般看待自己的子女。就连李奉知有时看迅联公屏,那些修士们讨论时也会这么说。
但,看到其他人拥有,自己也忍不住渴望拥有,李奉知觉得,这应当不算是贪婪。他甚至渴求的不多,能有一般父母对自己众多子女中并不出众的那个也有的那点关怀就足够了。
但是……但是在真正见到自己的父亲时,李奉知便隐隐有感觉他的父皇对他连这点儿关怀也不会有,现在在杨羽耀提出这问题而他父皇却迟迟无法回复,李奉知便彻底明白了他的存在在他父亲的定位是什么。
他的父皇,在知晓他活着后想要找到他,将他带回去,并非是因为心疼李奉知作为他的孩子流落在外,还曾遭遇了邪修吃了不少苦头。那些在意,关注,不是因为那是他的孩子。而仅仅是因为李奉知是他目前魏武国皇帝唯一一个和皇后所出的儿子。
正因为魏武国皇帝自己也是这样的出身,加之过往的遭遇,让这位皇帝看来,他的众多子女中只有和自己一样出身的那个才值得信赖。他甚至可能担心,若是让嫔妃所生的皇子登上太子之位,不到自己驾崩,就可能会谋反弄杀掉他。
尚若这位父亲在意的是孩子本身,在被告知皇后所生的是个死婴的时候,应当起码会想要看一眼自己这个未能顺利降世的孩子。他甚至不是因为悲伤过度害怕面对而不敢去看,假若是因为过于悲伤的原因,这位皇帝也不会在杨羽耀问出这个问题后哑口无言。
他不曾想要看一看那个“死去”的孩子,仅仅是因为这个孩子死去了,对他而言便毫无价值了。他甚至,连一分情感都舍不得投入。
“师祖,师尊他提到的在铜岭镇看到的那些密函,其内容是不是我父亲他与那个邪修曹奕进行了交易,为了让那邪修帮忙做事而……放弃了铜岭镇的人们?”李奉知带着无比的悲愤,传音给贺乾清问道。
“确实是这样。”贺乾清传音回复道。他能猜出李奉知为何不直接问杨羽耀而是转而向他询问。
杨羽耀故意说的那么含糊,自然是担心李奉知知晓真相后难以接受。面对魏武国的皇帝,他也无需说得那么清楚,他只需提及地点,人物和物件是什么,便足以让魏武国皇帝想到杨羽耀所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并且,不只是李奉知,杨羽耀当时带着周叔等人查看邪修曹奕占据了衙门的据点,用神识发现了那些密函的时候,杨羽耀也没有同当时随行的人们提及此事。
他不想让他们知道,不仅仅是因为担心铜岭镇的人们接受不了自己以及整个镇子的人因为他们的皇帝想要借用一位邪修的力量,而默许了那名叫曹奕的邪修对这个镇子的肆意妄为,或者说,将他们卖给了那名邪修。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在杨羽耀看来,这个世界的凡人因为鲜少会离开自己的国家移居到别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自己的国家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甚至绝望,继续生活在此处便会无比痛苦的事情。不知道的话,至少还能活得轻松一些。
当时杨羽耀觉得,就算魏武国的皇帝对自己的子民做出了如此畜生的事情,曹奕这样的邪修应当也不那么容易碰到,所以应当不至于再让铜岭镇的人们再一次体验这样的痛苦。
因而杨羽耀的神识发现了此事后他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神色如常,他知道只要他不去主动告知,铜岭镇的人们在他离开后就算在去到那个地方,也不会轻易走出杨羽耀给他们规划的线路,去随便触碰杨羽耀没有表示可以触碰的东西。
尽管,杨羽耀其实已经把那里所有会伤到镇上居民的阵法布置都已经清除干净了。
至于前去确认的澜泠宗的修士有没有认真负责地又仔细勘察一遍,杨羽耀就不是非常清楚了。前一日在铜岭镇时和镇上的居民聊时,他们只提到了澜泠宗的修士去确认时傲慢地乱闯,误触了杨羽耀设置的防范曹奕的同伴破坏现场的警告阵法。
但澜泠宗的修士在那之后,有没有好好的检查,杨羽耀并未与铜岭镇的人们确认。毕竟,如果澜泠宗的修士若是像他一样使用神识来检查,凡人们根本无法察觉。
李奉知是能够感知到杨羽耀对他的用心的,杨羽耀不想他知道的那么清楚,他便不问。但若是说完全想不到不对劲,肯定是不可能的。
一个镇子,而不单单是某一个人突然失联了,镇子上的所有人除了余老爷及其手下,都不再与镇子外的亲朋好友联系,这怎么想无比的古怪。而且铜岭镇并不是说连存在都无法被他人感知到了,不然杨羽耀也不会误入。
一切的解释,都指向了有人在刻意封锁消息不去处理,也不让修士们收到消息来调查。能做到这样的事情的,肯定不是一个平头百姓,而是一个有相当大的权势的人。
