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形意拳一定要以此为理论依据,遵循自然法则。
形意拳属于凝聚精气神,厚积薄发,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内劲乃是拳术的根本,属于形意拳精华所在,背离此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形意拳的根节是腰,因为丹田在腰部,所以腰是人身中的总枢纽,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
当我们通过站桩,练习五行拳达到腹部充实,精神旺盛,全身劲力倍增。
此时可以适当发些明劲(刚劲),但是要遵循“蓄得三分气,只用一分力”的原则,不可穷其所有,全部发出。
否则气就空了,属于耗,而非养。
这和我们过日子是一个道理,你每月收入一千元,只花三百元,慢慢的就会积蓄些资金,遇事能应付过去; 而你挣一千花一千,那你永远一无所有,早晚会落魄下去。
所以练习形意拳千万别急于求成,慢慢站桩,慢慢练拳,别急着出明劲,急着实战。
身体不能练到易骨易筋,内劲浑厚,去追求刚劲,早晚必然健康受损,得不偿失。
形意拳第一步功夫为易骨,丹道为炼精化气。
练出一定规模后骨体坚硬,间架结构非常结实,丹田气鼓荡,胆气很大,总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感。
练习形意功夫有几年了,虽没练出啥高深功夫,但身体筋骨的变化确实不小,觉得全身气很足,协调性比一般人要高很多。
我打过多次实战,当然不是点到为止的切磋,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打斗。
因为我是干保卫工作的,在平时常遇到企业外的盗窃份子,动手的事时常会发生。
实战打斗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我的体会是首先胆子大,你只有面对对手举重若轻,也就是看人如蒿草,那才能正常发挥出你的优势(事实证明。
经常练习五行拳站三体桩对增强胆气很有效果,因为这些可以强肾气,肾气充足人的胆气会倍增,所谓艺高人胆大)。
其次体能一定要好,真正的打斗要全力以赴,对体力消耗特别大。
如果你连上个六楼都气喘吁吁,那我建议你千万别实战,否则别说打,你连打不过跑都跑不掉。
三要有一往无前的冲劲,一接手就要生冲猛打(硬打硬进无遮拦),千万不能犹豫(敌微动我先发,先下手为强),更不能后撤一步,否则脚下一松劲全盘皆输。
练习形意拳千万不能有异想天开的想法,每天花几十分钟站站桩,打打套路就能赢人,这只是幻想。
首先把体能练好,要长期坚持跑步,跑步时全身要松开,舌尖抵上腭,越跑全身越融合,健身性比其他运动都来得快。
其次站桩要刻苦,体会全身筋骨撑开,时间久了,架子特别结实,打都打不散。
五行拳要练到程度,尤其是劈拳一定要千锤百炼,它能把你亏掉的气全部补回来,越练全身越膨胀,为实战提供能量。
五行单操手是实战的第一步练法,实践证明它是形意拳与众不同的锻炼手段,既安全又有效果。
活步马形练的是身手合一,常练协调性会很好; 马形连击是打法练习入门的技术,能练出轻快的步法,身法和连续击打的能力。
总之形意拳的价值确实很大,对身体的健康和实战都有特别理想的效果。
关键是一定要正确掌握技术,练出体能,多打实战。
传统武术六个阶段,练到最后打遍天下无敌手
武术搏击水平一直是武者的终极追求目标。
然而,在习练过程中由于老师的教导方法、自身对武术的理解、习武的条件等诸多原因,出现了良莠不齐、高低不同的差异,就如登山一样,登到每一处,风景各不同。
寻山问路
武术的第一个阶段就如寻山问路一样,刚开始学习时,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技击。
开始习武时都从踢腿、拔筋、晃腰开始,武术基本功分为肩功、腰功、腿功、手形、手法、步形、步法、跳跃、平衡、跌扑滚翻和组合动作,外家拳讲究弓马步筋骨皮,内家拳注重意与气、站桩、行步、发力、放松。
在习练基本功的同时,老师会从一些简单的套路开始传授,这个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是进入武术套路的重要过渡时期,是基本功用于套路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由于学者的力量、速度、柔韧度、反应各有不同,好的老师会为学生选择最适合的套路,让其优点发挥到极致。
该阶段更是重中之重,他直接可以确定以后是否能具备实战能力,套路主要是练习习武者的协调性、速度、力量、武术的攻防招法。
古人讲的“练时眼前无人似有人”就是这个道理。此阶段还根本谈不上实战,只是对技击蕴蓄一些浅薄的认识。
2
纸上谈兵
习练完套路逐渐进入模拟实战期——武术对练。
武术对练一般分为三种,即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我们这里为研究散打技击故只讲徒手对练。
