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斯诺夫的人行动非常迅速,他们在一天的时间里就找齐了他们要找的所有人,这些人被找到后被集中送往了第比利斯。
一九四二年九月六号,第比利斯,原沙俄总督府内。
这座曾经象征着沙俄帝国在高加索权威的宏伟建筑,如今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
哥萨克卫兵们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面无表情地肃立在走廊和大厅的每一个关键位置,他们的军靴踏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晰而冷硬的回响,取代了往日官僚们匆忙而卑微的脚步声。
在二楼的议事大厅里,一场决定高加索未来命运的会议即将开始。
厚重的天鹅绒窗帘被拉开,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照射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也照亮了长条会议桌旁那些神色各异心怀鬼胎的面孔。
克拉斯诺夫将军端坐在主位,他换上了一尘不染的将军礼服,胸前挂满了象征旧日荣光的勋章,试图以最威严的姿态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他的左右两侧,坐着他的核心军官团——多勒戈鲁科夫公爵、西多罗夫军长、斯米尔诺夫以及伊万诺夫处长,他们同样表情严肃,如同磐石般拱卫着他们的首领。
而在桌子的另一侧,则是被“请”来的,或从监狱释放,或从藏身处找出的,原高加索各地区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
他们大多面容憔悴,衣着朴素甚至破旧,长年的囚禁、流亡或地下生活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警惕,以及对召集者克拉斯诺夫本能的不信任和仇恨。
与会者包括但不限于:
格鲁吉亚代表:一位前孟什维克政府的中层官员,名叫达维德,眼神精明而审慎。
阿塞拜疆代表:一位“穆沙瓦特”党的老党员,胡须花白,名叫阿里,沉默寡言。
山地共和国(北高加索各族)代表:一位来自车臣地区的部落长老,名叫伊斯兰,他穿着传统的羊皮帽和长袍,神情倨傲。
顿河与库班哥萨克代表:他们算不上政治人物,而是两位在本地哥萨克社群中德高望重的首领,他们更多是带着观望的态度前来。(实际上顿河库班地区已经被德国控制了,克拉斯诺夫想找当地的政治人员过来也找不到。)
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了,充满了无声的敌意和历史的积怨。
“先生们。”
克拉斯诺夫声音洪亮,打破了令人难堪的沉默,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感谢各位在此时刻,愿意来到这里,我知道,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之间有过……不愉快。”
他选择了一个极其轻描淡写的词。
“但今天,我请各位来不是为了清算旧账,而是为了应对我们所有人——无论是俄罗斯人、格鲁吉亚人、阿塞拜疆人,还是高加索的山民——共同面临的,一场迫在眉睫的毁灭性危机。”
他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沉重而紧迫。
“首先,我必须告诉各位一个残酷的现实:萨文科夫总统的俄罗斯共和国已经失败了。”
他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引起了对面一阵细微的骚动和低声议论。
尽管早有预感,但从克拉斯诺夫这位手握重兵的白军大将口中亲自证实,冲击力依然巨大。
“莫斯科被围,伏尔加格勒陷落在即,东迁的政府杳无音信,我们,高加索集团军,以及我们所处的这片土地,已经成为了一片被祖国抛弃的孤岛。”
他刻意强调了“被抛弃”,观察着对面众人的反应。
一些人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另一些人则更加忧虑。
“而我们南面的情况更加恶劣。”
克拉斯诺夫的声音变得更加严峻,他伸手指向南方:“奥斯曼帝国,我们的世仇,已经大军压境,他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占领几块土地那么简单!”
他提高了音量,开始描绘一幅可怕的图景:“想想看!如果让土耳其人的铁蹄踏上这片土地,格鲁吉亚的东正教堂将会被改成清真寺!阿塞拜疆的世俗政权将被狂热的帕夏们取代,重新带回中世纪的教法统治!而北高加索的山民们,你们祖辈用鲜血扞卫的自由和传统,将在土耳其苏丹(的鞭子下荡然无存!他们不是解放者,他们是毁灭者!是文明的倒退!”
