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攸宁也知道他一个太子,而且还是男子,到大臣的家里不该打听这么多,只是他的老师一言不发,他也不想无聊地干坐着,“那宋大人岂不是儿女一大堆了。”
闻言,宋如虹十分的窘迫,“下官福薄,就只有一子。”
程攸宁先是惊讶地看看宋挺之,又看看宋挺之那条有疾的腿,然后控制又控制的嘴角还是翘了起来,“我见有的人娶一妻子便可儿孙满堂,你一妻四妾就生出我老师一颗独苗苗!”
程攸宁就差把这棵独苗还不健全说出来了。
这跟要绝产有什么区别,少也就算了,还生来就有疾,一时间程攸宁有些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是,宋家人丁不旺,下官就这一个人儿子。”
“那我老师岂不是家里的眼珠子。”刚才他进院的时候,就见他这个瘸腿的老师被一群女子围着。
宋如虹笑了起来:“差不多吧,我这儿子哪哪都不差,就是天生腿部有疾,也正是因为这个,我儿从小读书就比别人刻苦。”
“天地本不全,何况我们人呢,这世间本就没有完美的人,大家都一样。”
程攸宁这话倒是让宋如虹宽慰了不少,不过这时程攸宁已经坐不住了,他的老师要是不讲课,他打算告辞了。
“先生今日若是没有准备给学生讲课,学生就先回了,明日再来。”
宋挺之怎么可能没准备,“既然学生来了,我就考考学生,看看学生平日里学的如何。”
凡所学,程攸宁掌握的都很牢,因为他的家师是黄尘鸣,看似讲书随性,实则专门给程攸宁讲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并且还有幽灵一样神出鬼没的老管家日日盯着他,还有来子他小爷爷时不时的抽查,他的功课学得不比别人差,只是见识见解跟成年人还要差上一节,他小爷爷说他算是中等。
十几个问题下来,程攸宁的表现令宋家的父子瞠目结舌,陈旧的印象里,此人十分顽劣,想不到这小孩在读书上还真的下过苦功,此时倒是令人刮目相看了。
见他颇有才学,宋挺之自然不会让他白来一趟,不学会去点东西,怎么能对得起他学生。
“学生小小年纪就学富五车,老师替你高兴,你既然拜了我为老师,老师自然要教你些东西,我今天不学礼法,也不学四书五经,老师教你一些平时没有怎么接触的。”
程攸宁点点头,他一向是教什么学什么,从来没挑过食,“还请老师赐教。”
“你跟老师出府。”
上课不在屋子里面上,难道要上大街上去?这倒是新鲜。
程攸宁是来学习的,自然是要听老师的安排,他对眼前这个老师满不满意都暂且放在一边,他倒要看看他这老师能给他讲出些什么来,要是没有本事,他还是要想办法辞去这个老师的。
程攸宁跟着宋挺之亦步亦趋的往外走,步伐比他平日里慢了许多,程攸宁都忍了,谁让他的老师是个瘸腿呢。
走在院子里面,程攸宁便看见一个半大孩子,和宋挺之有三分神似,“你不是家里的独苗吗,那人是谁,不是弟弟吗?”
宋挺之顺着程攸宁的视线看过去,然后就笑了,“那是我儿子。”
宋挺之朝着自己的儿子招招手:“千元,过来,这是太子殿下。”
“千元见过太子殿下。”
程攸宁微微扬起下巴,因为这人比他高了些,“你几岁?”
“我十五。”
“噢,束发之年,那你和乔榕一般大。”程攸宁看看眼前这个宋千元,又看看自己身边的乔榕,满意地点点头:“相对来讲乔榕还是高了一些,也壮实很多。”
不服输的年龄让宋千元挺了挺胸板,脖子也抻长了不少,程攸宁却恶劣地笑了,“还是乔榕高一些,你需要多吃一点饭才行。”
“我饭量很好。”
“那就学学你祖父宋,平日里要练功习武,强身健体,顺便长长个。”
“我从小习武,有一点功夫。”
程攸宁上下打量宋千元,然后嘴就说大实话,“习武虽好,不过你并不是练武的奇才。”
“我虽平庸但是我勤学苦练,不会比别人差很多。”
程攸宁摇摇头,意思是他并不看好他,是不是骨骼清奇的练武奇才,他也能看个大概,此人差多了,“三个你也打不过一个乔榕。”
宋千元是宋家的长孙,还没被人如此轻视呢,他心里不服,倔脾气也上来了,“要不比比看。”
“比也是你输,何必呢。”程攸宁本打算把人劝退,可怎奈何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就跟火上浇油一般刺激着宋千元。
“那不一定。”
“敢打赌吗?”
“赌什么?”
“你输就给本太子弄只大蝈蝈。”程攸宁最近死了两只蝈蝈,正想身体好了以后补上呢。
“就这?”
“这怎么了,本太子就喜欢养蝈蝈。”他程攸宁可是个吃喝玩乐学全面开花的好孩子,方方面面都有那么一丁点的造诣。
在一边看好戏的宋挺之回想了一下,太子的房檐下确实挂着一排蝈蝈笼子,里面有没有蝈蝈他可就不清楚了。
“行,我要是输了,我就给太子弄一只蝈蝈。”
“成交。”程攸宁叮嘱乔榕道:“这是老师的儿子,你收着点,就用三成功力,点到为止即可。”
这是笑话人吧,宋千元被气的脸和脖子都憋红,太子也太瞧不起他了,“大可不必有所顾忌,放开了打便是,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程攸宁觉得此人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他小下巴一扬,对乔榕道:“陪他好好玩玩。”
乔榕点点头,亮出了宝剑,宋千元不知道乔榕要和他比剑法,便说:“你们等一下,我去取剑。”
程攸宁摇摇头,“一看就不是习武之人。”
刚跑出去两步的宋千元停住了脚步,他转过身问程攸宁:“太子为何这样说我。”
程攸宁抽出腰间缠着的软剑,扔给了宋千元,“我们习武之人一向剑不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