武术对练是运用各种手法、腿法、身法等,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排对练套路。
它对训练实战所需的距离感、敏捷性、抗击打能力、攻防意识、招法运用有着无法替换的实质意义。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真正好的对练套路,并非为表演量身定制的表演套路。
如咏春拳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拳,有对手时互相练习,一人时打桩练习,拳论有云:化桥觅对手,有师更需求;无师无对手,镜与桩中求。
无论是与人打还是与桩打,都可将咏春拳的所有手法脚法揉合到自由搏击中去。
通过此阶段的练习可以说初步具备了实战能力,但要想用于实战还是相距甚远,因为人是活物变化无穷,现阶段仍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3
无招无势胡打乱踢
这个阶段对于爬山来说才是刚开始,对于实战来说也是起步期。该层次的人,不知道传统武术中什么招式真的可用,什么招法华而不实。
许多朋友可能都遇到过,平时习练千锤百炼的招式一交手荡然无存,被人打得昏头转向、眼冒金星、手脚无序、胡打乱踢。
因怕挨打故而低头,因不会打两拳胡抡,常被网友耻笑为王八拳。这个阶段确实犹如登坡度较陡的山非常艰难。
现阶段的普通武术爱好者在此阶段有许多人知难而退,甚至因畏难而暗自决定永不涉猎其中,便是寻常事了。
武术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习练,有望山跑死马之说。明明已经看到了山,可是真要是走到,还要花上很长时间,走上很长的路。
4
杀敌一千损兵八百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表面上来看指的是跟敌人作战,虽然杀了敌人一千,但是自己也损失了八百个人,双方的损失情况差距不多。
兵法讲究的是避其锋芒,攻敌之弱,最上乘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最少的损失争取最大的胜利。
所以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绝对是不值得的。这对于武术实战来说也算一个必经阶段。
经过武术套路、对练、实战的洗礼,习练者终于在实战中找到了自己的杀手锏,经成千上万次训练,将简单的招式在大脑中固化。
无论对方如何打如何进攻,我还是我行我素的将几个组合招式打完,这就出现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那般情景。
这种情况在散打比赛上常见,双方运动员经常会互殴不分上下,最后一方运动员以微弱优势获胜。此打法最终拼的不是技术而是体能。
5
条件反射式的打法
这个阶段应该说是比较高的阶段了,习练者已摆脱了胡打乱踢与硬打硬拼的阶段。无论是速度、力量、反应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比较理想的高度。
运动员不单单是靠体能赢人了,学会了使用大脑,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虽然人的反应极限是0.2秒,也就是说超过0.2秒人就大体上没有反应能力了。
所以一个拳手以一秒超过5拳的速度击人,对手一般情况下就无可奈何了。
这个阶段的搏击手,只能靠看对手的肩或胯,来做出相应的制敌方法。
在习练反应速度的同时还应练习几手自己的绝招,将这些招法通过千万次习练形成不变的机械模式,用拳怎么制敌,用脚如何应付,用跌摔怎么降服敌人。
这些绝招要练到你的思维之前才有出奇制胜的奇效,这就是武术家常说的“拳打两不知”。
对方肩微动就能判断出哪个拳,对方胯微动就能判断出哪条腿,对方身体微下潜就能判断是否要使用跌摔之法,只有这样将意识与身体相结合才能出其不意克敌制胜。
6
一招制敌
这个阶段应该是武术搏击的巅峰境界了,这个境界是真正的用脑子打人了。
将武术中的“术”发挥到了极致,打法讲究策略如拳谱所说: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指上打下,声东击西,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
一招制敌对于现代搏击人来说确实很难想象,如形意大师郭云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个阶段就如爬上山巅,一定程度上讲难以逾越,然而也非是绝对高不可攀。
思想上要“心如止水”,见弱不傲、见强不惧,身体上要速快力猛,拳如铁锤无坚不摧。
真正的搏击高手从理论上将武术搞懂了,从实战上将古今中外各门各派融会贯通。
再加上刻苦的实战训练是有可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