他慷慨激昂,将奥斯曼帝国塑造成一个吞噬一切的恶魔。
这番话语精准地戳中了在座许多人心底最深处的恐惧。
格鲁吉亚代表达维德的脸色变得苍白,阿塞拜疆的阿里紧紧皱起了眉头,而车臣长老伊斯兰的眼神中也闪过了凌厉的寒光。
历史恩怨与现实威胁被克拉斯诺夫巧妙地捆绑在一起。
“我们高加索集团军,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用我们的血肉之躯,暂时阻挡着这股毁灭的洪流。”
克拉斯诺夫适时地将自己和他的军队推到了“保护者”的位置上,语气中带着悲壮和自我标榜:“但是,先生们,我们的弹药是有限的,我们的士兵是疲惫的,没有后援,没有希望。我们能够坚持,但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绝望的情绪在房间里发酵。
然后,他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或许,在座的有些人,会把希望寄托在北方的德国人身上?认为他们是更‘文明’的征服者?”他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冷笑。
“我必须提醒各位,德国人的主力还在数百公里之外,而土耳其人的刺刀,已经顶在了我们的喉咙上,等到德国人慢悠悠地打过来,这片土地早已在奥斯曼的烧杀抢掠下,变成一片焦土,到时候,德国人接收的只会是一个满目疮痍、人口锐减的烂摊子,而你们……各位,恐怕早已成为土耳其帕夏刀下的冤魂,或者屈辱的奴隶。”
这番连哄带吓,彻底击溃了一些人内心残存的侥幸心理。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明白,克拉斯诺夫描述的,是极有可能发生的最坏的结局。
格鲁吉亚的达维德率先开口了,他的声音干涩:“克拉斯诺夫将军,您将我们召集而来,想必不是为了单纯地告诉我们末日将至,您……有什么提议?” 他问出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克拉斯诺夫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每一张充满焦虑和期待的脸,用一种充满使命感的口吻说道:“是的,我有一个计划,一个能让我们所有人,让这片土地上所有民族,活下去的计划!”
“我的军队,高加索集团军,将继续履行其职责,作为高加索各民族唯一的、最坚实的保护者,战斗到最后一刻,绝不后退!”
他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无私”和“关键作用”。
“但是,光有军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面旗帜,一个能让外部世界,尤其是能让德国人认可的政治实体。”
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提议,由在座的各位,代表高加索的各族人民,立即组建一个‘高加索邦联临时政府’。”
这个词终于被抛了出来,引起了更大的震动。
“由你们,负责政治架构的搭建,负责民生的维持,负责向世界宣告高加索的意志,而我....”克拉斯诺夫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我和我的军队,将作为这个新生邦联的武装力量和后
全力保障它的安全,抵御一切外敌!”
他描绘了一个看似美好的蓝图:“我们将以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高加索邦联的身份,去和德国人谈判,我们不再是那个即将灭亡的俄罗斯的一部分,我们是一个新的政治实体。”
“我们寻求的是德意志帝国的承认与合作,而不是屈辱的投降,这样一来,德国人就没有理由将我们移交给任何其他俄国政权,而我们也能保住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家园,我们各民族的文化和自治权。”
在座的各国领导人不是傻瓜,他们大概猜到了克拉斯诺夫的算盘——他需要一件政治外衣来保全自己和军队,而他们,则成了这件外衣上的装饰品。
但是,现实就像一把冰冷的刺刀,抵在他们的背后。
不同意?那么结局就是和克拉斯诺夫一起被奥斯曼帝国碾碎。
同意,至少还有一线生机,还能借这个机会,重新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哪怕只是傀儡式的。
长时间的沉默和眼神交流后,阿塞拜疆的阿里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将军,即便组建了邦联政府,德国人会承认我们吗?而且,邦联内部的各国,其最终的独立地位……”
“这是后话!”
克拉斯诺夫立刻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是先度过眼前的灭顶之灾,只要我们得到了德国人的承认,站稳了脚跟,邦联内部各国的地位和关系,我们可以在危机过后,坐下来慢慢谈,我克拉斯诺夫以军人的荣誉担保,绝不会损害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他的承诺空洞而无力,但在生存面前,却成了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车臣长老伊斯兰冷哼一声,但最终也没有出言反对。
格鲁吉亚的达维德与其他人交换了眼神,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
“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达维德代表众人,说出了这句充满屈辱和无奈的话:“我们同意组建临时政府。”
克拉斯诺夫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得意和胜利的光芒。
他成功了。
他气势十足的站起身说:“那么先生们,时间紧迫!请立刻开始工作!我的部下会为你们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保护。”
他特意强调了“保护”二字,这群领导人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而我...”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装,脸上露出决然的神色:“将亲自前往前线,稳定军心,并做好与德国人直接交涉的准备,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将亲自去面对德国人。”
会议在一种诡异而各怀心思的氛围中结束。
前领导人们面色沉重地离开,开始着手搭建那个空中楼阁般的“高加索邦联”框架。
而克拉斯诺夫,则站在窗口,望着窗外第比利斯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充满了赌博前的紧张与兴奋。
他知道,最关键的一步,即将到来,他不仅要说服这些心怀异志的“盟友”,更要去面对那个远比他强大和精明的对手——德意志帝国。