铜岭镇的人们,其实很早就猜测他们迟迟等不来救援是有人在只手遮天,但他们最多也只敢怀疑是某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做的,根本不敢,也想不到竟然是他们的皇帝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李奉知现在无比能理解杨羽耀为何不直接告诉他真相了,就算是早已察觉了不少蛛丝马迹,早已有了十足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读懂了杨羽耀对魏武国皇帝的话后的一瞬间,哪怕已经脱离了魏武国子民的身份好些年,瞬间充满心头的被背叛的感觉还是令李奉知感到作呕。
“陛下,关于你所说我是你的皇子的事情,我早有知晓。”李奉知不打算等到自己的父皇再次开口,便率先开口说道,“你之前有派人来寻我想将我带回去是吧?我曾遇到过那些人,但我拒绝了他们。”
“为何?是因为觉得他们不可信任么?”魏武国皇帝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当即问道。
“我并非觉得他们在扯谎,”李奉知犹豫了一下,决定不将他曾经的经历成了修士们的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甚至还有人专门把之前公屏上的那些信息整理成帖子的时透露。“而是我所想选择的,是与我师尊修行,走上修仙之路。”
“选择?”魏武国皇帝看着这个和自己年轻时如此相像的年轻修士,对李奉知所说的选择十分的质疑。
“师尊他有告知我的身世,给与我选择的权力。而我,并不想要什么皇子的身份。”李奉知答道,再次握紧了拳头。他用视线的余光偷瞄杨羽耀和贺乾清,两人都非常轻微地点头回应他,支持他主动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然而这并不冲突,”魏武国皇帝不能理解自己的这个儿子为何会如此选择。能成为修士当然是好事,谁不想成为修士,拥有漫长的寿元和强大的力量呢?“你恢复了皇子的身份,当然可以继续修行,吾国并没有皇子皇帝不可修行的律法。还是说,杨仙师只允许你二选一?”
“并非师尊让我只能二选一,而是我只想二选一,因为我认可的师尊只有他,我只会拜他为师。”李奉知将难题抛给了魏武国皇帝。
从前面的对话,李奉知知道他父皇其实有想过给杨羽耀和贺乾清些好处,将他们也拉拢到魏武国这边来。但在杨羽耀告知他自己是夏国的王爷之后,这位皇帝应当是已经放弃了这个打算。
夏国和魏武国的关系虽然不是盟友关系,但倒也没有到不死不休的程度,但即便如此,显然也不可能允许皇子的师尊是别国的王爷这样的事情发生。
若招揽的是朝臣,是比较有可能成功的。这世间有对自己的国家忠心耿耿,决不能忍受成为其他国家的助力的忠臣,也有为自己的能力而骄傲,会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比起国家,更在意自己能不能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君主的官员。若是遇到这种,自然是能够招揽成功的。
但王爷则不行,尽管魏武国皇帝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弄清楚杨羽耀这个看起来那么年轻的异姓王爷与夏国皇室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但王爷与这个国家的皇室必然是牵扯相当深,不值得花费精力去撬动的。
甚至吞并了某国时,这个国家的官员们不一定要杀,但皇室成员和所有的王爷是一定要杀干净的。
可偏偏李奉知认定了杨羽耀,可偏偏杨羽耀和贺乾清作为修士都如此的强大,就算魏武国的皇帝成功劝李奉知回来恢复了魏武国皇子的身份,他也很难找到这么厉害的师尊给李奉知传道。
位于魏武国境内的玄真宗的修士中有那么厉害的,但他们只是合作关系,玄真宗的修士可不会按照他魏武国皇帝的意图来收徒。
“我不需要什么皇子的身份,我也不需要陛下你给我提供其他任何好处。我只想接走铜岭镇的人们。让他们在离我更近的地方可以活得更加安全。”李奉知扶着胸口,强忍着对着自己父皇说话便忍不住冒出来的火气,再一次地强调了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